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飞 《现代语文》2006,(8):63-63
《孔乙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是鲁迅先生自己感觉最为得意的一篇力作。在宽松的心态下、悠闲的情绪中,鲁迅将一生创作中最具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伟人思想通过《孔乙己》展露在读面前。那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样一种力透纸背的讽刺与批判的力量,借一人的不幸遭遇和众多看客的无情取笑,给社会的芸芸众生上演了一幕悲剧,显示了发人深省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描述了一个苦弱个体的悲剧命运,孔乙己被无情地嘲弄、凌辱,最终惨死,他是不幸的.但他的不幸,不仅有社会的原因,更是他自己自我沉醉、甘于受辱、面对嘲弄无动于衷的不争气所致.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对孔乙己说的,更是对当时社会无数麻木不仁的劳苦大众说的.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是鲁迅的一部极具悲剧色彩的短篇小说。作品通过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丧失,通过人的灵魂的扭曲,使小说的悲剧意义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同时,以喜剧的手法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构成了小说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一面旗帜。是一篇少有的极其精炼又极其成功的短篇小说。它的特点是高度的浓缩性,即把深广的社会现实内容浓缩在很短的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里。它既是鲁迅的代表作品,又是中国短篇小说中优秀的范本,具有很高的典范意义.我们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其它小说中不易得到的创作营养。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描述了一个可怜可悲可气的知识分子孔乙己在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的双重毒害下终结了自己的一生.小说中多次描写了孔乙己给大家带来了轻松的氛围和欢声笑语,通过酒馆周围人对他的取笑以及孔乙己坚决不脱去长衫的清高的描写,处处都是对比和讽刺的勾勒,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故事中浓浓的悲凉气氛,暗示了孔乙己的...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最短的一篇,也是作者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作者用寥寥数页的简洁凝练的笔墨,勾勒出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丰富的主题意蕴。然而,对《孔乙己》的主题解读,几乎形成定论的是:《孔乙己》是与《范进中举》一样,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是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的批判。然而,简单地将小说的主题归结为封建科举制度对...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以精练和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平常人的生活悲剧,同时又加入了不少喜剧性元素,悲剧和喜剧在孔乙己身上融为一体,泪和笑在作品中同时存在。因为描写的是平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所以它又能够引人深思。如果说喜剧元素强化了悲剧的深度,那么平常性和喜剧性则使《孔乙己》表现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除了在其小说中着力营造悲剧氛围表现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之外,还别出心裁将悲喜剧因素奇妙地融为一体,在欢乐的情境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水。彼沙洛夫在《纯朴的幽默之花》一文中说过:“在真正杰出的幽默家的笑谑中永远可以听到忧郁与严肃的声调。”鲁迅以达观的态度洞察社会、看待人生,然而社会乌烟瘴气,面对这样的世界,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又怎么会开怀畅笑?所以如教材中的《孔乙己》、《阿Q正传》等小说均以悲剧告终,尽管带有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9.
鲁迅《孔乙己》是写知识分子的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中走完他悲剧的人生。笑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鲁迅《孔乙己》是写知识分子的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中走完他悲剧的人生。笑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孔乙己,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经典人物。在其身上,凝聚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今天读来,我们亦能够体会到鲁迅先生心中的这份情愫。  相似文献   

12.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艺术的一个范型。它体现了鲁迅小说艺术的一些本质特征,是鲁迅小说艺术的精品。学习鲁迅小说艺术,可以激励我们后来去攀越小说艺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阅读文本一直是语文老师们研究探讨的话题。小说是多方面、细致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且具有丰富意蕴和价值。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作品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其作品不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把批判的锋芒对准了封建社会制度,还探寻了国民的劣根性,把解剖的"手术刀"指向了国民的灵魂。这种深刻的见解也贯穿了《孔乙己》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著名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为了揭露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又创作了第二篇现代白话文短篇小说《孔乙己》。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借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向封建科举制度发起猛烈攻击。  相似文献   

16.
曹青 《考试周刊》2012,(14):11-12
《死火》是鲁迅先生在“五四”之后所写的文章,充满了对现实的沉思,也可以说是他在思考过程中对于现实的某些挣扎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带着一贯的毁灭意识描写了一场壮美的悲剧。文章从《死火》展现出来的悲剧色彩出发,探讨其毁灭、死亡所折射出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17.
18.
从孔乙己两次出场的肖像描写分析了《孔乙己》“白描入骨”的美学特征;从众人笑孔乙己和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两个细节分析了《孔乙己》“细节摹神”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鲁迅悲剧观的形成、发展乃至成熟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其著名论断“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和”几乎无事的悲剧“的内涵,发掘其悲剧观和悲剧作品新的美学意蕴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孔乙己,一个连自己名字都没有的读书人,一个身材高大却偷偷摸摸的盗窃者,一个生活悲惨却遭人嘲笑的可怜人。他在众人的笑声中出场、离开,走过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却有太多思考。孔乙己为何如此装扮?为何这般性格?为何有此遭遇?我们来谈谈《孔乙己》中的几点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