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是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诗歌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认为 ,《错误》是一首当代闺怨诗 ,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闺怨诗的传统 ,却又不落窠臼 ,独辟蹊径 ,令人耳目一新。诗中那位莲花般明艳的女子执着地等着远游的心上人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斯人独憔悴。自从有了游子的远游 ,就有了有情人的长别离。游子远游 ,经岁又经年 ,留下了空闺独守的女子。“相去万余里 ,会面安可知” ?等待是寂寞的 ,等待是漫长的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离愁别绪是文人歌咏的传统题材 ,《古诗十九首》里就有八首是…  相似文献   

2.
曹瑞娟 《现代语文》2005,(1):65-66,64
有学者言:“《古诗十九首》是一组美丽而凄 不确切地知道丈夫去往何方,究竟有多远,可是在怆的诗。”(《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可以 她心里,夫妻分处两地而不得相见,就像是隔了千说,“美丽”是就其语言艺术而言,“凄怆”则是指 山万水一样的令人伤痛无比。于是生相思之苦,衣诗中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二者达到了和谐的统 带日缓,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也一天天消瘦下去。一。历来人们对这组诗评价颇高,例如钟嵘《诗品》 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正凸显了时间观念—把它列为上品,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它为 —在日复一…  相似文献   

3.
王凌 《新读写》2022,(11):42-43
<正>十二兽首铜像(1)清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圆明园修建西洋楼时,吸收了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楼前的扇形水池中,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相似文献   

4.
叶剑英付主席的七言诗《重游延安》,发表于《诗刊》一九七七年第一期.叶付主席于一九四七年离开延安.从“一别延安十二年”的诗句推算,诗人重游延安的时间应该是一九五九年;再从“大家跃进要先行”的诗句推断,这首诗当写于火红的大跃进年代,即诗人重游延安的当时或稍后不久.所以,诗人在诗的后面有一条“1964年3月5日录重游延安旧作”的附记.《重游延安》由三首互相联系的七言短诗组成.一别延安十二年,延安已改旧时颜,王家坪上杨家岭,鸿爪从头细细看.这一首,概述了诗人重游延安的深切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崇  相似文献   

5.
这首五律,是唐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秋,诗人五十三岁,游宣城(今安徽宣城县,即诗中江城)时所作。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后一联怀人。首联“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点  相似文献   

6.
古人根据太阳的出没、天色的变化和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将一昼夜分成若干时段,并赋予它们以特定的名称,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称说形式,这就是一日之内的时间词。说到一日之内的时间词,最主要的应该是十二时辰。所谓“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一个时辰合于现在的两小时。《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又吃了半个时辰,算还了酒钱”,这“半个时辰”就等于现今的一小时。“时辰”又单称“时”,例如赵翼《陔余丛考》卷34说古人“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用十二地支来称说十二时辰,始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到了近代,又将每个时辰细  相似文献   

7.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取名自建安诗人徐干一首著名的《室思》诗,此诗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其第三章末四句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写情缠绵动人,设喻妥帖传神,深受后人赞赏。南朝以来,不断有人模拟这四句的形式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8.
乳者子死。”“疏字”与“数乳”对文 ,意思是说 ,妇人生小孩如果间隔的时间长的话 ,所生的孩子成活率就高 ;如果妇人频密地生小孩 ,所生的孩子就容易死掉。可证字的古训乃指生育之生。上面提到的秦简《日书》甲种有“人字”占一篇 ,是由五支竹简组成的两个形 ,分别于两个人形之首、颈、奎、腋、手、足、外等部位 ,标以春、夏、秋、冬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字样 ,释文云 :“人字其日”云云 ,可知十二支是指出生的时辰。占文云 :“人字其日在首 ,富难胜也 ,”是说人生子 ,其出生的日辰(即十二支之一)在人形的头部 ,这孩子将会成为富豪。…  相似文献   

9.
《语文知识》1991年第12期刊登了刘章同志的《古诗文中的十二时》一文,1992年第3期又刊登了徐安基同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十二时辰表示法”的文章。两文都对古代十二时辰同现代一日二十四小时的对应关系“按先后次序”排表作了说明,现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条古代文化常识题:下面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在长安谋取功名时的作品,题目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是蒲州人(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华山之东,故题曰“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月日都是“九”,两个“九”逢  相似文献   

11.
刘桢 ,字公干 ,“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丞相掾属 ,具有“真骨凌霜 ,高风跨俗”的品格。他的五言诗在当时非常有名 ,以风格遒劲而著称。但这首抒发对友人徐干怀念之情的诗 ,却写得清丽绸缪 ,细腻感人。诗中“思子沉心曲 ,长叹不能言。起坐失次第 ,一日三四迁。步出北寺门 ,遥望西苑园。”几句 ,简言直叙 ,直抒情怀 ,于平白浅显处见真情 ,将一个被思念之情惹弄得坐立不安、长吁短叹、神舍难守的诗人形象鲜明、活脱地展现于读者眼前。一个“望”字更是写得一往情深 ,真是“思君如流水 ,何有穷己时”(徐干语 )。而全诗写得最美、最精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张慧 《考试周刊》2007,(2):55-56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的首个“文物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从今年起,我国有了自己的“文化遗产日”。  相似文献   

13.
曹津源 《现代语文》2003,(12):24-24
“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四句中的三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策勋十二转”只是言木兰记功次数之多,也不能理解为木兰被提升了十二次。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古汉语中不但有“虚数…  相似文献   

14.
古今记时法     
据《左传》杜预注,古代有这样一种记时法,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间段,各时间段的名称与顺序为:夜半、鸡鸣、平明、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这种记时法人们比较陌生,它与子丑记时法、更次记时法以及现在的小时记时法对照如下表: 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几首采用“夜半记时法”点明时间的古诗。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日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  相似文献   

15.
《红岩》中的成岗是以陈然为原型塑造的典型形象.“任脚下响着沉重的脚镣,……”这十二句诗以《我的“自白书”》为题首次出现于《在烈火中永生》一书,继之收录于《革命烈士诗抄》。这首诗不是陈然烈士遗作。陈烈要写的诗只留下一个标题,一个中心思想。一九六三年,《红岩》作者罗广斌谈到,在写《在烈火中永生》时,为了突出烈士形象,以陈然临刑前要写一首诗的打算和他在刑庭上威武不屈的气概等史实为依据,由几个人共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阿Q正传》一文的开头有这么一句:“宣统三年九月十四口——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关于“三更四点”究竟是什么时间,课文没有注释,教学参考书也没有补充说明,学生自然难以理解,因此有必要加以说明。 “三更四点”本是古时的一种计时说法。古时分一昼为“十二时”,每一时(时辰)约两个小时。“十二时”的名称及相当于现代的时间分别是:  相似文献   

17.
一、《璇矶图》的文化蕴含前秦行坚(公元357-384年)时,苏惠(字若兰)在秦州所作《回文漩玑图》,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篇奇文,总共840字排成的一个方图,从中可以读出数千首诗来①。南朝诗人江淹《别赋》云: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吴均《与柳恽相赠答诗大首》之第一首云:书织回文锦,无固守陇头。思君甚琼树,不见方离忧。梁元帝(寒闺诗):乌鹊夜南飞,良人行未归。池水浮明月,寒风送1寿衣。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又其(荡妇秋思赋)云:妄怨回文之锦,思君出塞之歌。债信(乌夜啼》诗云: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  相似文献   

18.
说“行”     
《木兰辞》:“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许多语文教师把“行” 字读成“xing”,解释为“行路”.因此全句即释为:“同在一起走路十二年,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其实,这样解释是不妥的.“行”是个多音多义词.一读“xing”,常作动词,相当了现代汉语的“走”.如:唐李商隐《瑶池》诗“入骏日行三万里.” 另一读“háng”,多作名词,有“行列”的意思.如汉乐府《鸡鸣》:“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中的“黄昏”与“人定”,均为古时记时的名称。据《左传》杜预注,古时一日十二时的名称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时、日入、黄昏、人定。汉太初改朔之后,以十二地支为纪,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后世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和“正”,如子初、子正;“初”即一个时辰的前一小时,“正”即后一小时。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有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一首,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中“三十”,一般注者多持“三十”为“十三”之说。如林庚、冯沅君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注为:“三十年,当作十三年,陶潜自太元十八年(393)为江州祭酒,至彭泽弃官共十二年,次年作这诗,正好十三年。”课本的注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