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和趣味的培养》中说:“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工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走向古诗,走近古诗,走入古诗;读古诗,诵古诗,赏古诗;品出它的韵味和趣味,融诗味入生活,化诗心入生命,最终达到我们所追求的“诗意地栖息”。  相似文献   

2.
“入神”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审美评价依据的重要标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王国维先生在探讨诗词创作构建的意境时提出的重要概念,陶渊明以其任真自得的人格和悠远空灵的诗心创作了大量浑然自成一体的诗篇,无论创作的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其毫无斧凿之痕的率真自然的诗风都印证了诗歌“入神”境界的深远.  相似文献   

3.
古诗,应该怎样读?烂熟于“口”的诗歌你是不是烂熟于“心”?今年的“诗心一瓣”,福建南平特级教师蔡伟潭先生带我们一起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小诗,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给你一点小小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田间是“时代鼓手”、“党性诗人”他的诗中蕴涵着诗人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诗心和诗魂,诗人的创作生命一直在主旋律中跳动延伸,诗人的创作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读懂”是关键,“读懂”其实就是会解诗。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并没有太强的古诗创作论意识,他们带领学生解诗的路向多基于文体共性,缺少对古诗文体特殊性的审视,学生由此很难获得真正的解诗能力。“诗向会人吟”,“会人”必须是能从创作论角度进行解读的人。文章立足古诗创作法度,从句法、章法、写法三个基本方面入手,借“诗法”解“诗义”,探讨、总结读懂古诗的有效路径,并给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我们的祖先创作的诗歌精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作,至今仍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受到读者的钟爱。有些中学生说:“我们很喜欢读古诗,但感到难度太大。读古文,疏通了文字就可以大致读懂;但古诗的意境却难以把握。”的确,诗与文是有很大区别的。清人吴乔说:诗歌是酒,散文是饭。西方现代派诗人说:诗歌是舞蹈,散文是散步。两种说法确有  相似文献   

7.
接受理论认为一个文学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古诗教学中,古诗兴味的发生常通过某一特定的接受心境而展开。毕竟“文学意义的生成在某种程度上要关注“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反映了文学从创作到接受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规律”。由此看来,古诗阅读关注古诗文本本身的“意义空白”或“意义未定性”,并找到合适的途径,就能更好地发现古诗的兴味。  相似文献   

8.
“五四”乡土小说的悲剧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乡土小说创作表现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普遍具有的悲凉感伤的美学风格。本文通过对创作者的悲剧思维倾向、作品的悲剧主题内涵和作品的悲剧表现方式三方面的分析描述揭示出了“五四”乡土小说所蕴含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9.
学校将经典古诗文作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发"诗心童韵"课程,丰厚学生人文底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诗心童韵"课程分为三个层级:一、二年级为"走进诗韵",让学生先了解古诗、感受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三、四年级为"品悦诗韵",学生开始品、诵、吟咏、欣赏,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五、六年级为"写画诗韵",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写作、绘画、表达,全方位、全感官抒发情感。我们通过四个维度的实施路径,落实"诗心童韵"课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讨论20世纪30年代乡土创作同当时文学批评观念的关系。现代作家既立足乡土,也把握了世界文学的脉博,在创作上表现出新的风貌;而围绕乡土创作的批评活动也运用了新近的心理分析观念,对创作起着互动的阐释作用。中国现代文学在创作和批评上形成了一种既“现代”亦“乡土”的特征,现代作家的人格结构亦显现于此。  相似文献   

11.
诗歌鉴赏是行家里手的事,但诗歌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学生学习文化必须从古诗人手,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才会有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古诗“真”,如明镜照物是诗人的心境反映,“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国古诗“含蓄”,如秋水含眸,真情在心却顾左右而言他,“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古诗“深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香港女诗人韦娅诗文创作中的“爱的主题”作了诗意的阐释。韦娅诗歌中贯穿的“爱的主题”以爱心孕育诗心,写出了诗人对爱情、友谊、母爱、童真、自然等的内心感受,同时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情感空间。韦娅以其特有的方式用《泉与少女》与这个世界作了一次精致、典雅的诗的精神对话。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学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建设者与受益者,也是乡土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目前,在城镇化的不断进程中,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培育面临极大的挑战,乡土文化的退隐向势与乡村教育边缘化使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与稀释,农村中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与眷恋日渐式微。重塑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需要优化乡土情怀培育环境,唤醒乡土教育功能,提高在外人员的返乡意识,激发农村教师的教育热情,以及发挥本土化人才和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教学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古诗的意境,完美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一直是新课改探讨的问题。我们应带着课程新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古诗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乡土情结对贾平凹创作有着重要影响,是其乡土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家作品的美学特征之一。形成贾平凹作品乡土情结的因素包括秦文化熏染、“乡下人”意识、“边缘人”身份三个方面。它们构成贾平凹乡土文学创作的审美支点,促使他爆发出一系列创作灵感.取得巨大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6.
周立波以故乡益阳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并不是“十七年”时代一般意义上的农村题材小说,而是具有充分的乡土性,并且与现代文学发展时期的乡土小说特色不同的新的乡土小说。他的这些乡土小说在“十七年”时代延续了中国乡土小说的创作传统,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古代诗歌,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从而把学生引入古代诗歌的殿堂呢?在教学实际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朗读诗句,初涉诗心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基础。诗歌有  相似文献   

18.
屈原在自述生平的抒情长诗《离骚》中,既纵横论政,又激扬“诗心”。品屈骚作品,体人品德行,足见其以“诗心”从政的特质。“政心”与“诗心”的水乳交融,是屈原“美政”理想破灭的根源之一,却亦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诗人永远的关名,并使《离骚》大音长在。  相似文献   

19.
“魅力岭南”学生DV创作活动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省电教馆承办的一项活动。我校历史科组利用这个活动平台,对乡土历史资源与校内课程资源的整合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实践与探索。本文总结了我校利用DV创作的形式开发乡土历史资源的原则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学唱画作”即让学生通过学古诗、唱古诗、画古诗、作古诗来掌握学习古诗的策略,体验创作古诗的乐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空中读写”指利用“钉钉”直播、微信小程序、微课学习对中华古诗文进行诵读和写作。“知解悟背”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策略,即知作者生平、诗歌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创造性地背诵古诗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