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是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一、童心无忌——作文立意的个性化作文,是儿童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应该是他们抒发个性情感最自由的天地。可是,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习惯于树“立意义”的灯塔让儿童仰望,把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异变成为毫无生气的技能…  相似文献   

2.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3.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是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  相似文献   

4.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小学生写作的自主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索“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需从表达与交流、活动体验、阅读与升华三个途径入手,将教学的关键环节、作文教学的进度和实际需要相结合,把拼音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思维训练以及作文常识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包括阅读拓展和表达交流两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田林 《河南教育》2024,(3):44-45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将中国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袁祖社 《中国德育》2006,1(5):79-79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气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  相似文献   

7.
林巧 《辅导员》2009,(13):80-8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却长期流行着“教师布置习作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关注的是“表达”,而不是“交流”。下面就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作文教学革新的“时空交流”观。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德育课程的母体。德育课程作为文化之一分子,必然要受制于并促动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转型。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层面反思,我国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具有教育出发点和基础性质的民族精神一——“刚健自强、厚德载物”;德育教材内容应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并根据时代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将其与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相契合。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超越灌输与启发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树立“德育大课程观”。  相似文献   

9.
快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家庭、生活需要快乐.作文也需要快乐。适时、适量让学生“快乐”作文训练.是摆脱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程式化、封闭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基本思路为改革传统封闭的静止教学程式:命题——指导——写作——批改.变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为充满人性之美、生活之趣的表达审美训练。  相似文献   

10.
“交往”应成为当下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小学“童化作文”教学以儿童的精神成长和儿童文化的建构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力图在“儿童精神”和“儿童文化”的引领下,实现儿童言语生命的“诗意的栖居”。实施“童化作文”教学,需要树立师生的交往意识,营造交往的情境,搭建交往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研究)联合体”是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领导下从事作文教改专题联合实验的一个民间科研团体,它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志在研究作文教学科学化问题,在中学开展“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的联合实验,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观察——分析——表达”三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体系,原是北京师院高原老师与北京月坛中学刘  相似文献   

13.
沈洪玉 《文教资料》2010,(35):97-9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小学作文教学而言,更应该提倡新观念、新方法、新导向。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生成——学生作文灵性舒展之"家";对话——学生作文生命涌动之"根";建设——学生作文生命享受之"源";实践——作文课堂与生活之"桥"四个方面对小学作文创新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文应追求什么?笔者认为,应该追求“自我”和“本真”。作文是培养思想、养育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写作技巧的展示,更是写作者思想的表达、精神的提炼。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是融独特的思想与精湛的表达技巧于一体的。没有自己思想内涵的作文,无论技巧怎样纯熟也不能算是上乘之作。优秀之作与平庸之作的差异就在于文中有没有写  相似文献   

15.
“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的全称是“作文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种基本能力的三级训练体系”。它是我们在调查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十年的实验与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新体系。“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的总体设想是:一、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强调作文教学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6.
传承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如今洋流来袭,洋文化扩张之势咄咄咄逼人,网络“快餐式文化”又纷至沓来,部分学生趋之若鹜,相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对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不屑一顾。眼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 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快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家庭、生活需要快乐,作文也需要快乐。适时、适量让学生“快乐”作文训练,是摆脱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程式化、封闭化的一个有效途,其基本思路为改革传统封闭的静止教学程式:命题——指导——写作——批改,变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为充满人性之美、生活之趣的表达审美训练。变程式化教学为动态化教学,其主要特征为:放开——突破、灵活——巧训、拓展——延伸、协作——互动。  相似文献   

19.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花。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的工程和“花”的事业:通过母语学习将儿童的个体生命之流引入民族的和人类的精神之源,同时催发新时代民族的美丽之花:精神之花、语言之花、文化之花。因此,母语教育课程永远是各个国家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20.
生活作文教学的种种模式基本上都包含“审题——立意——选材与剪裁——表达——修改”几个关键教学环节,强调主题在作文中的优先和支配地位,拥有相同的写作学和哲学理论基础,因此属于同一种作文教学范式——“主题先行”范式.“主题先行”范式是当前生活作文教学的主导范式,尽管它受到写作理论界研究者与教学一线老师的一些批判与质疑,但都未撼动其教学主导地位.文章深入分析了该范式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以期能促进新范式的形成和发展,深入推进生活作文教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