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基于学生内生力提升的批判性阅读是一种积极的阅读活动。批判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作品,精选切入角度,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探究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从而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教学《百合花》时,笔者选定的切入角度是“百合花”这一意象。在小说中,“百合花”是新媳妇被子上的图案,也是小说的标题。笔者以“探索”和“还原”为主线,  相似文献   

2.
<正>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布片”是《百合花》中的重要元素,与此相关的细节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同时布片也是寄托了作者情感、作者想着意表现的一个重要意象,那么“,布片”在文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寓意呢?这个意象对于本文深层主旨的发掘,对于主人公之间微妙情感的体会和理解,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文通过小说中语言细节的品读,来探究“布片”这个意象的深层意蕴。一、“衣服口子”被撕开,象征着通讯员打开一个新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3.
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一个显著叙事特征是使用隐喻手法,“牧羊人”“橡树”“泉水”“蜜蜂”是本文具有隐喻意义的四个典型意象。从隐喻视角解读小说的这四个隐喻意象能够实现深度阅读,了解隐喻意象在西方文化视域中的本源义,理解隐喻意象的语境义,把握隐喻手法的叙事功能,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国内学界对美国华裔小说的研究继续得到了推进。从主题内容研究来看,国内学界重点论述了美国华裔小说蕴含的族裔身份意识、中国的文化观念以及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或融合关系。从人物形象研究来看,国内学界分别解读了美国华裔小说里的父亲形象、女性形象、华人形象和中国人物形象。从意象符号研究来看.国内学界分析了特定的物象“骨”、“香港”、“唐人街”和“铁路”。从艺术手法研究来看,国内学界阐释了美国华裔小说的主要书写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美国华裔小说的其他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新时期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受到很多老师的关注。小说作为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一种文体,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教学中,不妨“以逻辑思维方式作为解读小说文本的一把钥匙,进入到小说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去”。这一解读方式直击小说思维内核,理解其内在逻辑意图,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点睛传神     
画家画人要画好眼睛,以显示人物的心灵;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同样要抓准点睛之笔,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教学《百合花》我就用了上述方法。分析《百合花》中小通讯员这一感人形象,须抓准三个动词:“帮”、“跟”、“扑”。凭借引导阅读,使学生认识:通讯员的身世——“帮人拖毛竹。”参加革命的经过——“大军北撤时跟来的。”  相似文献   

7.
人物形象的解读,是小说教学的重点。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从“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这两个角度切入。人物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可以从中明确人物的个性、体察人物的内心。叙述语言包括看似可有可无的修饰词、“闲笔”,可以从中触摸人物灵魂、感受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鲸》是一部宗教色彩浓重的小说,诸多文章只是从人物形象及主题对作品进行解读。本文运用原型意象理论,对作品中体现的原型意象进行研究,并对小说说体现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茹志鹃《百合花》塑造了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旨,从心灵、语言、行为、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探究分析,可以深度解读小说,获得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相似文献   

10.
走出小说教学套路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研究文本体式,解读每篇小说的独特性,即作家的个性化创作风格。“寻根文学”派作家阿城擅长笔记体小说创作,主张发掘“世俗文化”和“古典诗”两大资源,将古典诗歌建构意象的手法运用到笔记体小说创作中。以《溜索》为例,引导学生探究阿城运用渲染、白描、对比等手法建构意象,凸显人物精神风骨,有助于学生理解其营造笔记体小说“诗的意境”的个性化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是学生有效理解小说内容的关键。细读文本是学生剖析人物形象的“法宝”,便于借助对话、心理和空白,丰满人物形象,有效理解阅读效果。文章以《穷人》这篇小说为例,从对话、心理和空白入手,详细介绍应用文本细读教学法分析人物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方方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其作品并非都是客观地原生态地反映现实,“零度情感”地观照生活。在其系列爱情题材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小说“诗意”的追求,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小说中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具有象征性和丰富涵义的意象的选用、人物形象的简化以及语言的诗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以文本事实为基础,以因果逻辑为核心,以人性社会为参照,从多重视域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多元赏读,对小说情节进行猜读,对小说主题进行多元解读,以呈现对经典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的姿态和方法。正是这种多元释义的可能给批判性思维教学带来了空间,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在歌颂军民鱼水情的大量文艺作品中,这篇小说以它特有的色泽和芳香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充分体现了作家清新、俊逸的艺术特色。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塑造了两个可敬可亲的人物形象:十九岁的团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影响学、传播学的角度,深入探讨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及其在当代中国广受欢迎的革命成长小说《牛虻》。先后论及《牛虻》中文本的翻译与传播,作者与中国的因缘与交往,以及对小说人物和核心意象,即“牛虻”的原型解构。这无疑为红色经典的重新解读提供了一种合乎时代精神的途径与视角。  相似文献   

16.
象征(symbol)在西方文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简单来说,象征就是借用具体的形象或符号,以表现某些具有类似性质的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亨利·詹姆斯在他许多作品都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在《波士顿人》中,詹姆斯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这些意象成为贯穿小说的语言道具,是暗示人物命运及故事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文章试图从这些意象的象征内涵出发来解读小说人物形象及其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17.
“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它篇幅短小,文字洗练,常常截取生活中一个片断来表达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具有典型、集中、凝练的特征。在小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中,化大为小,小中见大又是其精髓所在!如《上大学去》这篇“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通过孩子的口吻将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具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王敬民老师以及“我”和王连喜等五个“捣蛋鬼”的人物形象更是有血有肉、生动鲜活。小说从学生调皮的小事入笔,关注了如何教育与培养下一代这个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主题,使得小说的内含丰赡,意蕴深远。  相似文献   

18.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长篇小说《秀拉》中生动的描写了黑人少女秀拉的成长历程以及其所属的黑人社区“底层”居民的生活变迁。死亡意象充满整部小说,作者通过对不同死亡意象的描写来展现出生动的圆形人物形象以及整个黑人社区在白人文化的压制下的整体风貌。该文意在通过对文本中的死亡意象进行分析,进而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小说的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百合花》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单元导语”提到要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基于对课堂“微序列”阅读有效教学的研究,可带领学生用小说的文体知识对《百合花》中“消解战争”的艺术手法及主题表达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0.
《汤姆?琼斯》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与当时其他小说不同,该小说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各种人物形象,从而描绘出一副生动的英国18世纪的社会风貌。主人公汤姆?琼斯是个弃儿,而他所象征的人物意象从小说出版开始,就引发了学界的各种争议。文章从18世纪的英国社会环境,人物形象对比以及小说创作背景几方面来解读汤姆?琼斯这一弃儿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