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样的表现说明孩子已能够认识自己了呢?怎样能促进孩子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文学与镜子     
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时,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周恩来同志发展了列宁的观点,把托尔斯泰称为“时代的镜子”;普希金则把民歌称为时代的镜子。把他们的话加以引伸,那就可以说:一文学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镜子的基本用途,就是古人说的:“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为此,镜子必须力求准确、真实。我们把文学比作镜子,就是要强  相似文献   

4.
故事叙述者像制图师一样,在作品中创造出对世界的表征,但这种表征并非以更具比喻性的形式纯粹反映那个“真实”的世界。文学中的空间表征必然会使我们置身于嵌套结构,在此,地图的轮廓融入风景的特征,并反过来塑造我们自己的感知和叙事,如此不断往复。文章将对文学绘图展开反思并投射出新绘图,主要将在世界文学的三个经典场景(荷马的《奥德赛》、但丁的《神曲》和麦尔维尔的《大白鲸》)中考察伴随着探索和呈现所产生的各种活动。这些场景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文学绘图工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叙述者的呈现所产生的创造世界的效果,因为个体探索者的行程变成了这个世界的地图;支撑这个被创造的世界的抽象系统或建筑系统,因为这个世界的地理被表现为符合逻辑的样子,目的是为了展示其“真理性”;最后,该工程强烈的反身性,因为地图绘制者必然会被制图行为所标记。跟随奥德修斯、但丁和亚哈的脚步,我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大深渊的边缘,深渊里的倒影不断循环反射并产生新的景象,在绘制领土的同时会将地图领土化,并由此投射出潜在的其他安排。  相似文献   

5.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2009年2月底,温总理第一次租网民互动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人人都捧着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我的读书,是从听书开始的。小时候,村里有一个念过私塾的老人。农闲时分,他家常会聚着一群人。这些人或坐或蹲地围着他,听他讲书。人群中,他戴着老花镜,把书摊在膝盖上。他念的书大多半文半白,许多人听不懂。他就念一段讲讲,讲讲再念一段。当然,他的讲解不免会加入自己的想象、分析、评论。就这样,村里人从他这里听到了三国、水浒;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的确,手机短信文学中充斥着很多格调不高的作品,但不可否认,在一个多元化时代,手机短信文学的出现无疑给日益边缘化的文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丈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9.
"访妻婚"是日本古代的一种特有婚姻形式,从大和时代开始盛行,一直延续到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文学大放异彩的时代,鉴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史料价值,从平安文学入手研究平安时代婚姻问题就具有可行性。从文学作品角度出发,梳理了迄今为止的研究中出现的各种观点,并对其中一些观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正确对待史料及文学作品虚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前常听到铿锵有力的回答,少不了报国、民族崛起之类。没想到私心在时代发展中膨胀,答案越来越纷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圣言在饱受争议后还是一句纹丝不动的公理。读书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线路,纵然甘为凡夫,动物要驯化,人要教化,受教是人生的定式。因为母亲是小学教员,鄙人在五岁,尚未完全开智的年龄就坐在了厂办子弟学校的课  相似文献   

11.
很多企业在收到求职者的简历后,往往采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首轮筛选。电话筛选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用以核实求职者的背景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拥有这样的机会非常不错,因为电话作为沟通的工具,可使求职者免去直面主考官的紧张情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去过欧洲的人都说,那是一块幸福感非常强烈的大陆——丰富的艺术和文化氛围,悠闲惬意的生活态度,博物馆、咖啡厅、小酒吧、露天广场、几乎所有露台上都摆放着的盛开的鲜花……在欧洲留学也很幸福。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动物界召开了一次会议,它们的话题是———这么辛苦的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读书。首先,读书成绩一直不佳,学习最吃力的小猪发言道:“读书简直是折磨人,既辛苦,又没什么用,我们生命那样短暂,不应该这样浪费时间,消磨光阴。所以我建议从此以后我们取消读书。”其后,成绩中等的牛先生也开了口:“现在的读书制度不行,大部分学科都需死记硬背,还有那个homework也是大大的多。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和多多的作业弄得我几乎天天都打夜班到十二点多,嗨,命苦啊,请求取消读书吧。”接着,成绩不错,但爱自作聪明,机智狡…  相似文献   

14.
日前,罗田县教育局在该县实验小学举行了第四届新儒杯“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共39名选手参加了最后的决赛,张倩等三名选手获一等奖。36名选手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相似文献   

15.
<正>13岁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件在我少年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阅读。等到日子慢下来足以有时间去捡拾那些被埋没的光阴时,我觉得真正为我打开文学大门的人应该是学姐,我称她为蕊姐,而她喜欢叫我叶子。在蕊姐初升高时,她送了我几本书,并给我推荐了一份书单,还告诉我,我应该趁着学业还未太过繁重,多多读书,方不负年华。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1S):i001-i001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任何改革都会带来阵痛,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语文教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最让老师们感到头疼的问题有以下10个。第一,怎样处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第二,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第三,怎样认识文学教育对作文考试的意义?第四,怎样阅读文学经典?第五,怎样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第六,怎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文脉是一个民族的命脉,那么体现人类心灵中的精神气质的文学,就是文脉中的一个重要支脉,其传承,既依赖于这个民族的整体的文学的创造和发展,也依赖于每一个个体的对文学的理解与阐释。文学教育的工作,简言之,是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帮助阅读个体成为“理想的读者”或“有能力的读者”。“引导”、“走近”成为文学教育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正>立德树人,心育尤其珍贵。每次到了中考和高考前夕,许多学校都会举行百日冲刺、誓师大会等诸如此类的仪式感活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些豪放的誓词和"打鸡血般"的标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配,甚至成为一种"冲刺文化"。这样的心理暗示,如同一面昏暗的镜子,照得出心的澄澈和清明吗?  相似文献   

19.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他上高中时即发表过数篇短篇小说,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其间发表散文和译文多篇。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  相似文献   

20.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母亲是孩子的样子、影子、镜子。从母亲的遗传因子到后天的成长过程——母亲是我这一生中永远最怀恋、最敬仰、最值得骄傲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