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山东省济南市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从城市安全、生活方便、城市环境、城市形象、经济水平、社会事业、文化事业七个方面对济南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济南人居环境总得分为0.61,位于"一般"水平;城市环境、社会事业、生活方便、城市形象是影响济南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对策与建议: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加强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动力发展社会事业,以人本理念为指导为市民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条件,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合理进行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利用2003-2017年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城市老年宜居环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利用障碍因子模型测算城市老年宜居环境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的老年宜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广州的整体宜居度最高;环境空气质量、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共同障碍因子。基于此,根据各个城市障碍因子测算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街道步行安全是我国街道空间建设中的重要话题,是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为研究城市生活性街道步行安全问题及其影响,以南京仁恒江湾城街区、峨嵋岭街区、锁金村街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防卫安全、行为安全、心理安全3个维度,选取18条街道进行调查,建立城市生活性街道步行安全评价体系,确定相关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居民满意度调查,对生活性街道步行安全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对新旧住区街道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设建议。对城市生活性街道步行安全建设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下,全国乡村大力开展"生态宜居"整治活动,这是我国乡村的华丽蝶变,也是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从产业蝶变、人居蝶变、乡风文明蝶变、治理蝶变、农民生活蝶变的角度阐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希望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龙彬  李静  王昊 《中国名城》2022,(3):60-65
公园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建设的全新阐释,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稳定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公园城市营建的重要对象,城市野境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重要支持.基于文献分析,研究从公园城市视角出发对城市野境进行价值转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城市野境营建的3条路径,即搭建多...  相似文献   

6.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成分的主体,它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城市人居环境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7.
程长征 《职业圈》2010,(14):164-165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成分的主体,它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城市人居环境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8.
卢更生 《生态文化》2013,(2):F0002-F0002
近年来,镇江市紧紧围绕"山水花园城市"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动力,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绿色镇江"建设,加快提升全市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为全市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至2012年底,全市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在国家层面的规划体系重构过程中,提出应从“多规合一”的视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系统思考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促进其在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提升人居环境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在中心城区,提出包含综合评估、系统布局、分类规划与分区管控、游憩体系构建等内容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框架。在规划编制组织、指标体系构建、信息平台建设、标准指南制定等四个方面给予规划保障建议。通过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体系,实现城市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系统化布局与管控,提升城市生态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安置模式和居民满意度是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安置模式的历史梳理,说明就近安置模式是多元安置的有效补充.以上海市河间路保障房项目为例,分析就近安置模式的操作过程和规划设计策略,并以居民满意度的调查方法获取居民对就近安置模式的接受度、评价与优化意见.指出大城市的城...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2008,(6):1-1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建设和谐城市,让人们有一个宜居的家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2.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南接江西省赣州市,北临鄱阳湖。抚州历史悠久,自古文风鼎盛,名贤辈出。2011年,抚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以“保护森林资源,建设宜居抚州,促进绿色增长”为主题,以实施“六大绿化工程”为抓手,遵循“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健康、幸福”的理念,坚持领导牵头、城乡互动、部门联动和全社会参与的建设机制,构建了“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网络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正>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首批国家5A级景区的城市。2014年8月,张家界市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构建"一区二沿三带四片多点"的森林网络空间格局,并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攻坚工程、森林文化建设等9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森林覆盖率达69.62%,旅游与生态宜居绿色家园的梦想正在不断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4.
李佳 《中国名城》2020,(3):69-73
分析介绍生态敏感性评价技术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分区规划当中遇到的问题。从风景美学角度与风景区利用角度,将基于纯自然要素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景源价值、土地利用、居民社会、道路交通分布等非自然要素相叠加,重新构建评价模型体系。并通过其在河南林虑山风景区规划的实际应用,对保育分区进行二次校核,同时将生态敏感性评估结果与地块建设控制进行对接,为游览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等开发建设的实际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体检作为检测城市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发现城市安全韧性问题及各类人群安全感知差异.基于2020年济南市城市体检满意度调查数据,通过T检验方法探究济南市不同个体属性中老年居民城市安全韧性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表明:40至59岁的中老年人群对济南市安全韧性建设最不满意,安全感低;中老年人的人群属性差...  相似文献   

16.
汪永臻 《中国名城》2023,(12):19-23
建设智慧城市,其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和幸福感,对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有关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并借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构建了甘肃省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根据《甘肃发展年鉴(2022)》以及2021年甘肃省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收集了7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原始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了14个地区的各个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利用系统聚类法将14个地区分成4个级别加以评价,为甘肃省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文俊 《职业圈》2010,(28):92-94
工作满意度直接决定着员工队伍的稳定和绩效水平的高低。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工作满意度涵义、理论基础和测量工具三个方面对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无锡在社会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绿化和人居环境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无锡把"建设绿色无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提升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综合治理太湖的关键措施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围绕"创新理念、增加绿量、生态修复、强化管理、多出精品"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响应山地空间特征的公园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容量下降、绿色产品供给不足、风貌特色趋弱等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困境。公园城市作为重要的人居环境建设理念与模型,是营造美好城市生活的创新途径。基于公园城市理论溯源与多元途径探索,对标建设目标与实践路径,针对山地空间特征制约下的地域城乡风景彰显不足、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较低、山地社区活力品质趋弱等问题,提出城乡一体背景下的区域风景建构、山地水绿交融下的局地生态优化、立体组团式的市民休闲空间布局等建设策略,以期对不同地域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其核心理念是健康宜居.基于时间顺序,阐述了绿色城市概念的演化.国外十大绿色城市的"绿色"特征,可为中国建设发展绿色城市提供借鉴.结合绿色城市设计导则,介绍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绿色空间置于城市开发和更新的中心地位是绿色城市哲学的国际准则.绿色城市建设与城市艺术设计相结合可以彰显城市个性.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