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中,抓住反应前后某些量保持不变,即守恒作为解题依据,可以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在金属和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题中,常见的守恒关系有氮元素守恒、电子守恒和综合守恒,只要解题时运用得当,可事半功倍.现将本类习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题型一]已知铁粉和硫粉的质量求生成气体的体积 [母题]56g还原铁粉与16g硫粉均匀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将反应完全后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 A.22.4L; B.11.2L; C.5.6L; D.28L。 思路探索:由铁跟硫的反应方程式Fe+S=FeS可知:56g铁(1mol)应与32g硫(1mol)恰好完全反应。因此,题中硫粉(16g合0.5mol)不足,铁粉过量,所以,"反应完全后的固体"既有生成的硫化亚铁(0.5mol),又有过量的铁(0.5mol)。这样,此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发生如下反应:FeS+2HCl=FeCl2+H2S↑、Fe+  相似文献   

3.
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用守恒法解题,即利用物质或物质的某种属性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以此为依据,建立等量关系,从而迅速有效地解化学计算题.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守恒大致有以下几类.1 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守恒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相似文献   

4.
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都存在着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所谓"守恒法"解题就是以某种守恒作为依据,寻找某种恒等关系解题的基本思路.其特点是可以避开某些繁琐的中间过程,避免书写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是寻找守恒关系,列代数方程式求未知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获得(或吸引)的电子数等于另一种物质失去(或偏离)的电子数,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建立等式是快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基本方法.下面通过  相似文献   

5.
等效平衡是化学平衡中的一类特殊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把等效平衡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并且适当地在典型例题习题中加以应用是掌握等效平衡的关键,还可以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及"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一,等效平衡的类型及常见解题方法 1.按反应条件及反应特点来分,等效平衡类型可以分成三类: Ⅰ类:恒温恒容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即△V≠0的体系); Ⅱ类:恒温恒容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即△V=0的体系); Ⅲ类:恒温恒压下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一、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解题方法1.气体体积变化的等效计算。在恒温恒容的基础条件下,反应物产生化学反应之前和之后,其所产生的气体体积发生了改变,即气体的分子数大小出现了变化,那么,要想其实现等效平衡,就要保证其能够实现等同,即在实现"一边倒"之后,化学反应式两边的摩尔系数都能够保证相同。  相似文献   

7.
高风梁 《高中数理化》2006,(6):39-41,44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物质的量、质量始终保持不变,即保持守恒.在化学计算中,守恒法的应用特别广泛,特别是涉及到有关混合物或反应关系较复杂的化学试题,运用守恒法解题,无需考虑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具体反应过程,也无需考虑所经历的具体途径,只需考虑反应过程中某些组分反应前后某种物理量或化学量的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守恒法实际上是整体思维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解题原理]运用守恒法解题就是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它包括质量守恒、某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等.  相似文献   

9.
用统一的压强、温度和虚拟出的新体积构造出理想气体的末状态,利用质量守恒即虚拟的新体积守恒来解题,把气体变质量问题变成虚拟态体积的聚散问题,用统一的通用方法解决五类变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只是各种元素原子的重新组合,而元素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也没有发生变化,并且每种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也不会发生变化.平时在解题中,会经常碰到应用"元素种类的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和各元素质量的守恒"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质量守恒定律"作为初中化学课程重点内容之一,它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重现率较高,是中考的热点。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中考题型,特别是一些需要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型中考题,许多同学会有困惑,有时还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形。事实上,从解题应用角度来看,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归纳为"三个守恒"。一是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二是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三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巧妙运用这三个守恒的思想,就可以使我们的解题变得快捷,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1.恒温恒容。此条件下的等效平衡,一般是在温度不变的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改变压强。解题时首先要根据生成物和反应物气体的体积进行比较,然后判断压强改变对化学平衡是否有影响。例1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温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种量守恒.利用守恒关系解题,只需要注意所涉及问题始态和终态的某种守恒关系,建立等式求解.守恒法的本质就是利用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如质量守恒,元素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溶液中阳阴离子的正负电荷守恒等)而进行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用基于宏观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舍弃某些数据,避开繁杂的运算,不去探究某些细节,因而可简化步骤,方便计算,快而准地解出答案,是较为简捷的一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二、化学反应中的气体体积 1.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反应) 例1.将25毫升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剩余4毫升气体。试求原混和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各是多少?(该反应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中 ,抓住反应前后某些量保持不变 ,即“守恒”作为解题依据 ,可以简化计算步骤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与铁及其化合物有关的众多计算题中 ,能运用守恒原理巧妙解答的题型特别多 ,只要解题时运用得当 ,可事半而功倍 .其常见题型及守恒关系可归纳如下 .一、质量守恒关系【例 1】 在 2L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 3 0g铁粉 ,最后得到 2L 0 .2 5mol·L- 1 的硫酸亚铁溶液及 2 6g固体沉淀物 .分别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铁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思路探索】设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根据反应前后…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化学计算题中数字千变万化,但解题思路和基本方法是不变的,可以根据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或者根据物质的量计算.它们是化学计算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但由此衍变出的各种解题的技巧、方法,使得化学计算更加简单化,如守恒法是计算题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所谓"守恒法"解题就是利用一个体系变化前后的某些量之间的等价关系,以此作为解题依据,推理得到正确答案的方法.其特点是可以避开某些繁琐的中间过程,避免书写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常用的守恒法有质量守恒、元素(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下面就  相似文献   

17.
正守恒思想是解决初中化学问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守恒思想,关键是抓住有关化学变化的始态与终态,不需要纠缠变化过程的细节,利用其中某种不变的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因为同种元素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叠加原理解题往往能简化计算过程.但要注意叠加后的总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是指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  相似文献   

19.
杨希 《中学教学参考》2013,(26):111-111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的一种典型的解题方法,它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使解题过程简单化.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守恒法. 一、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例1]已知8克A能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克C和一定量的D,现将16克A与70克B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 D和一定量的C,则D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相似文献   

20.
【试题 1】 将一定量混合均匀的铁粉与硫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共热 ,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 ,得到固体A .将质量为m的固体A加入到 3 0 0mL 2mol·L-1盐酸中使之完全溶解 .测得室温下加入固体A的质量与收集到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假设所得氢硫酸溶液饱和前无硫化氢气体逸出 ) .已知加入固体A的质量m≤ 3 .2g时 ,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当m >3 .2g时 ,收集到的气体为H2和H2 S的混合气 .试分析与计算 :( 1 ) 3 .2g固体A中所含的物质有    ;( 2 ) 3 .2g固体A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溶于上述盐酸充分反应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