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战国秦汉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西周的领主土地所有制虽然在名义上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保留着周天子的最高土地所有权,也可以说是“土地国有制”;但实际上,“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级领主的权力也是很大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所有制的私有性也逐步加强。从格伯殷、卫盉、五祀卫鼎等青铜器铭文看来,在西周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耕地的抵押、典当关系。《诗径·瞻卬》:“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也说明当时争夺土地劳动人手的剧烈。《左传》中有许多“赏田”、“夺田”、“争田”、“取田”的记载,说明春秋时期王室衰落,周天子对土地的控制权已经削弱。诸侯卿大夫的权力越来越大,“私邑”、“私田”、“私土”公然与“王田”、“公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高考中涉及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试题较多,也反映了其重要性,因此笔者试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主要的发展脉络按照时间加以梳理。一、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在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属于氏族共有,一起使用。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逐渐变为统治者奴隶主所有,西周时期"溥天之下.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带有广泛国际联系的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场缔造共和的革命运动,其资料是很丰富的,但是,因为革命是在极其隐秘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恃殊的斗争环境中,为了不泄漏起事机密,对于当时的各式文件,能藏则藏,藏不住则毁,事后就不可能留下完全的文献档案材料。在武昌首义成功以后,革命党人一度控制了全国局势,这时形成的文件,也就容易保存下来了。从总体上看,保存下来的辛亥革命资料还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分为两大项:一种是直接材料,有档案、书信、函电、日记和实物;一种是间接材料,有时人著述、口传故事和写真图册。这些资料都是  相似文献   

4.
一、时期区分 唐代文学通常被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中国文学的历史,大致是根据王朝的划分来把握的,但一个王朝再分几个时期,在唐代以外不太实行.仅这一点也表明这个时代文学的丰富、多样,只用"唐代文学"难以容纳.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井田制、名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变革,土地所有权经历了原始村社公有、国家所有及国有与私有并存的演变。每次土地制度的改革和演变,都在当时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暴露出其中的问题。分析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带,对今天的土地制度改革可以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诗律体系(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决定社会面貌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基础,即该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归谁所有即土地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无不与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赋税制度是由土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长期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以农业为本,土地制度与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国计民生的安危、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农民起义的此起彼状,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等一系列问题都有着直接联系。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土地占有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具体体现。梳理中国古代土地占有制度的演进概况,探寻其发展规律,汲取其中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占有制度的精华,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现代物权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配置方式即土地制度,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性质.朱绍侯先生花费50余年的时间和精力,对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进行了不间断地研究.关注新材料,把握新动态,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是他学术活动的特点.他在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贡献,一是确立了"名田(受田)制"的概念,二是确立了"名田(受田)制"的性质,三是厘清了名田制与军功爵制的关系,基本搞清了从战国中期到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的一项重要信仰习俗.我国古代的树葬,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神树",春秋战国开始的墓上植树制度和西汉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文献中的"桃都树"、"长青树",以及从东汉到魏晋时期的墓葬中的"摇钱树"等,都表征着古代的树崇拜.树崇拜信仰习俗的历史演化,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树文化.  相似文献   

12.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的一项重要信仰习俗。我国古代的树葬,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神树”,春秋战国开始的墓上植树制度和西汉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文献中的“桃都树”、“长青树”,以及从东汉到魏晋时期的墓葬中的“摇钱树”等,都表征着古代的树崇拜。树崇拜信仰习俗的历史演化,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树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对外关系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历朝历代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远播了中华文明,扩大了中国在世界影响;同时,在抵御早期的外来侵略中,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民族英雄。现从几个方面概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复习方法是先整体后局部。 一、外国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往来 1.朝鲜——东汉时,中国与朝鲜半岛上各国往来密切,中国的铸铜、制漆工艺、汉字传入朝鲜;朝鲜的名马特产等销往中国。隋朝时,隋炀帝多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灾难。唐朝时,朝鲜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历法、医学、诗歌,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及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朝鲜音乐家给中国带来了高丽乐。朝鲜的牛、  相似文献   

15.
本书系同类书中内容最全面、最丰富、最系统的一种。作者东北师大中文系副教授马振亚、张振兴。全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礼制宗法、姓名称谓、祭祀礼俗丧葬、谥法谥号、避讳、佛教道教、节日习俗、职官、教育选举科举、战争兵器、贸易货币、度量衡、交通车船、衣冠服饰、宫室建筑、饮食器具、体育、  相似文献   

16.
17.
文体,即文章体裁,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关于它的理论探讨,当以三国魏曹丕的《典论·论文》为始,尔后专著迭起。其中以梁萧统《略明文选》、刘勰《文心雕龙》,明吴讷《文章辩体》、徐师曾《文体明辩》,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影响最著。这些著作都对古文体作过不少精当的解释说明,为后人的进一步讨论留下了宝贵资料。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课文共112课。有诗文164篇(首),加上传统上常用为中学教材的一些篇目,其所涉及的文体是很广泛的。其中虽有与今文体相同、相近的,但有很多是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或现在根本没有的。了解这些文体,更有  相似文献   

18.
19.
<正> 两宋是我国古代说唱文学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北宋时的汴京,南宋时的临安,是那时的说唱文学中心。宋时称演出戏剧曲艺的场所为勾阑,勾阑都集中在瓦舍里,瓦舍又叫瓦肆、瓦子,是一种规模很大的综合游艺场。宋代的汴京和临安,瓦舍众多,勾阑林主,许多专门的“说话”艺人,在那里靠卖艺维持生计。其他一些中小城市也设有勾  相似文献   

20.
赋税是维系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中国古代社会,它是历代王朝统治者,为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强制而无偿地向劳动人民征收的田赋和其他各种捐税。在以自然经济为特征,重农抑商的我国古代社会,赋税随着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经过丁两千多年缓慢的发展过程。由以田赋为正税,其它税为附税,逐渐向关市之征、布缕之征、盐铁之征、茶酒之征演变,由以交纳实物逐渐向交纳货币的过渡。“古来田赋之役,实始于禹”。相传禹在长期治水和进行的掠夺战争中,逐步形成了他个人的绝对权力和巨大威望,大量财富和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