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良建 《教师》2010,(28):36-37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全方位的改革,它不仅仅是教科书的变更,也是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一系列改革,更应是教育理念的改革。由于地域偏远,条件落后,偏远落后的山区的新课程改革更是任重道远。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及行之有效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只有积极稳妥、全面有序地推进,才能走出一片偏远山区新课改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全方位的改革,它不仅仅是教科书的变更,也是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一系列改革,更应是教育理念的改革.由于地域偏远,条件落后,偏远落后的山区的新课程改革更是任重道远.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及行之有效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只有积极稳妥、全面有序地推进,才能走出一片偏远山区新课改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马振敏 《考试周刊》2012,(68):180-181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断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改革已逐步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也就是我们几年来对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有些因素直接制约着课改的发展,在我们农村偏远山区更是如此,即农村艺术教育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新课程改革至今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4.
娘嘎 《西藏教育》2010,(9):37-38
与全区同步,山南地区中小学2005年秋季实施新课程改革,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部分县、校,尤其是偏远山区学校,新课程改革现状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反而有了继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陕西X小学的个案研究,以及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发现偏远山区农村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问题。这些困境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而短期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存在诸多困难。由于偏远山区农村教育问题,不单纯是学校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学校管理、社会制度、社会政策、农村家庭变迁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问题。提高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质量,需多管齐下,针对突出问题予以优先解决。国家给予重点扶持,提高办学条件;关注偏远山区教师,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适时调动山区教师,保证其工作热情;不能随意调动学校管理者,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关爱山区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阎春红 《辽宁教育》2008,(10):22-24
农村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命运。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教师,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教师成为新型的教育研究者。但是,由于学历水平低、地处偏远、缺乏专业化发展条件等一系列原因,使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欠缺,自我发展薄弱、能力不强、专业发展信心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发展的进程,直接阻碍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我县新课程改革推行一来,在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偏远山区学校相继配套了计算机房,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起了师生梦寐以求的计算机课程。而如何在偏远山区搞好计算机教学,是摆在每一位计算机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教育,尤其是偏远山区的教育还很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笔者结合当地的教育实际就如何发展本地教育谈谈自己的见解。一、不依法治教、不依法管理是当前农村教育的薄弱之处由于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条件所限,交通、信息都不发达,因此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贯彻领会不深。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新,从而创造民主、进取、开放的教育。我们黑龙江省海林市三道中学虽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农村初中,教学条件虽然简陋,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老师们也都在尝试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状况,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而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综合指标,就是义务教育。如果义务教育实施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政治。而在我国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时经济水平落后,因此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在对偏远山区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偏远山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理、历史原因,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教育资源十分匮乏,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教育滞后发展,直接导致经济的落后,形成了"经济-教育-人才-经济"相互制约、相互束缚的状况.文章以广西土瑶为例,对发达地区如何在偏远山区教育资源建设方面给予欠发达地区以支持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希望能为偏远山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认真总结国家和省两级实验区的经验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但就贫困地区中小学的现状来看,要实施新课程仍是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一、观念滞后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教育观念是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受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使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一种认识上的定势,加之,贫困偏远山区信息不畅通,他们对新课程的理念一时难以接受。在这些教师看来,教师的职责就是原原本本地将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广大教师正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以一个崭新的课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受地域、师资、经济、思想观念方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全面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困难很大。本文试图就偏远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从2000年开始,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中除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内容以外,又多了一项重要的内容,这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秋季,作为偏远山区的通化小城的所有初中学校全面启动新课程,开始漫长、艰辛而又充满希望、充满挑战的课改之路。作为教研部门,近三年,我们开展  相似文献   

15.
走进新课程,需要一大批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做支撑,而面对我县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山区教师,由于信息渠道闭塞、现代教育理论相对薄弱等条件的制约。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如何使山区教师更新课程理念,适应新课程的需求,路只有一条:针对校本问题教研。那么,山区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五个年头,在这五个年头里,有的课改实验区确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学校,新课改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西湖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在新课程实验中,如何保持各偏远学校参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认识水平、理论水平和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促进东西湖区教育整体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资源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实践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教师要转变"教书本"的观念,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引领者。偏远山区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山区的有利资源对新课程进行创新和开发,使山区学校实施新课程呈现出独特的区位优势:利用身边的生态环境,让学生"情动而辞发",创新和开发新课程;阅读大自然,创新和开发新课程,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将课程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结,创新和开发新课程,让学生体验生活化和情感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由于办学条件差,经费缺,师资力量弱,封闭的地理环境等诸多原因,偏远山区的素质教育徘徊不前.而只要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师组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偏远山区的素质教育也会有锦绣前程.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新课程改革至今,我们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十年来,涿鹿人脚踏实地办教育,勤勤恳恳搞科研,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各级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由于地域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城乡教育,在民办教育兴起,集中办学、规模办学改革风潮的冲击下,优秀师资流失,骨干教师集中,造成小区域间教育呈现层级性发展,县域教育出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