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至圣"。其地位的确立与孟子等人对其形象的圣化密不可分。在《孟子》一书中孔子被视为圣人,且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文章分析了孔子在《孟子》一书中的形象,及其被圣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与几位教师朋友就"孟母三迁"与孟子最终成为一代圣人是否有着必然联系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朋友们认为孟子最终能成为一代圣人完全是"孟母三迁"的功劳和结果,  相似文献   

3.
《孟子》一书中直接或间接描绘了众多的儒家学者形象,但《孟子》对他们的评价和重视程度却不一样。孟子把孔子当作理想中的圣人,这点毋庸置疑。而在孔子的众多直系弟子中,孟子对曾子的感情却极为特殊,远远超过了其他人。通过这些不拘泥于历史、为我所用的形象,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孟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孟子》中的孟子形象十分鲜明,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自任以天下之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崇高的社会历史责任感;“舍生取义”——坚持气节情操、无私无畏的殉道精神;“圣人与我同类”——强烈的追求个体人格价值独立性、主动性的自我意识。这一鲜明的形象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早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今天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仍然具有新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孟子思想中,追求完善的理想人格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正是这一追求的生动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特点。主要体现在:1.孟子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方面。在孔子的思想中,圣人这一最高层次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憧憬之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彼岸世界,具有超验的性质。孟子则认为“圣人”这一理想境界并非可望不可及,圣人不过“与我同类”而已,具有现实性的特点。2.成就理想人格的途径方面。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理想人格是通过人人心中所固有的善性的展开而实现的,是自我向善的潜能的实现,肯定了主体的存在价值及现实人生的意义。3.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孟子以积极的入世情怀,追求社会生活的完善,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为己任,把追求理想人格与追求社会的完善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有着现实的社会政治背景。孔子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强调在仁且智的内在道德修养方面铸造"圣人"理想人格,而荀子则强调"圣人"理想人格的外在的社会事功。继先秦之后,内圣外王思想在以后的历史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汉唐、宋元明清、近代和现代。  相似文献   

7.
<正>空间观念是新课标十大核心词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等。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存在的表现;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因素,没有空间观念,就谈不上任何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与几位教师朋友就“孟母三迁”与孟子最终成为一代圣人是否有着必然联系进行了激烈的口舌战。朋友们说,孟子最终能成为一代圣人完全是“孟母三迁”的功劳和结果,如果孟母当时不将居住地多次搬迁,孟子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商人或筑墓者,理由是孟子最初所处的环境闹市区和坟山旁非常不利于孟子的成长,孟子天天学商人叫卖,后来又天天学着筑埋死人等等,孟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注定成不了才的。笔者认为,孟子能成为一代圣人与“孟母三迁”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究竟是什么使这位哲人有如此之气呢"——提问精当,引出立论——"以仁为本","以挽天下苍生于倒悬、救四海生灵于水火为己任"。此文"三气",不是平列的;以"仁气"为第一层面,以"胆气"和"骨气"为第二层面——其间用"孟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过渡。最后自然段有两处宜修改:"‘革命性’"改为"‘人民性’";"成就了一代天骄,成就了孟子"改为"成就了千秋圣人"。标题应改为"浩然之气",所指不局限于孟子。此文不是"掉书袋"——赞颂了当代伟人!  相似文献   

10.
1.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个圣人了吗?”孟子说:“连孔老夫子都不敢称自己为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2.公孙丑列举了几个以贤德著称的人问孟子,他们是否和孔子一样。孟子回答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得上孔子的。”3.公孙丑接着又问:“那么,他们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呢?”4.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学生有若的一句话说:“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洼,它们都是同类,但前者又都远远超过了它的同类,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类,都是人,但圣人是远远地超出那一类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11.
借助概念分析方法,讨论了王阳明对孟子的继承与发展;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是对孔子的"仁"的一种阐释,而王阳明对"良知"的解说又是对孟子的这一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孟子"成人之道"是在继承发展孔子"成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求主体兼具"仁义礼智"四德,在生活中自觉效仿圣人人格,主张通过存心养性、尚志养气、反身而诚等具体方式塑造理想人格.研究挖掘孟子"成人之道"的内在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对于高校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圣人的生成问题,荀子貌似认为圣人的生成靠后天努力,实际上他是主张圣人天生的;在现实政治中,圣人就是统一天下的霸主;圣人制礼使礼具有了绝对正确、万世不易的特性,使礼具有了多功能性,使礼神圣化,更重要的是确定了礼的理性与工具性特质;圣人制礼的政治意义是通过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秩序而实现和巩固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14.
圣人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家、儒家、佛家都极为重视圣人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传统文化中的圣人观作进一步的梳理,重新发掘圣人传统在今天的现实价值.本文简单追溯了"圣人"观念及其历史演变,分析了朱熹、王阳明的成圣观点,并总结了圣人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人观.  相似文献   

15.
读到     
《中学生百科》2011,(3):64-64
战国时期的孟子,早在三千多年前就为我们阐述了怎样选择的关键。——孟子果真是圣人.生在2000多年前。居然可以训示3000多年前的古人。  相似文献   

16.
孔子之前,"礼”是一个核心范畴,成为春秋时代思想和社会政治观念中的最高层次.但在<论语>中,这种"礼”的中心地位已经逐渐转换成"仁”中心.对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来看,具体包含有四个层面的内涵,是一个生命本体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谓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孩子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18.
<正>《孟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著,尤其在独立人格塑造和士人气节培养方面,恐无其他经典可与之相比。唐宋以来,便有学者指出,"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孟氏醇乎其醇也"。"孟子有功于道,为万世师。"故作为中国人,都应该认真读读《孟子》。阅读《孟子》,与其他经典一样,需要借助前人的注疏。关于《孟子》的注疏,可分为两种:一是古人所作,代表性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学是指由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人所并刨、阐明的儒家原初思想,其核心范畴是仁、礼、孝、敬、义等,其思想纲领可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概括。 魏源服膺先秦儒学,极力推崇孔夫子作为圣人之形象,而对孟子以下,包括孟子本人,所谓儒学思想的传人及其主张多有微词。魏源怀慕周孔之道,并力图阐扬夫子未尽之意,使其更为完善,更为合理。魏源期求直指圣贤心源,以避开宋明理学“口心性,躬礼仪,动言万物一体”③的玄妙云纱,由文而质,返朴归真,抬出真孔子,摆出真孔学。魏源立志极高,仿荀子著述体例,以《诗经》为佐证、结论,撰写哲学名著《默觚》,分学篇、治篇两部分,学篇阐述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圣人,指出通向圣人之路的种种途径和方法,批评那些非孔学正路的旁门左道。类于“解蔽”,期求万法归宗于圣人。治篇讲的是圣人君子如何立足于社会行圣人之道。就《默觚》篇名来讲,也是耐人寻味的。孔夫子有鉴于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器物名实不符,发出“觚不觚”④的感叹,而魏源亦感到孔孟之学已走了样,读书人或埋头詀训考据,或记玄虚之理,唱高调,漠视现实,忽视、甚至歪曲圣人修齐治平之道,大大远离固孔之真传。故,魏源便站出来,希冀举起儒学正宗之旗,撰《默觚》。  相似文献   

20.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就他思想的丰富性和对后世的影响程度说来,很少有几个同时代的人能与之相比。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孟子被尊崇为圣人,他的书也被封为经书,不是没有原因的。解放后,对孟子的评价存在着重大分歧。在“四人帮”“评法批儒”时,孟子简直成了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本文拟在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孟子的思想: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扬弃;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阶级属性。中心谈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