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翻译实践中的典型示例为依据,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功能对等"理论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标准来指导翻译实践的: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通顺,符合译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读者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2.
蔡演 《海外英语》2015,(1):141-142,178
文章以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集》的中译本,从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义、风格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指出在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文学语言的风格和特点以实现译作与原作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3.
风格的传译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风格最终要通过语言符号来表现。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翻译要在意义和风格上寻找"最近似的自然等值"。以功能对等理论作为评价风格传译的准则,《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中译本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是指译作读者对译作的理解应当等同于原作读者对原作的理解(Nida,Eugene A,2001:87).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源语文本和译作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确定翻译正确度的标准,是对传统的将源语文本和译作之间的关系作为确定翻译正确度标准的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比评析《儿子的否决》两个译本中措辞、增(省)译、归化和异化、调整语序等翻译技巧的应用,通过分析提出翻译作品应力图忠实再现原作意义和风格,达成译文对小说批判现实主义特色的把握,进而印证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功能对等的起源功能对等论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第一个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他在1790写的一本《优秀的翻译》中为"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意思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并清楚的领悟和感受非母语的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学、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所追求的是译作与原作在语言文化上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由于文化在民族、历史、地域上存在着差异,文学翻译又是一种历时性跨文化交际活动,所以翻译时作必要的文化诠释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它已成为翻译这一重构交际事件过程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为翻译家所广泛接受并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其中也包括一些经典古诗的翻译。中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及实践家许渊冲先生在古诗英译方面造诣深厚。本文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杜甫经典诗歌为例,运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其英译本目的语在意义、风格、文化上是如何与源语形成对等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中国古诗翻译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彭芹 《考试周刊》2012,(56):70-71
"功能对等"理论适用于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本文以英语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纽马克的文本功能说,对新闻标题根据功能分类并进行解释说明;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英语新闻标题不同功能下的翻译特点并总结其翻译策略。作者力图发现文本功能下的"功能对等"翻译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英文歌词翻译成中国古诗形式是近年来对英文歌词的一种创新性译法,其审美价值与读者效应极高。音乐歌词与中国古典诗歌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相似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境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映对等对英文歌词古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意境对等是对原作精神的领悟,风格对等是对原作审美上艺术的保留,而读者反映对等是对原作的观众效果的实现。本文试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对风靡全球的英文歌曲Someone Like You的古译版歌词进行分析,阐释这一视角在英文歌曲古译实践中所体现的可行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功能目的论作为当代翻译研究学派的代表理论之一,突破了对等的框架,强调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译本在实现翻译目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不背叛原文的语言学形式,与原作实现相同的交际目的,同时达到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完美对等。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比较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源文本和两译本的语言特色。通过丰富的实例探讨了不同翻译目的及归化,异化策略对译本语言和风格特征的影响。兼顾目的论忠实与连贯两法则,施咸荣译本以维持原作清新自然的口语体为目的,体现了异化策略,倾向于忠实法则;孙仲旭译本出于对原小说和翻译事业的热爱,使用大量中国特色语言,体现出归化策略,倾向于连贯法则。  相似文献   

12.
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强调读者的反应,该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对我国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这四个方面,用实际例子证实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说翻译存在两大难点:既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也要体现目的语言的文学性,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则认为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高于形式上的对等。其理论涉及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在翻译Lindsay Armstrong(林赛·阿姆斯特朗)的小说《他是我丈夫》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重点语句的翻译说明该理论在提高小说翻译质量上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标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形式,"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其有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入手,提供音译、意译、音意结合及创造性翻译等商标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后,对中国译界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近年来此理论开始被质疑甚至被全盘否定.笔者认为对"功能对等"理论持反对意见的人起因于对"对等"的绝对化理解,是对奈达的误解.本文将简要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真正内涵和实现功能对等的原则,以期在翻译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6.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本与原文之间需满足意义对等与风格对等以使译语受众的反应与原语受众的反应一致。英若诚的《茶馆》英译本以舞台演出为目的,故该译本需满足戏剧演出台本的风格要求。因此,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举例论证探讨了英若诚《茶馆》英译本如何实现与原作之间的口语性、人物性、动作性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17.
奈达运用交际学理论,把翻译视为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功能对等理论思想产生了世界性的深远影响,在对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领域里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以"读者反映论"为核心的翻译理论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作者就以<夏洛的网>汉译本为例,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来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并通过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义、风格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分析比较,从实践个案上来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儿童文学翻译上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高建群作品的翻译情况为例,分析了现如今文学翻译的弊端以及更好的翻译策略,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翻译文本的方法,同时,本作品还可以对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研究起促进补充作用。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现如今文学翻译中的现状和不足;第二部分,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陕西文学作品的特点;第四部分,以高建群的文学作品为例,论述了对等理论在其作品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翻译家杨宪益的译作《老残游记》入手,主要介绍了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翻译家奈达及其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杨宪益的翻译风格及其与功能对等理论的相通之处;最后一部分主要通过各种翻译技巧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老残游记》译作中的显现。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十八大后,中央政府重拳出击,开展反腐行动,反腐已然成为最热话题。新闻发布会上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反腐,都用到了"任性"一词,从而掀起了该词翻译的讨论热潮。本文试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探讨"任性"一词的翻译。二、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于1964年提出的重要翻译理论概念,其核心在于,译文要与原文在功能上对等,而非语言形式上的对等,也就是说,传"意"更重于传"形"。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