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4年5月8日,我在广州的第113中学执教了带有粗犷豪放的西北风情的《安塞腰鼓》课。这是一次以同题异构为主要形式的关于语文理想课堂的研讨活动。我与另一位老师同时执教了《安塞腰鼓》。  相似文献   

2.
一师送教至村小,执教的是《安塞腰鼓》,设计流程不错,课堂上师生互动对话流畅。在教者的激情演绎之下,学生走进了课文情境,感受到了课文趣旨。无可厚非,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不过,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还是有一点瑕疵。《安塞腰鼓》第六自然段以短句的形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大家公认中学语文教学界的中青年一代中,郑桂华的语文课,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作文课.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此前,我曾读过郑桂华关于《安塞腰鼓》的课堂教学实录,对她把握文本的智慧、教学构思的整体感,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都颇为赞赏。不久前,得有机会听她在某中学的高三,执教作文教学系列课中的类比性作文构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笔者对《安塞腰鼓》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安塞腰鼓、美读课文,体会激情、探究写作意图、拓展延伸五个教学环节展现了笔者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现分别被选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在一次相关研讨会上,一位中学教师与一位小学教师分别执教了《安塞腰鼓》一课。他们迥异的教学设计,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案例】《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教学前,我一直担心,因为对于我们这边江南地区的学生来说,文章中的安塞腰鼓、黄土高原毕竟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学生没有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文本主旨的解读——歌颂一个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 刘成章的精美散文《安塞腰鼓》,被选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教材上说“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教材第123页);《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2005年11月第6次印刷)评价它“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共有《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与民间文化有关,是民间艺术的具体体现。三篇  相似文献   

9.
<正>《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赞美了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文章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2.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和内涵,感受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10.
周桂生 《湖南教育》2003,(17):38-38
《安塞腰鼓》是选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邱毓 《成才之路》2013,(11):81-81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是一篇接一篇课文教,教师教得单一,学生学得无趣。在这一背景下,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应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强调根据不同的主题、概念和技能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的重组,以期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具体课程。最近,观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组教学整合课,教者将一单元的3篇课文:《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和一篇《练习4》化零为整地来学习,第一课时掌  相似文献   

12.
刘澜蛟 《教育文汇》2014,(13):30-31
对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我一直怀着一份期待:其一,这个真实的故事太具震撼力了;其二,这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我是第一次执教;其三,太多优秀的老师都以公开课的方式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教学设计一直在我心里酝酿,在什么地方能有所突破呢?  相似文献   

13.
也谈说明文的要素──与杨慎德老师商榷陈祖强杨慎德老师的《谈说明文的要素》(载《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期)一文对说明的要素作了精辟的阐述,我对作者的观点是赞同的。但经过反复推敲杨老师的文章后,觉得其观点尚有欠缺之处,现浅谈管见以就教于杨老师。杨老...  相似文献   

14.
正对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我一直怀着一份期待:其一,这个真实的故事太具震撼力了;其二,这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我是第一次执教;其三,太多优秀的老师都以公开课的方式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教学设计一直在我心里酝酿,在什么地方能有所突破呢?我断定学生读完课文能准确地说出文本的主  相似文献   

15.
唐玲 《广西教育》2005,(7A):47-49
【总评】2004年5月全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北海市举行,唐玲老师执教《四季脚步》一课参赛荣获一等奖。本课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借一年级学生授课。唐老师执教本课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新教材关注生命新教材第二册有四篇课文以“生命”为主题——第一课“短文两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第二课《紫藤萝瀑布》、第五课《白蝴蝶之恋》、第十七课《安塞腰鼓》。这种内容的课文安排不是巧合。在课本前面的六页彩色插图中,第3页就是一幅寓意为“生命”的插图。第一课的教学建议第一条明确指出:“生命意识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通过教学  相似文献   

17.
秦爱玲 《语文知识》2016,(21):77-78
今年,学校开公开课,我选择黄飞的小说《甜甜的泥土》作为阅读对象。这篇小说,被选编在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第12课。我选择这篇课文开课,是因为我在各地的公开课上多次听到老师们执教《甜甜的泥土》。  相似文献   

18.
《挖荠菜》有霸气吗?———与李卫东老师商榷彭兴奎李卫东老师的《〈挖荠菜〉的随想》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9期)批评了阅读教学中“无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读后很受启发。但我不同意李老师对课文《挖荠菜》的理解。李老师不同意人教社《教师教学用...  相似文献   

19.
毛剑澄 《文教资料》2005,(34):142-143
读罢赵明老师的《淡化文本与文体意识》(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8—9期)一文,感慨良深。每年我在各地听的课不少,类似赵老师文中介绍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偏离文本价值取向的课不在少数。这种教学方向的偏离,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读懂或没有真正读懂文本的价值,教学目标偏离文本价值取向。文本仅是个“例子”,是教学的一个抓手。所谓文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这个“例子”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用什么方法才能快捷的得到,得到后对未知例子是否能起举一反三作用。关于这个问题还是从赵老师文中介绍的课文《端午节鸭蛋》谈起。《端午节…  相似文献   

20.
认真拜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9期孔爱玉老师写的《大道至简 大象无形——特级教师林爱娟(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片断赏析》一文,颇有些感想。不知道林爱娟老师所教的这一课是不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如果是,我想就以下几个问题与孔爱玉老师讨论、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