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作权即版权,指著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精神权利(人身权);另一个是作者的经济权利(财产权)。自1710年起英国实行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令》起,版权作为私有财产便开始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相继,欧洲各国和美国开始制定和颁布有关法规,从此现代版权法开始形成和发展。无论罗马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的版权法抑或苏联东欧各国现行版权法规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版权法,虽有立法角度的差异,但在1886年通过的《保护文学艺术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和社会档案意识进一步加强,私人档案作为我国档案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私人档案对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保护国家档案财富、保护民族文化财产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书信本属于“私有财产”。然而其中许多私语悄话所表露的真情实意,则实在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许多书信一旦公开发表,便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书信公诸于众,必该具备一定的社会性,这样才能从“私有财产”转化为“公有财产”,获得社会价值,具有社会意义。近期推出的林焕平教授编的《作家学者书信集》,就是一本具  相似文献   

4.
论私人档案所有权的平等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人档案作为一种私有财产应在平等保护之列.现阶段我国对私人档案所有权的保护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的制定,是《宪法》确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一次真正落实,也划清了个人(社会)和政府各自行使权利的界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不少编导每天都在为选题犯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的新闻。老百姓每天都想通过看电视新闻知道很多事情,但是老百姓到底想知道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它考验我们是否了解大众的生存状况、语言交流习惯和信息需求,考验着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以及我们的反应能力。我们的敏感度越高,反应越快,受众的信任度和忠实程度便会水涨船高。我们了解老百姓吗?如果我们每选择一个节目选题之前都能够这样问自己一遍,我们就能够对外界信息更敏感,做出的新闻就会越好看,就会有更多的人看。编导每天都在找选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  相似文献   

7.
黄芝晓 《新闻大学》2015,(3):I0001-I0001
内容为王。一个新闻界十分熟悉、几乎被奉为经典的提法。现在有人质疑:内容是王吗?谁封的?这个颠覆性质疑就在本期特稿《破解媒介融合的相关性制约因素》一文中,也许有人会对这个质疑提出再质疑,我们也欢迎。套句老话:真理越辩越明。  相似文献   

8.
李楠 《中国新闻周刊》2004,(1):16-16,18
保护私有财产条款入宪,宣告了一种权利。但公民的私有财产究竟能否和到切实保障,受到征用或损害时又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补偿,还取决于司法能否保持公正。  相似文献   

9.
李洪武 《图书馆杂志》2005,24(8):7-9,71
本文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一种私有财产权利,数字图书馆也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如何受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制约,数字图书馆如何采取具体的版权管理应对措施,以达到知识共享扩张与保护私有财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马克思必须承认报刊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不能也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掉。应当从规律出发说明偏离,而不是相反,从偏离出发说明规律。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马克思我们的政治意识越发展,舆论便越自由和越响亮。——恩格斯  相似文献   

11.
徐昊 《情报工程》2015,1(6):062-066
公权力监控与个人隐私保护是一个自从有了国家便存在的矛盾,只要国家还存在,这个矛盾就不会消失。整个人类社会就是在双方的不停博弈中不断前行。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剧了这一矛盾的冲突。公权力在大数据时代到来后,回去公民隐私的手段与成都都空前加强。这虽然对维护整个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严重的侵害了公民的个人隐私,引发了人们对个人权利的严重忧虑。两者间具有本质矛盾,但邮费不可调和。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公权力监控的运用方式,时期既能满足我国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又能使民众最大程度的保护个人隐私并接受其对个人隐私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从宪法走入法律,再从纸面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任火 《编辑之友》2010,(10):87-88
今年5月我去南京参加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第14届周际出版会议,与吴培华先生不期而遇了.短暂的寒暄后,我们的话题便扯到了会议的学术交流上.我提起了有人提出的畅销书议题.他斩钉截铁地说:"畅销书怎么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一个出版社要是尽出畅销书,那这个出版社是没有什么文化品位的.一个国家要是靠畅销书来发展文化事业,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真正的文化精品都不是什么畅销书.它可能不畅销,但它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才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真是振聋发聩.在我的感觉和印象中,出版社总是以畅销书为追求目标的,因为畅销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在审议一部新的法律:民法。这部法律将完善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一个国家的博物馆办得如何,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地方的博物馆如何,则往往体现这个地区的文明水平。因此,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管理这个大范畴中的一部分能否立足于社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取决于它能否充分向世人宣传和展出它的收藏品,还取决于它能否研究、保护和管理好这些收藏品。保护和管理文物收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工作。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藏品保管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的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自身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今天,如果有人问:"电视文艺是何种艺术门类?"大概,会引起众人的七嘴八舌.确实,开办几个气气派派的栏目,搞几台轰轰烈烈的大型文艺晚会,便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不可否认,电视艺术在其兄长艺术面前,的确是个才华出众的"神童".电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现象,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神往的创造.当新生代网络崛起之时,电视文艺如何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呢?  相似文献   

17.
人与动物     
一天、家里养的描一去不复返,着实让我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领悟,只有人真心地去了解动物,并且和动物建立感情,才会感到动物的可爱和生命的珍贵,才会珍惜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生命,并且从它们那里获得一份快乐、一份感动。保护动物?其实,人也是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罢了。保护动物难道个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吗?在开始想这个创造的时候,我不停地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杀戮动物?是冈为人江高级动物吗?"高级"动物为什么要做"低级"的事情是因为人是高级动物吗?的猎杀动物的优势吗?造物卞赋予的优势足计我们疯狂地、毫无节制地猎杀动…  相似文献   

18.
画蛋与写稿     
“达·芬奇画蛋”是读者很熟悉的一则写作轶事。这个故事说的是,14岁的达·芬奇跟老师学画画,老师每天让他练习画鸡蛋。后来,他越画越不耐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在一干个鸡蛋中,就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它.它的形状便不同了。”达·芬奇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专心画蛋,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后来,他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这则“画蛋”故事对学习写作的通讯员是很有启发的。它告诉我们,在写作中要善于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干个鸡蛋’冲如何“画”出不同之处,换言…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私人档案的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欣 《上海档案》2007,(4):10-11
由于私人档案更多地涉及到私有财产的归属问题,因此研究在档案保管利用过程中如何处理对私人档案的权益关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档案收集过程中私人档案的权益保护(一)私人档案实体所有权保护私人档案的实体所有权是指对档案原件占有、使用、收益与处置的权利,是一种有形财产  相似文献   

20.
一新闻是客观实际的反映,报纸是当代国家生活、人民斗争的活的历史。我们的国家生活是朝气勃勃丰富多彩的,我国人民的斗争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六亿五千万勇敢勤劳的人民,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改变着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国家正在越速成长。真实地、正确地、及时地把这个伟大时代的风貌、把这个伟大事业的进展记录下来,传播开去,推动这个伟大的事业不断地前进,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