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岭南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并积极提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以更好地弘扬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可以成为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岭南中医药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当弘扬优秀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仅局限于知识传授的理论课堂时,文字虽美,但传授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事有趣,但形式单一,无法让学生体会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不符合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优化文化进课堂校本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文化进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进课堂对药学、中药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将先进人物的精神内化为自我发展动力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学生能更加全面的去理解并掌握中医药文化中经久不衰的思想与精髓,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丰富班级文化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软实力,也是高效课堂创建的硬指标和助推剂。高效课堂需要良好的班级文化,为学生提供茁壮成长的沃土.为学生学习提供知识的乐园。班级文化凝结成的是种精神,这种精神锤炼后就是班训。班训成为坐标后.就会成为永远激励全班同学努力向前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5.
教育传承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承之道,需要研究如何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移动技术与移动设备的普及,为突破课堂限制、在博物馆等实地情境中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基于IPAD移动设备,通过博物馆实地探访的场馆教育形式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应从知识学习和态度提升等方面开展。设计相关数字内容与活动任务,搭建移动学习环境,并且实施教学实验来评价此方法。结果显示,基于移动设备的场馆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与态度,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学习思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专业的感悟不同,对于中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树立中医药思维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而在中医药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中处处都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印记。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有助于提升中药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文化贯穿于中药专业的课程中,同时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课堂文化     
《上海教育》2012,(Z1):56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核所在,因而许多人认为,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课堂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自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经过几百年运转和锤炼,在不同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积淀形成了打上时代、地域烙印的课堂文化。文化流淌于课堂之中,隐含于师生之间,是滋养课堂的重要成分,对课堂教学面貌和实效产生着根深蒂固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文化的长期浸淫下,传统课堂逐渐形成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逻辑结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单向授课为主,教师往往成为课堂的权威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这种人际关系不平等、缺少对话机制、形式刻板单调的课堂文化营造出的学习氛围沉闷、压抑,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费力,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5):167-16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迭,依托中国特色"蚕俗文化"促进幼儿在民间游戏中深度学习的理念萌生了,这将学校变为一个集知识与游乐于一体的平台,让幼儿时期本该有的纯真与轻松洋溢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本文首先分析了将"蚕俗文化"融入大班民间游戏对于幼儿深度学习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明确幼儿深度学习课堂应当具备的几个特征,并提出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将"蚕俗文化"渗透进大班民间游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维微 《教师》2020,(5):19-20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介绍了闽南文化的内涵,分析了闽南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并从利用俗语俚语、闽南建筑艺术进课堂、闽南传统习俗进课堂及开展多种形式的闽南文化交流活动四个方面分析闽南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通过渗透闽南文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在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的同时也提升了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习因伴随着文化学习而独具一格.在跨文化交际往来中,文化对语言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课堂中的文化与知识已经成为不可分离的教学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外国文化,却忽略了传统文化.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将英语文化融入课堂教育,传统文化的融入较少,学生无法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含义.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学习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具有学习力的人就是善于学习,智慧学习的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让智慧走进课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课堂文化重建的目标之一就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学习力的共生,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课堂文化重建的过程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学习力的生成效率应作为衡量教与学的共同尺度。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培育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载体。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又要梳理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使之形成序列化、层次性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教师可采取诵读法、情境法、故事法、生活法等,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能使他们逐渐产生文化自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告别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进行了主动地探究和思考,就会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蒋美红 《大学教育》2022,(3):176-180
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有促进或阻碍作用。将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引入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而其课堂组织文化与传统课堂文化迥异,导致学习者“水土不服”,适应阶段加剧其紧张、害怕、退缩、沮丧等消极情绪,使其课堂学习焦虑升级。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关照中国学生特点,利用传统文化,建立师生间信任与良性互动;采用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对学习“安全感”的需求;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及常态化课前演讲等,是构建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积极情感环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学习阶段,历史是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了解本国文化、铭记历史教训、吸收历史经验、弘扬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表示,原本应该极具有趣味性的历史课堂逐渐成为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经历去了解、学习历史知识。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历史故事是目前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历史故事进  相似文献   

16.
闫娜  张宁 《语文天地》2015,(7):49-5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中的各种课程资源都随着课程实施的展开而不断地生成,课堂就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生活与学习的文化家园,充满着师生的生命气息。课堂教学是不同文化的个体通过文本的对话与交流来促成并实现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实现学习主体的有意义学习,促进师生的全人发展。一、语文教学生成的文化解读中学语文课堂是课程实践的文化场域,教学成为课堂中不断生成学习资源的文化实践活  相似文献   

17.
令环霞 《成才之路》2021,(15):46-47
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各学科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地理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合理渗透传统文化,以丰富地理课堂的文化内涵,奠定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和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要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在新课教学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在习题教学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自主式学习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且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本文着重论述了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其对自主式学习的影响,教师如能积极介入学生自主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广泛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涵盖面非常之宽广,为了夯实学生的基本功,语文教师还要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容纳进课堂,让历史的文艺气息渗透进课堂,从而营造出一片祥和温馨的氛围。但就目前而言,很多教师认为传统文化的探讨是赘述,还有很多学生也排斥接触传统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因为传统文化本就属于语文的一分子,它永久地记录了国家的历史荣辱,增强了国家的建设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向课堂注入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性的元素,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基础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阳泽 《四川教育》2014,(10):24-24
课堂评价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必然环节,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当作是简单和随随便便的活动.为了提高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人们在不断探究着课堂评价的合理形式,谋求课堂评价的范式转型,从植根文化传统和体现文化诉求视角建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应体现中国的待人接物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