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1年9月25日,欧阳夏丹和郎永淳作为一对新搭档首次出现在当晚7点整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鲜面孔的出现标志着《新闻联播》的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新闻联播》的改革,有许多让受众欣喜之处,但欣喜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叶匡政 《视听界》2009,(3):13-13
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建议央视建立《新闻联播》评价体系,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 如果做一个排行榜,列举30年来中国变化最小的事物,《新闻联播》一定位居前列。仅那首10多秒的片头曲,20多年就从没换过。所以它任何细小的变化,总会引来外界的猜测和热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衍生出新的传播媒介.新传播媒介的出现影响着受众关注新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面对着网络的发展和新的传播媒介,新闻媒体它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个高高在上远离大众的机构,因为它的职能便是负责向受众传递新近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信息.它的受众越多,传播力度才越大,消息才有可能得到广泛有效的传播.因此,《新闻联播》节目...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定量分析及比较庄鸿明,许清茂,陈家华90年代是世界各国卫星电视迅速发展的年代,电视国际化的大趋势已不可阻挡。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是以全国性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我们特就此作一内容分析,以期对受众了解我国新闻报道有所助益。1977...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1日晚7时,观众最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播之始,就显得与往常不太一样:开始曲之后,播音员薛飞、卢静同时出现在画面上,以往只是一个;播出每条新闻之前,先由播音员推出图像,播出导语,或新闻背景;即使是国际新闻也如此;字幕除了打出新闻概要外,还打出了采访者或送稿单位的名字;末尾,映出字幕:本次节目的编辑、播音、字幕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这一小小的变化,使观众看了耳目一新,有着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闻联播》十几年来保持不变的播音阵容,6月5日终于被打破。年轻、时尚的“康李配”给观众焕然一新的感觉。国际收视调查公司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该栏目当晚收视率升到了3.7%,而一周前(5月29日)的收视率是3.5%。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新人加入带来的新鲜感可能会很快消失,因为他们将被《新闻联播》严格的规范模式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这只是《新闻联播》的一个微调,但它释放出了一个信号:《新闻联播》几乎不可动摇的节目风格也开始松动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1987年,系列报道《改革在你身边》取得成功,受到有关方面领导的好评和一些观众的称赞之后,不少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系列报道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兴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的系列报道,其势头是一发而不可收。1991年,在这个节目里播出的43个专题报道中,除了冬运会、民运会和城运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连续报道以外,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系列报道,其中《祖国大家庭》56集、《共产党人》55集、《振兴之  相似文献   

8.
《传媒观察》2008,(3):64
今年是《新闻联播》开播30周年。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消息,为着力提高《新闻联播》,央视日前决定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部署改进《新闻联播》工作,在策划、组织、编辑、编排、言论五个方面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6,(21):10-10
出现在中央电视台6月5日的《新闻联播》节目里的主播不再是罗京、邢质斌等老搭档,而是两张“新”面孔——康辉和李梓萌。康辉和李梓萌都是央视新闻频道其他栏目的主持人,但从未主持过《新闻联播》。  相似文献   

10.
嵇美云 《视听界》2001,(1):38-38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的电视新闻无论在技术上9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仍存在许多不如人意之处,最近,笔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总觉得仍有不少遗憾,大致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张庆 《东南传播》2013,(4):121-122
本文从《新闻联播》的改版事实出发,探讨这种渐进式"新闻本位"回归的变化对地方台新闻联播节目改革提供的新思路,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新闻节目中适当增加节目容量;二、新闻节目中增加连线报道环节;三、新闻节目中增加新闻评论员环节增强节目深度。其中,文中收视率数据、改版前后对比的图表和大量改版后节目内容的案例分析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了很多直观的佐证。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8,(2):48-48
央视《新闻联播》从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到1978年1月1日,正式定名播出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集结号》登陆《新闻联播》,引起哗然 擅长制作国产商业影片的冯小刚导演执导的《集结号》于2007年12月20日上映,21日《新闻联播》就用1分零9秒的时长播出了该片的上映消息,“首先介绍了北京影院《集结号》的放映场场爆满的情况,紧接着又播报了上映第一天的票房情况,随后介绍了《集结号》的主要剧情,最后的总结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集结号>登陆<新闻联播>,引起哗然 擅长制作国产商业影片的冯小刚导演执导的<集结号>于2007年12月20日上映,21日<新闻联播>就用1分零9秒的时长播出了该片的上映消息,"首先介绍了北京影院<集结号>的放映场场爆满的情况,紧接着又播报了上映第一天的票房情况,随后介绍了<集结号>的主要剧情,最后的总结是这样的:这部电影告诉人们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不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经过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16.
刘书芳 《东南传播》2014,(8):158-159
《新闻联播》一向被推崇为梦的世界、向往的生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话语呈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大众日常话语方面。本文以《新闻联播》中的灾难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话语分析,呈现出《新闻联播》在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17.
1976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的协助下,开办了《新闻联播》节目。现在,除新疆、西藏、内蒙古以外,每天晚上七点钟,全国都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收看《新闻联播》。由于《新闻联播》节目的不断改进,它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也正在日益显示出来。现在可以做到每天的新闻内容都是新的,不再重播了。去年共播出了3,670条新闻,平均一天10条。其中一些重大的政治活动,如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报道,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报道,以及国际新闻中象美国人质问题、里根被刺等等的报道,都受到观众的欢迎。经济新闻方面,起到了一些交流情报、交流经验的作用,同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些帮助。比如说,我们介绍北京丰台区看丹金属结构厂制造了一种锅炉,可以节煤三分之一以上,而且烟尘极少,减轻了污染。片子播出后,收到很多信,并有不少人到北京来了解情况,在四化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交流经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新闻窗》2006,(5):68-69
今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播30周年,6月5日,该栏目17年来首次试换播音员,两个年轻的新面孔在屏幕上亮相,引起了公众对其革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受众最多、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任何一次细小的变化都会引发我们对其进一步发展变革的深入思考.这么多年来,<新闻联播>节目始终保持着较为固定的风格样式,播音员的播报方式也基本不变,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新闻联播>节目的革新就比其他节目要难吗?"  相似文献   

20.
韩书庚 《今传媒》2010,18(10):93-94
《新闻联播》是官方电视新闻的代表,新闻标题被学界誉为新闻的眼睛,目前学术界比较缺乏对官方新闻语言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对《新闻联播》中的主要虚词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类,发现了一些规律。希望对新闻从业者有所帮助,并能拓展新闻语言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