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嗣传 《武当》2014,(8):48-49
仙道修炼方法,因时代、环境、历史及文化思想的改变而转变。因为每个时代、甚至不同地域的修炼方法都反映出该时代、该地域的文化特征。当今已成道教修炼主流的内丹术修炼,也不能简单地用一种单纯的修炼方术来看待。它是一门学问、一套哲学、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它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修行方法,既能为修炼者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又可以惠及社会人文、经济、生态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法财侣地谈     
胡海牙  蒲团子 《武当》2006,(1):42-44
古人尝云,法财侣地,是仙道正式入室下工所必须具备的四项要素,如有所缺,则无从下手用工。然此四项,范围甚广,今略分述于后, 供诸同道参考。法“法”者,即仙道的修炼方法,又称之为丹法。  相似文献   

3.
李国兴 《武当》2008,(3):29-31
对我国传统武学的研究与考证,不能脱离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的整个历史过程。这便是以《周易》为基础而建起来的气学文化,以及古人在人体生命领域反复探索和实践的结晶——仙道学术,古人为了突出传统武术的传奇性,经常将其说成是神仙之传。致使内家拳学的内功修炼,常与仙道的内丹修炼相提并论,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4.
李国兴 《武当》2010,(4):43-44
仙学,古代称之为“神仙之学”。即通过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光化修炼,达到健康长寿直至长生不死境界的一种研修学术。故而又被称之为“仙道学术”。由于仙道学术产生于我国的封建社会,而且长期传承于宗教组织内部,故带有十分浓重的宗教意识和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5.
胡伟容 《武当》2008,(1):17-18
太极拳和仙学皆博大精深,但中华仙学的历史则更为悠久。张三丰祖师在其《大道论》中曰:“仙学者,养生之学也。”同时,张三丰祖师为使后人迈人内修正道,在丹功上兴创了动功太极拳法,其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仙学哲学。仙学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思想,在重生贵生、尊道贵德宗旨指导下,有一系列养生修身炼己的锻炼功法。仙学强调的性命双修,既能从心理上解决人生的烦恼,又能从生理上解决人的生老困惑。所以说,仙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绵延的灵脉,是一门对人类实施终极关怀的大学问,人们要了解仙学养生思想,进而关注其对生命的态度,这当中太极拳的修炼不失为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
《绿野仙踪》是清中叶一部以神仙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曾被人们视为“奇书”。此书以主人公冷于冰访仙求道终于修炼成仙的故事为主线,较广阔地描绘了清中叶的社会生活,民俗时尚,全书充满神秘怪诞的情节与色采。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在叙述冷于冰访道求仙的过程中,对道教“内丹”的理论与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将这些论述与道教内丹的主要著作如后  相似文献   

7.
弈之乐     
钱一村 《围棋天地》2006,(13):74-74
古人云:“弈之道,兵道,佛道,仙道也。”就是指下围棋的人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落子稳健,步步为营,以思维缜密有序著称,这是“兵道”;态度平和,不贪、不躁、不嗔,无须杀个天昏地暗,只要略胜一筹即可,此为“佛道”;若即若离,轻巧腾挪,让对方找不到攻击的要点,实为“仙道”。我虽然对“佛道、仙道”十分神往,但棋力浅薄,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妙处,仅是“兵道”就让我百般玩味了。  相似文献   

8.
灵阳子 《武当》2009,(2):45
三元合炼丹法是我师阐述的道宗丹功核心内容,历代先祖修炼的真髓都蕴含其中。此道至简至真,历代真诀皆口传心授,不立文字。太上道祖著《道德经》阐述大道真旨,为后世修道之航灯。自然大道均离不开天地人三才,阴阳合而运转,三才合而极化,天地三才合而生化万物,人体三才(三灵)合而逆运生丹生仙,缺一而不入真道,此千古不易之理。  相似文献   

9.
位于鄂西北丹江口市的武当山,又称(山参)上山、仙室山、太和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据史载,自周代而后,那些“恨山不高,林不密”的高隐之士先后在此山修炼。随之,便有奥妙无穷的武当拳传世,其精深博大之拳理,丰富了我国武术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10.
道教的养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奎 《武当》2005,(3):59-59
一、道教养生要求人们重视自已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这是养生长寿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道教先贤曾这样教导养生者,"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道教在修炼养生中常讲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难成。为了强化养生者的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11.
王继中 《武当》2014,(5):37-39
我的父亲王廷魁生于清末宣统年间,祖籍天津北仓镇对河刘园村。他是一个尊崇儒道文明的太极传,人,一生酷爱太极拳术。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在济南府学做买卖时,因全家生活所迫,整日奔走于起居无常,冷热无着之际,他患了严重的胃病,后经友人介绍修炼太极拳,师从杨露禅后代门生于化行众师兄弟,尽得杨氏真传。他修炼太极七十五个春秋,因祸得福,不但治愈了胃病,还修炼出豁达大度、淡泊无求、  相似文献   

12.
龙盘虎踞的楚北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双峰山前,是闻名全国的道教十方丛林,因元代名道丘处机曾修炼于此而得名。这里文化积淀丰厚,历代仙真辈出,参访者不乏名士高人和政坛要人,是一处慕道者的必谒之地。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这里隐居着一位仙风道骨、饮誉当今宗教界的高真--谢宗信道长。 谢宗信,湖北人,1911年出  相似文献   

13.
宋学玉 《武当》2005,(3):57-58
龙盘虎踞的楚北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双峰山前,是闻名全国的道教十方丛林,因元代名道丘处机曾修炼于此而得名。这里文化积淀丰厚,历代仙真辈出,参访者不乏名士高人和政坛要人,是一处慕道者的必谒之地。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这里隐居着一位仙风道骨、饮誉当今宗教界的高真——谢宗信道长。  相似文献   

14.
跆拳道是一项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武技,在整个修炼过程中包含了严格的礼仪,充分体现了“道的含义”坚持“以礼始,以礼终,然而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起到传授技术的作用,只教会了学生跆拳道技术,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悟道”,背离了跆拳道的发展思路。跆拳道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它吸引人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表层,而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价值。跆拳道运动是在修炼技艺的同时铸造人的道德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寓道德品质的修炼于技术、素质的练习之中,做到“道艺”并重。  相似文献   

15.
袁康就 《武当》2009,(11):48-49
一、《内景图》的来源 《内景图》本是清初道人所画,后被光绪年间一位道号叫素云道人的刘诚在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时看到。他发现此图揭露了打坐修炼的重点,觉得非常可贵,便发心付梓印制,并在原图左下角落款,  相似文献   

16.
孔德 《武当》2007,(1):7-38
【原文】凡坤道修炼,用功入道①,当于子后午前阳气发生之际②,按法行持。先还虚静定,深入混沌。候混沌开机③,即凝神吸气④以守乳溪⑤,存想息息在乳溪中,呼吸往来。  相似文献   

17.
祁美娟 《武当》2007,(8):47-47
女丹功,又称坤道功,或太阴炼形法,是女子修炼之法,各派之修炼次第亦不同,很难有统一的女丹功法。今按修习之阶段进程的九个方面述之如下。第一、谨遵坤道。"坤",就是乾坤的坤,她能生养万物,养育万物,包容万物。修炼女丹功,就要谨守坤道。它的内涵包括,敬老爱幼,爱惜生命,体贴丈夫并教育子女,做贤妻良母,温和慈祥,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主动挑起家庭担子,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循道理做人,不违背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8.
傅仁东 《精武》2010,(5):4-6
内功为功夫之本。只有真正注重修炼内功的内家拳传习者,功夫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奋进,并由量变达到质变,即所谓的"变化气质"。各有灵苗各自探,沈阳武术名家傅仁东先生对内功的研究与修炼,完全不靠孤本秘笈和一鳞半爪的道听途说,而是从内外兼修的实践中找突破口,这才显出他发覆传统武术的本领。前人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认为傅先生内功说的魅力,可以说就在一个形而上的"道"字上。因为武术在最高层次上是共通的,当一个武术家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了"道"这个层次,为尚武精神创造出了新的表述,他便是在真正意义上推进了我们的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19.
胡海牙 《武当》2006,(4):37-38
本问答系由意大利吕威先生(中文名)所提出,共三十余条。吕威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浓厚的兴趣,并对中国道家的养生,特别是仙道养生文化颇为喜好,故将自己对仙道方面的疑问整理出三十余条,请教于胡海牙老师。由于地域的区别、文化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虽针对仙道入门问题而设,但很多内容用纯粹道学的知识回答, 恐难以完全说得明白,故胡海牙老师随机而答,并不完全限定道学知识。今经老师胡海牙先生之同意,择其中有关于仙道方面的九条,单独提出来,供诸同道参考,以了解海外人士对中国仙道文化研究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0.
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之精髓,它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以及传统道德的塑造,中国武术功夫的修炼皆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可以说中国剑术理论,就来源于道家思想。本文就“道”与中国剑术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道”与剑客之魂 剑,是中国古代“武侠之魂”。武林高手在谈及武学修养时大都和剑法有关。剑客在剑法修炼时为了达到出神入化境界,几十年如一日地居于深林之中,游于无人之野勤修苦炼。因此,剑同他们生命紧密相连,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