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观念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观念培养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物理观念的构成包括自然观、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相互作用观、能量观和物理价值观等。物理观念的培养策略有:融入物理学史,感知物理观念作用;加强知识学习,促进物理观念形成;亲历探究体验,实现物理观念内化;强化问题解决,完成物理观念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通常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这是物理学科的特色,也是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注重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突出物理实验探究,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之举.一、重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物理知识内涵1.物理思维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物理思维是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规  相似文献   

3.
初学物理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了物理,却很难从物理学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缺乏运用物理概念、物理方法和物理语言分析物理问题、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部分学生对学好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物理文化是历代物理学家、物理工作者共同体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物理科学技术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通过系统的物理文化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形成对物理世界乃至对整个自然界的科学认识,使受教育者得到科学认知的培养。物理文化教育启示人们:文化视野下的物理教育目标需要重新定位,物理教育理念需要更新,物理教育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需要变革,物理教师角色地位需要转换,物理教育研究需要拓展。  相似文献   

5.
吴汉全 《成才之路》2011,(35):51-52
物理文化是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理论过程中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上述方法的总和。所以物理文化是由人和物构成的综合体,其中人是物理文化“活”的载体,物是物理文化“死”的载体,以及人和物作用创造出来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益聪 《考试周刊》2009,(45):14-15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思维形式,又是物理学习和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它反映的不是个别的物理现象和具体的物理过程,而是物理世界中具有相同本质属性的一类事物现象,反映着人类认识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过程,它是人类对物理世界进行分析、综合、分化、整合的精细化、准确化产物。物理概念既是物理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能力主要包括物理观察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物理思维能力、物理推理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过程包含着观察、操作和思维三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交叉的心理活动,观察主要表现在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物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学习物理,不但要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还要掌握探究物理知识的技能以及掌握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所谓物理思想,是指人们对物理理论与内容本质的思想认识,它直接支配着物理的实践活动。所谓物理方法,是指在某一物理活动过程中运用的方式、途径、程序和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探究宇宙奥秘、揭示自然规律的伟大历程中,物理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关学的发展与建立,促使物理美学应运而生。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颇具特色的物理关学思想形成了。物理关学思想的实质是人们在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从事物理研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人生观、物理价值观、物理审美观和物理方法论等内容。物理关学思想渗透于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得到科学教育又得到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李生 《成才之路》2013,(4):64-65
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好坏,关键要看对物理概念掌握的程度。因为物理概念是物理客体的概括、抽象,揭示物质的某方面的属性、特性。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只有掌握物理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才有可能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因此,物理概念是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怎样才能教好初中物理概念?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利用身边随手丢弃的废旧物品自己设计物理实验,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是一种物理学习方法的创新。物理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有趣、可信的感性认识,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突破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和探究物理知识的习惯。把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废饮料瓶、废报纸、废杯子、废吸管、废塑料袋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开展教学,让物理走进生活、融入生活。生活是物理知识的来源。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处理简单的生活问题。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将生活渗透于物理教学中,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物理教学的返璞归真。一、生活化物理问题的课堂导入在物理课堂的导入环节引用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13.
物理知识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研究思想方法等组成,是人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乱套公式、张冠李戴、思维混乱等现象,本文通过一些典型例题展开剖析克服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物理教材分析的传统亟待厘清,文章在梳理其发展与传统之后,分别辨析了物理教材与物理课程、物理教科书、物理学科的关系。文章认为,物理史观、心理史观和分析主体是物理教材分析的三个基本维度。未来物理教材分析应从心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哲学研究三个方面走向物理教科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物理知识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研究的思维方法等组成,是人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物理课堂教学就是围绕着解决这些物理问题而展开的.未来社会、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科学素质.而物理课堂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所以物理课堂应当成为学生获得体验和完成物理知识建构的平台.以下是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点滴.  相似文献   

16.
王国强 《考试周刊》2013,(34):142-142
<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是物理的灵魂,是物理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许多物理知识都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再经过认真思索而概括出来的,因此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尤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类比、归纳等手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展现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检验物理理论。经过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物理这一门课是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是可以做实验。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在物理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14,(5):37-4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简称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  相似文献   

18.
物理知识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研究的思维方法等组成,是人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物理课堂教学就是围绕着解决这些物理问题而展开的.未来社会、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科学素质.而物理课堂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所以物理课堂应当成为学生获得体验和完成物理知识建构的平台.以下是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点滴.  相似文献   

19.
物理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物理教学资源的实际,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物理学习,有效地完成物理学习任务,达成科学素养养成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物理知识中的许多概念、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更应该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物理观念具有不同于传统三维目标的异质性,它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观念到物理观念的语义溯源和对物理观念逻辑结构的探索表明,广义的物理观念包括物理本体观、物理方法观、物理价值观、物理认知观.物理观念应从专著、学术论文、课程文件、物理教科书中提取,其表述形式通常采取"核心概念+观念"或命题形式.物理观念的提取、生成、表述、应用都是意义生成过程,意义生成的深度和思维的独特性决定了物理观念的内容结构、类型层次、规范特色等.物理观念的打开需要情境、分化、激活三要素.教学中,教师应将物理观念以镶嵌、内置等方式融入新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