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编教材选入了不少红色经典(革命传统教育)课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文本的背景、情节、空白等方面,通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用革命传统文化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吴永翠 《考试周刊》2010,(30):69-70
接受美学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小学生的接受为主导,课堂教学的中心应以学生为主。本文以接受美学为指导,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小学生特有的认知特点,明确他们现有的期待视野;最后提出如何使讲授的内容和方法与小学生的期待视野达成视野融合,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自己能够很好的范读,而且要能指导学生如何朗读,朗读指导的方法有:怎样做到准确流利地读;怎样做到声情并茂地读;怎样做到因文而异地读;怎样做到因人而异地读。只有把朗读指导做细做实了,学生朗读课文才能学得好学得快。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始终绽放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本文立足教学实践探析经典课文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开发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6.
把描写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教材内容称为“红色经典”,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当然,“红色经典”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对于它的内涵或者外延,我们还很难做出科学、公正的界定。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德的课文。  相似文献   

7.
石群山  刘玲妍 《广西教育》2022,(30):135-138
本文依据接受美学理论,探讨文学经典诵读合法性的来源、边界及演绎路径:经典诵读合法性来源于文学接受的合法性,即经典文本的“召唤结构”、接受主体的“二度创造”以及“现实读者”的活态传承,是文本与受众的统一;经典诵读合法性边界在于本文意图、合理误读、视域融合,是规制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经典诵读活动是体验与表现的统一,诵读演绎需要从体验经典文本、创新演绎形式及丰富艺术表现等多个维度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以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为中心,文本的最终实现需要融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作品的意义,并在此过程中留出足够的空白点。本文试图将接受美学理论运用于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中,并在详细的翻译方法及策略的分析和论证后得出了接受美学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红色文化题材文本,这些红色经典彰显了文化自信和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广大学生从源头上抵御意识形态的渗透,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与作者一起创造的,并提出文学作品具有“空白”和“未定点”的观点,总结出读者的阅读期待视界与作品之间具有一定审美距离的规律,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接受理论对语文教学也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尤其对语文课文的读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文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阅读体验,还应当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应充分调动教学对象即学生,丰富教学内容即文本。将接受美学理论介入日本文学教学,以释放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文本的开放性,让学生感悟到审美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2.
李玲 《教育与职业》2004,(20):47-48
语文教学如何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接受美学理论研究在国内兴起,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条新的思路。如何借鉴接受美学理论,寻求一条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之路,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接受问题视域下,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把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读者参与和第二文本等核心概念引入思想品德教学,由教育向接受转变,从而增强思想品德的接受效果,达成预期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质的课文。翻开当前人教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依然保留着相当一部分红色经典课文。据初步统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共有27篇,如《吃水不忘打井人》、《毛主席在花山》、《王二小》……红色经典课文离学生、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15.
摘要:在接受问题视域下,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把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读者参与和第二文本等核心概念引入思想品德教学,由教育向接受转变,从而增强思想品德的接受效果,达成预期教学目的.关键词:思想品德;接受美学;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影作为一种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文化传播形式,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这种特殊的文化交流需借助电影字幕的力量来实现。因此,优秀的电影字幕不仅要让观众明白电影的内容,还需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本文选取2021年上映的英文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为研究对象,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其英文字幕的翻译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展示译者如何运用音译、意译、增译等翻译策略将原字幕中的人名、称谓以及词句进行合理翻译,使其更符合儿童观众的期待视界。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影响研究,其充分肯定了读者作为文本接受对象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了期待视野在接受活动中的积极意义。这对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具有重大启示,同时它也对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应中国政府之邀来中国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不料该片在中国受到了猛烈的批判。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之外,从学术而言,主要就是安东尼奥尼没有考虑到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对纪录片《中国》进行接受美学的解读,分析中西观众在期待视界上的矛盾,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纪录片《中国》的美学价值,而且对中外影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儿童文学翻译,指出儿童文学翻译应以儿童本位为原则。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应准确把握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优先考虑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