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赌博活动极为猖獗,形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引起徽州地方官府和民间社会的强烈关注.徽州地方官府、民间基层组织和宗族,对国家禁赌法令进行了有效的贯彻.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徽州经济繁荣,以石雕,木雕,砖雕,竹雕为代表的雕刻艺术十分发达。其艺术创作是现实主义的,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独特而精湛的雕刻技巧,生动活泼而雅俗共赏的形式以及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通过形,光空间关系组成的视觉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书屋和文会是明清徽州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们不仅具有普及教育的功能,与官学、书院、义学、塾学等相辅相成,而且还具有增强士子科举竞争力的功效,特别是文会,为士子应考前研讨、切磋制艺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买卖契约是徽州文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还有一种与买卖契约相似的一类文书,被称为交换契。交换契的数量远远低于徽州卖契,鲜有研究。试通过对徽州交换契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进行研究,试图从另一个视角窥探徽州宗族社会在交换契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明清时期的徽州,彩礼在婚姻行为中必不可少,这是遵循古礼的体现。也是婚约关系得到法律保护、习俗认可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在“礼”、“法”的遮掩下,彩礼往往成为女方惟财是图的借口和契机。这深深地影响了徽州的婚姻观念、婚姻形态、婚聘年龄,徽州女性的婚姻状况、社会境遇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她们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和权益,但其在婚姻行为中承受的风险往往增大。彩礼更成为徽州男性家庭。尤其是贫穷阶层、下层社会婚姻缔结过程中的普遍性困扰。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徽州县官在乡村治理中处于重要位置,是沟通上级官府和乡村民众的枢纽,其选拔和任用深受官府的重视。徽州县官的日常事务主要涉及教化乡里、化民讼牒、催征赋役、缉拿盗匪、劝民农桑等,在乡村治理中多有远见卓识,为徽州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可否认,徽州县官群体中亦有德行失范和徇私枉法者,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众存祀会系设置众存产业以祀祖的组织,具有自发性、平等性和灵活性,属于宗族之下血缘性的结合,并主要依靠契约关系予以维系,是宗族组织内部祀祖的基本形式之一.由明及清,徽州众存祀会分布广泛,数量可观,长期存在,相沿成俗,它与宗族组织在祭祀功能上是互补共存的.  相似文献   

8.
徽州自古就有习武的习俗,随着宋朝的南迁,徽州在人文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明中叶后,随着徽商的兴起,其发展态势强劲.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认为“武昌”反映了明清徽州社会风尚的一个方面;同时对明清时期徽州“武”的表现和原因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徽州上层社会妇女生活可分为在室、出嫁为妇和晚年三个时期,她们每个时期的生活重心各不相同.在室女生活阶段表现为:精习女红烹饪诸手艺;孝顺父母;读书识字明义理.在家为妇生活阶段:孝事舅姑;相夫教子,主持家内事务;从事慈善事业,乐善好施.晚年生活阶段:仍然勤俭持家,为广大女妇及后辈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的徽州,书院教育十分兴盛,涌现出一批办学成功的书院。这些书院在创办者的品质、山长的条件、教师的素质、经费筹措、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很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明清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状况及原因。明清时期徽州绅商积极投资于徽州水利,促进了粮食生产。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的原因有:政府的倡捐,徽州粮食短缺的自然因素,儒商的仁义观念,徽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徽州绅商在家乡农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地势的险要使中原强宗大族不断迁入,进而形成宗族聚居的社会。日益凸显的地少人多、粮食紧张的问题迫使徽州人大量出外经商谋生,形成了徽州人的特殊婚姻生活。徽州自古民风淳朴,徽州学者和商人都非常推崇程朱理学。朱子之礼,成为徽州民众普遍认可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因素,明清徽州妇女节烈现象异常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其独特的地方因子。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徽州上层社会妇女生活可分为在室、出嫁为妇和晚年三个时期,她们每个时期的生活重心各不相同。在室女生活阶段表现为:精习女红烹饪诸手艺;孝顺父母;读书识字明义理。在家为妇生活阶段:孝事舅姑;相夫教子,主持家内事务;从事慈善事业,乐善好施。晚年生活阶段:仍然勤俭持家,为广大女妇及后辈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大多聚族而居,族内存在严重的贫困现象。为此,宗族内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恤族之举,实施涉及怜孤恤寡、设立学田、义田等等。这些救济措施的实施增强了宗族凝聚力,维护了地方社会的安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巩固。  相似文献   

15.
明清徽州儒教信仰具有深厚的宗教基础,其宗教性的形成除受原有的坛墟、祀庙和祠堂的影响外。还深受明清国家儒学宗教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以国家信仰为基础、以地方信仰为本位、以家族信仰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完美的宗教式组合。对徽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桐城文化和徽州文化是我国两大地特色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很高的文化品位,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不仅有助于提高对它们的认识,而且是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地方文化,提高安徽知名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社会的结婚制度,以聘娶为主要形式,其程序一般要具备“六礼”。徽州的婚礼基本程序与“六礼”一致。明清徽州早聘之风较为盛行,乃至指腹为婚,因为早婚对徽商家庭具有特别的意义。明清徽州婚姻禁止性原则主要包括同姓不婚与良贱不婚。由于受到明清普遍的婚姻习俗和徽州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徽州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婚姻习俗,导致妇女的守节、殉烈或婚姻生活的不幸。  相似文献   

18.
以相关文集、方志、家谱等史料为基础数据,以国标GB/T 18972—2003作为分类标准,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明清时期徽州旅游资源的结构与分布.结论显示:明清时期徽州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但资源结构不够完善;旅游资源分布地区差异明显;徽州人文旅游资源占据优势地位,旅游资源主体特色较为鲜明;人文景观与自然旅游资源紧密融合、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9.
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徽州宗族对教育在“亢宗”、“大族”,以及培养子弟良好的“德行”、“资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极其深刻的认识。积极创办各类宗族性教育机构、重视家庭早期教育和宗族蒙学教育的规范化、对宗族子弟的学业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予以奖惩、慎择教师等是其兴学重教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宗族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宗族商人的资助,而宗族的教育追求及其规范则是徽商资本与教育结合的心理媒介。  相似文献   

20.
高鉴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21-122
徽商,一支活跃在明清时期的商帮劲旅,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本的一个重要力量。而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活动范围"几遍禹内",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更有着"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的说法。两淮地区向来经济发达,又是徽商起步的主要地区,加之交通便利,自然成为徽商经常出入之地。此外,徽商发展不断壮大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依靠盐业的发展,而扬州作为徽商盐业的基地对徽商发展以及两淮经济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