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标下的单元教学要基于任务群进行整体设计,探索单元整合教学策略。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立足单元整体目标,有效实施“任务化”单元教学的策略,首先是梳理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内容和整体目标;其次是合理分解整体目标,以“大任务”统摄“小任务”,把单元整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小任务”中,形成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策略,有序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落实新课标的进程中,存在两种有失偏颇的现象:一是以教材尚未修订为由,相关教学止步不前;二是以大单元教学创新为由,忽略现行教材的教学价值,这些现象势必影响新课标的顺利落地。笔者尝试通过平移学习主题、对接学习目标、整合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嵌入评价量表,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构建,实现基于现行教材的“内容单元”向“学习单元”的转化,探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革命文化选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这些选文为落实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内容。以大单元统整革命文化选文,以大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研读,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带领学生围绕传承革命文化这一主题进行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是推进语文学科内涵式发展,落实“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曹慧娜 《福建教育》2023,(14):57-59
以大观念为统领的单元整体复习教学能有效避免复习课的碎片化、浅表化。教师可通过“解读教材,提炼复习课大观念”“立足学生,精准定位复习课目标”“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等方式,突破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瓶颈,开展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复习教学。  相似文献   

5.
王岱 《人民教育》2023,(12):65-68
<正>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一改过去以文体或话题组元的单线组元方式,而是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元。两条线索组织单元,更能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反映教材内容多、教学任务繁重与课时相对紧张形成矛盾;单元整体教学用时多,落实难。因此,落实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开展单元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单元教学中合理有效整合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挑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复述故事是统编语文教材“语文要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统编教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将这一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其中低年级“复述故事”又是语文要素的重中之重,文章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对“复述故事”这一核心素养在教材中的位置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并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童话”为例,通过提炼童话相似情节、利用思维导图等文本解读的方式突破这一能力训练的难点,最终实现单元教学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六单元为例,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依据教材“单元提示”及课文的“学习提示”,围绕大概念,在每一课时、每一个环节学习中的知识、概念、技能和策略等,让文本细读成为最根本的联系点,明确读什么,落实能读懂,掌握怎么读,做到“精准”阅读,让教学评一体化,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谷华 《辽宁教育》2023,(7):37-40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历史课程教学要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解读历史课程教学的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积极探索基于新课标落实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强化学科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笔者认为,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义务教育阶段基于新课标落实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终身发展的教学模式。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教材”、学生历史学习“碎片化”和学校教育“高分低能”的局面。本文主要通过谈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研究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统编版教材的授课技巧和复习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在此推荐一种有效方法:用心寻找教材有效支点,全面精准落实大单元教学法。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必修一教材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为例进行说明。支点一整合教材目录构建大单元框架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正>我区一直致力于“思本课堂”的探索,如何基于现行统编本教材落实“思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成为我区一线教师不能回避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工作室在前期单元整组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组教学为例,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转化、落实到统编本教材的单元学习内容中,大致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解读课标、教材、教学关系,整体把握“思辨”学习目标;二是观照单元整组教学现状,精准优化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林芬 《新教师》2023,(1):44-45
“大概念”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将素养落实到教学中的锚点,能融通庞杂的知识,实现结构化学习。以单元“大概念”为统领,用单元教学的整体视角看教材,明晰单元学习目标。基于教材和学情挖掘“深度学习点”,把握核心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着力于关键处、困惑点。通过研读与重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迁移,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的,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余深玉 《教师》2023,(12):102-104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组元”方法,于每一册中编排了不同的单元,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和主要资源。基于统编版教材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既有助于统整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也有助于落实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为发挥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与作用,文章作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围绕系统性、驱动性和真实性三个方面,总结和概述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原则,随后以“审视教材”“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搭建支架”为主,钻研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实现建构系统化语文教学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单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通过按教材单元设置“提纲”,学生自学、落实“双基”、综合训练等教学,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教学方法。我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运用“单元教学法”有如下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以教材栏目“前沿视窗”中的前沿性研究成果构建单元大情境,以“情境-问题-活动”为策略展开“人体的神经调节”单元的教学设计,逐步在单元活动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作业设计,是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编排体系,立足大单元目标,整合教材资源,根据儿童学情,结合生活情景进行的结构化作业设计。该作业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通过“备、联、赏、攒、移”五个板块进行语言实践落实,遵循教材编写理念,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探寻作业问题的系统破解。  相似文献   

16.
以沪教版新教材“细胞的结构”单元学历案学习过程设计为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从资源与建议、单元导学、课中学习及单元总结等四个方面,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三因素有机结合,概述在“双新”背景下如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设计高中生物单元学历案中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7.
“新联读”是指将新课标理念下的任务、情境、活动与传统的联读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来推进单元教学、落实任务群学习。以“新联读”落实单元教学,有助于摆脱群文阅读的无序状态,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和推进学习任务群的扎实落地。在厘清单元教学视域下“新联读”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探索基于“确立教学主题—创设情境任务—设计学习活动”的“新联读”的一般教学路径,以期实现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实施困境的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18.
在使用统编版教材的过程中,指向情感的人文主题学习是难点。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可以借助项目化实施制作资源包、撰写爱国格言、担任讲解员、撰写文章、诵读爱国诗文等五项学习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历经统整、互动、生成、表达等完整的认知过程,有效落实“爱国情怀”这一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19.
按单元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重要特点。它不仅体现了语文是一种工具,而且凸现出“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反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学科性质,为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供了重要的凭借。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无论是分析教材文本、确定教学目标,还是设计教学流程、进行课堂教学,都应注意扣住单元专题内容,在落实语言文字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研读教材紧扣专题按专题来整合教材各部分内容的编排特点,要求教师紧扣单元专题思…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进行双线组元。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通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这五个板块,集中进行习作教学实践,着力落实课标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这为进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进行尝试,从整合的角度出发,通过研读教材准确把握单元核心目标,以任务群设计为突破口,创设语文学习大情境,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