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单元教学是实现深度学习课堂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孟’‘中’情缘——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为例,阐述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学科单元整体备课的一般路径: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单元学习主题,激发深度学习兴趣;研读课标要求,立足学生实际,制订单元学习目标;聚焦核心问题,设置学习活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注重学习评价,加强反思改进,诊断深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表观遗传”概念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深度探究、本质变式、迁移应用等环节,推进概念的主动学习、探究演进和理解内化等,达到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科育人是让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解决问题。推进初中科学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像科学家那样探究”,注重挖掘科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发展。其评价工具应用于“跟科学家学探究”“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两大范式,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培凤  季卫新 《物理教学》2020,(1):37-40,13
基于学习分析理论,针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活动教学进行深度备课。从课时目标设置、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评价等方面,通过对学习者、学习内容及资源的分析设计高阶思维问题,渗透物理学史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本文结合对本节课教学的一些心得,阐述如何基于学习分析,进行深度备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整合和运用知识,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参与式的科学探究实验更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概念、整合知识、解决问题.本文以“小孔成像”的教学为例,设计了以“理解为核心,实验为手段,深度学习为目的”的参与式科学探究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达到认知水平的高阶思维阶段.  相似文献   

6.
实验探究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深度教学是在大概念引领下的有情境、有任务、有迁移、有主题的教学活动。以“研究轨道上的小车运动”为议题,设计任务导向的实验探究课,促进学生对运动学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7.
深度学习是发展素养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在化学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中,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实践模型”赋予学科特质,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概念统领下化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基于深度学习的挑战性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并不断进行实践,实现学科再建构和实践模型在学科中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任务单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和挑战性任务的实施,引导学生完成深度学习活动,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一节为例,通过科学史的分析探究、模型构建和修正、实验分析和总结等学习活动,引领学生以深度学习的状态达成概念的初建、修正和完善,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科学教师要认真研究科学实验,善于创新改进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设计来引导学生对科学进行深度探究。针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一课中原型实验的不足,通过改变光源,改进光屏、小孔等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设计,既可以让学生有效探究“光的传播”,又能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结论,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依据深度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以“光的粒子性”第1课时为例,通过创新演示实验,创设真实情境、探寻现象本质、整合教材内容等.精心设计探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妙趣横生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课堂.  相似文献   

11.
将“酶的特性”实验置于具体情境中开展——探究“过氧化氢酶的特性”,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材料试剂、制作定量实验装置等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改进与创新,使学生对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这一“酶的特性”概念形成了整体的认识,达到对知识内容的深度学习,提升了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一课教学中,围绕“拯救朱鹮”主题,通过创设情境、实验探究、构建模型、迁移应用的概念教学路径,帮助学生逐步构建概念,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通过对深度学习在探究实验教学中作用的梳理,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探索在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案例设计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生物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发展其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徐婷 《学周刊C版》2023,(17):127-129
在浅层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背景下,基础教育提出了“深度学习”概念,强调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内涵,使其形成深层体验和高阶思维,建构有深度的知识体系。文章以初中历史学科为例,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对深度学习价值与引导策略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上说明观点与建议,与一线教师共享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境支持、问题引领等过程中,不断提高历史理解深度与探究广度。  相似文献   

15.
深度备课区别于传统备课,是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将新知识进行多维知识整合,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融为一体,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大气压强”的深度备课为例,通过对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思维误区深度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和梳理,重构教学逻辑,有效地促进深度教学。  相似文献   

16.
通过“磁场及其描述”的五个教学片段例析,探讨知识的关联与生成过程。以实验探索为载体,指向深度学习,重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创设制订探究方案、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论证、生成物理规律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度融入教学过程并深层建构物理概念,使深度学习在物理课堂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17.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真实问题驱动下主动学习,培养高阶思维、提升核心素养,让学习真正发生。项目化“教”与“学”的互动是深度学习的落地途径。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知识和素养落实确立项目教学目标,基于驱动性问题解决确立项目教学流程,基于互助合作和评价反思的深度学习模式实施项目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改进、形成成果,能有效提升复习效率,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利用斑马鱼对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6个实验进行改进与整合,重构复习单元,以具挑战性的实验探究项目作为任务驱动,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深度构建关于生物与环境的概念框架,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9.
以高中生物学“基因突变”内容为例,基于变构学习理论设计“创设情境,概念解构;多重对质,概念建构;调用知识,概念应用;启动元认知,反思性写作及评价”的深度学习教学程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成与建构,实现认知、元认知、思维、情感与价值观的深度整合,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在学习物理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知识和技能,不仅对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还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实现深度学习目标,本文在分析深度学习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激发好奇心、创设情境、自制实验用具、改进实验设计等展开探究,以期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为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