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娅 《考试周刊》2011,(91):52-53
"现在的语文课,越上越不知道该怎么上。"这成了许多语文老师的经典独白。难怪,语文课不是像白开水那样乏味,就是像打翻五味瓶那样酸甜苦辣咸兼有。语文课到底该有哪些"味"?第一"味":净1.撕掉满课的"标签"。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老师们在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但不得不承认,课堂上的"标签"越来越多了。仅举两例便可见一斑:(1)给尊重学生贴"标签"。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老师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伴着社会改革前进的步伐,教育界的新课改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它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材教法到教学观念无不在改。然而,无论怎么改,语文始终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的原汁原味不能改。“语文”这两个字的含义即语言和文字,语文课应教会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感悟,去思考。  相似文献   

3.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4.
引言:不识庐山真面目——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一个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我去讲课。一上课,老师们就提出了最关心也是最核心的问题“语文课到底怎样上?”这些老师都是教学骨干,肯钻研,善思考,有个性,似乎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都是骨干老师,难道连课都不会上?但冷静想想,到底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转型时期,理念不断更新,目标不断调整,尤其是语文教学领域,规模浩大的讨论、反思还在进行,大纲——新大纲——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标准,改革一浪接一浪,一线的老师们普遍产生了一些困惑:语文到底怎么了?语文教学到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坏,情感教育发挥着很大作用。可以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情感教育,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会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材中,那他就不是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再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他的语文课就干巴巴,没有一丝趣味,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他的课,他的语文课就一定是失败的,他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当下不少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真像个木鱼疙瘩,上起语文课来一点也不来神不开窍”“我今天两节语文课,本以为能把课文结束,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要学生参与讨论,学生一个个想讲又不敢讲,畏畏缩缩的,到最后都来个闭口静坐,课堂成了一潭‘死水’,又怎么上得下去。以上这种局面,使我们许多语文老师陷于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升级进了704A班之后,每天最怕的课就是法语课。因为正常班A级的功课很难,尤其是法语。所以在每堂课上我都提心吊胆,生怕老师会突然拿出一摞卷子来。这里的法语课不像国内的语文课。在国内,上语文课是有固定教材的,而瑞士没有语文教材,在法语课上,我们和老师一起读世界名著,半学期一本,由老师来选择书。这个学期,我们读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白色獠牙》。并不是老师选的所有的书学生都喜欢。像《白色獠牙》,我敢打赌,每个同学拿着它都会恨恨地说上一句“我讨厌你”,然后恶狠狠地将它摔进书包。要看懂这本书,简直比登天还难。别说刚学…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老师在他的新著《语文课如何是好》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中小学这么多门课,没有哪一门像语文课这样狼烟不断,战火连绵。指手画脚,人人争先,外行内行,扭作一团。发言盈庭,论文如山,潮起潮落,上下波澜。众说纷纭,越听越烦。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总算把事情弄乱套了,把语文老师搞糊涂了,以至越教越不会教了。这  相似文献   

9.
杨静 《现代语文》2014,(12):106-107
语文课怎么教?这是一个困扰语文老师多年的难题。它就像一根弹簧,压得紧了,沉闷、没有一丝空隙;太松了,又发挥不了作用。当前语文课堂就是这样。要么严谨、规范,没有一丝让学生喘气、活动的空间,唱成一出“哑剧”;要么热闹、轻松,如同演出一场“闹剧”,主角是学生,老师负责舞台设计。其实,这两种课堂模式各有利弊,教师要做的就是探索出一种兼具两种课优点的新课型。笔者姑且称它为“弹簧课”。  相似文献   

10.
伴着社会改革前进的步伐,教育界的新课改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它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材教法到教学观念无不在改。然而,无论怎么改,语文始终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的原汁原味不能改。“语文”这两个字的含义即语言和文字,语文课应教会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感悟,去思考。文本分析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品味,应该成为语文课的核心。新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新教材许多板块后面都有“文本研习”,通常涉及关键字词句、文本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它是理解文章的基石。抓住这些题目,就抓住了文章的重难点,能建立对文本的总…  相似文献   

11.
<正>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当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老师,竟越来越不知道怎样当老师了!语文课越来越不知道怎么上了!"这话令笔者不禁想起,以前的语文教师总是说越教越顺手,越教越  相似文献   

12.
轰轰烈烈的课改进行了十几年,老师们有收获,也有困惑.课改的路是漫长的,无论课改怎么改,课改中的一线老师都要守住本心,实实在在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扎扎实实地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课改不能忽略了老师的引导性作用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课改,是实行预习前置、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来讲课,教师则在一旁听取孩子的汇报,强调孩子要提前预习新课,美其名日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课上能够有的放矢地学习,为了让学生全权处理一堂课,而老师只是站在一侧按照套路检查孩子的预习汇报.  相似文献   

13.
<正>大语文教学这一称谓是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而言的,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将中学语文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大语文教学。所谓大语文教学,指的就是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行合理的整合,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辐射于学校、家庭及社会,把语文教学中智力和非智力素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接受全面的培养和训练。笔者认为,目前我们思考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起点已不应仅仅停留在"中学语文课怎么了"、"中学语文课怎么改"  相似文献   

14.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又意境深远。的确,作为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可能每堂语文课都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大多时候在教室里,语文课应力求体现“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上朴实而有效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5.
上好语文课最难了,学生对语文课意见往往最多。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些老师的语文课有课无效,甚至"不听倒好,听了更糊涂"。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悲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能老是怨天尤人,更应敢于反问自己:我们的课有实效吗?  相似文献   

16.
王红艳 《生活教育》2012,(22):90-92
面对现今的中职语文教育现状,语文课呈现出几种变异:语文课成了独角戏,语文课成了表演课,语文课成了多媒体演示课,语文课成了专业课。我们对中职语文的教学应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回归生活;凸显人文意识,多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适度地借助多种形式辅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新理念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我们的老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方法,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但语文课逐渐变得不像语文课了,成了课件展示课、影视作品欣赏课、戏剧表演课……表面的繁荣掩饰不了背后的虚空。这些课堂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研习,缺少了语文的内涵。不少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著名语文教育家陈钟樑先生曾指  相似文献   

18.
从众多的语文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常常被老师们上成了品德课、心理健康课、甚至科学课。本文通过案例对比,说明只有把教学内容重点放在与语文相关,具有语文气息、有利于提高语文涵养的课才是"有语文味"语文课。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大语文教学的基本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 ,我们思考语文教学改革的起点已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文课怎么了”,“语文课怎么改”这一类问题上 ,而要进一步还原到那些最初的、更为根源性的问题上来 ,即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到底靠什么 ?可以依赖哪些途径和举措 ?仅仅靠语文课来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行吗 ?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的改革”问题 ,而不仅仅是“语文课的改革”问题。大语文教学观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这种需要 ,它建立在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研究、总结之上 ,是对语文教学改革方向的一种预测、前瞻和明示 ,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关于大语文的含义 ,我们可…  相似文献   

20.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使用已经三年了,怎样用好这套训练型的教材,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成了我们语文教研的重点。易青老师这堂《曼谷的小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实例。 先看教师的训练意识。易老师十分注重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练读书、练听说,讲解、设问、范读都是为了指导学生练。她还注意根据教材特点设置一个个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