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从“三冬运动”谈起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苦的时期,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着疯狂的“清剿”、“扫荡”,为了动员广大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开展对敌斗争,苏中抗日根据地在这年冬天开展了“三冬运动”。“三多”指的是冬耕、冬防、冬学。冬耕,就是要发展农业生产,争取多打粮食,改善人民生活,支援抗战;冬防,就是要加紧备战,开展武装斗争,坚决粉碎敌人的“清剿”、“扫荡”;而冬学则是一个群众的政治教育运动,要求向广大群众进行形势与任务的宣传教育,不断启发群众的政治觉悟,鼓舞他们积极投入斗争,努力完成当前的各项中心任务。苏中抗日根据地大规模地开展冬学运动,就是从这一年冬天开始的,此后就年年办冬学,形成一种经常的群众教育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大凡了解现代教育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冬学”这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建并在建国后广泛推广的农村成人教育形式。它以农村生活中的冬闲时节为契机 ,把青壮年农民组织起来实施一定的教育。“收罢秋 ,打罢场 ,冬季事少上学堂”,成为建国初期各地的共同景象 ,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现在其踪迹难觅了 ,原因何在 ?在目前全国上下一致推广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许多人急于为农村成人教育寻找出路的时候 ,分析研究冬学衰败的原因 ,将有助于我们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一、冬学组织片面强调正规化冬学原本是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立的…  相似文献   

3.
崇仁县沙堤公社洋洲大队砥洲村,原来貧下中农都是文盲,搞互助組时只好在帋上燒洞洞記工分。他們迫切要求学习文化。在当地党政領导下,从一九五二年起办了一所季节性冬学。一九六二年,为适应阶級斗爭、生产斗爭发展的需要,冬学  相似文献   

4.
“较好的冬学和常年民校”,是人民教育社编辑的农民识字教育资料选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如果说“农民识字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已提供了农民识字教育最主要的经验,那么“较好的冬学和常年民校”则介绍了些更完整的范例。尽管如引言所说:“好的农民业余学校,要依靠广大群众的继续创造,现在还不能有完美的典型”;仅仅就这本书所介绍的“较好的”冬学和常年民校,他们在敌人威胁下不屈不挠的坚持,极度物质困难的克服,群众路线正确的执行,适合群众生产生活学习方式的创造,以及蓬勃热烈的学习空气,……在今天都还是冬学与民校的镜子,值得大  相似文献   

5.
省人民委員会发出了开展冬学工作的通知。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在深入开展,农业生产的新高潮即将到来,省人民委員会根据这一革命形势部署了今年的冬学工作,各地应当认真貫彻执行。怎样正确貫彻执行省人民委員会关于开展冬学工作的通知,真正做到使冬学工作密切配合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适应“重新教育人、重新组织阶級队伍”的需要,迎接农业生产新高潮?在这里,提出几点意见,供各地参考。第一,应以阶級斗爭为纲,通过冬学,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冬学工作要紧密結合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結合阶級斗爭实  相似文献   

6.
目前春节已过,季节性的冬学即将结束,正是争取把冬学转为常年农民业余学校(以下简称民校)的重要时机。各地领导上应抓紧这个时机,集中力量,进行工作,为争取完成一九五一年全国有五百万农民坚持常年学习的任务而奋斗。冬学转为民校的工作,各地除根据本部一九五○年关于农民业余教育的两个指示及过法经验,按照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外,特着重提出下列几点,希研究执行: (一)各地领导机关,尤其是省县人民政府教育部门,应立即组织力量有计划地检查冬学工作,並适时地召开专门会议,吸收有关方面代表参加,除认真总结冬学工作外,应着重冬学转民校的动员,打通干部的思想,並研究与确定冬学转民校的条件、具  相似文献   

7.
华北五省的冬学运动已在广大农村中普遍展开。各地冬学都於十一月底、十二初先后开学。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保定、邯郸等三十五个县,已有三千九百余个村的各学开学。平原省安阳、湖西等四个专区及荷泽城关区也有八千余所冬学开学,入学者达十八万余人。一般有常年民校的老解放区村庄,则由常年民校吸收更多的群众参加冬季学习。华北各地冬学的学习内容,除识字外,抗美爱国主义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有些地区以时事教育与识字教育密切结合来进行教学,平原省等地的冬学更进行了对美帝国主义罪行的控诉。察哈尔省怀来等县的冬学,每天教完生字后,教员即根据报纸给学员们讲授“美帝国主义侵华史”、“介绍纸老虎美帝国主义”等文章。据已有的初步经验表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时事。凡是注意进行了时事教育的冬学,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冬学中时事教育进行得好的村庄,反动谣言被粉碎,交粮、生产等工作也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冬学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根据地内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开展冬学运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抗战教育大背景的影响,二是民众文化素质过度低下亟待提高的现实需要,三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领导乡村的需要,此外冬学自身的优势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冬学”是成年补习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普及教育、消灭文盲的重要办法之一。自1937年开始,陕甘宁边区多次开展冬学运动,每年都有众多参与者,这其中妇女的加入无疑成为冬学运动中的一大特色。关于冬学运动中的妇女教育研究,主要涉及陕甘宁边区开展冬学运动前妇女的受教育状况、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妇女教育的概况、动员妇女参加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妇女参加冬学运动的意义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李志祥同志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开始到江都霍桥区做区文教助理工作时,由于他刚从小学调来,对行政工作不熟悉,认为区文教行政干部,只要把本身工作做好就行了,中心工作是额外的,不做不要紧。当时正是大力开展冬学的时候,他到职后的第二天,就带领冬师到县集训。回区后冬学开展了,又到处检查冬学,并配合前苏北农教工作队做试点工作。一九五二年春,冬学结束后,又计划和中心小学校长陈炳荣在一月之内把区内三十三所小学普遍视导一次。当时区内整党工作、丰产运动很紧张,民政、公安等部门同志都投入了中心工作。他还是做他的文教工作,把中心工作丢在一边。区长薛瑞金同志在一次区行政会议上,深刻地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冬学在中共太行区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普及文化和民众动员的功用。解放战争期间,太行区依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与当地群众的诉求对冬学这一传统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造与升级,将冬学打造为具有高度实用性和政治鼓动性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在义务教员的选拔与培训、群众动员、教学内容与方法、制度公约等方面进行了极具建设性的探索,进一步巩固了太行根据地。太行区解放战争时期的冬学运动是抗战时期的继续与发展,二者既有共性,又存在较大区别,呈现出批判继承的特点。不过,由于战时大环境的影响,冬学存在过分实用化和泛政治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冬学是指冬季农闲时于农村开办的季节性社会教育,在近代中国农村开发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更好地整合农村资源,国家大力推广冬学运动。义务教员作为冬学运动的核心群体肩负着上传下达的使命,其身影也自始至终贯穿在冬学中,是冬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性保障之一。各级政府在推行冬学时,遵照中央指示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指示政策在各级政府传达之中不断被细化、调整,依托于义务教员群体的特殊性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施加以柔性改变,最终得以下渗完成定型。通过义务教员的视角,可以窥探冬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13.
冬学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推行社会教育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同其他敌后根据地一样,晋冀鲁豫边区的冬学与边区的创建和发展是同步的,主要经历了初创、发展巩固、坚持和恢复壮大四个阶段。在学校的组织领导、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师资培训、经费解决等方面都尽量适应敌后农村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边区冬学对于动员边区民众支持抗战,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推动妇女解放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教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轰轰烈烈发展使冬学教师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地通过发动干部、选拔在校学生、动员当地知识分子和实行小先生与集体互相学习制等途径弥补了教师的空缺。但教师的选拔是严格的,并且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在待遇差、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冬学教师们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民众教育与动员的任务。历史应该记住这些为抗战的胜利而在大后方无私奉献的冬学教师们。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时期,浙东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认真领会中央教育方针与“冬学”经验,通过试点把中央精神和浙东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党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社会动员开展“冬学运动”,制订了详实的顶层方案,并采取模范典型引领,充分运用动员方法和技巧;在“冬学运动”中团结改造基层知识分子,使之成为进行社会教育的内生力量。因而,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浙东抗战胜利和人民群众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冬学、民校两种社会教育模式。同其它敌后根据地一样,晋东南根据地的冬学、民校与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初始、稳固、坚持、壮大4个阶段,在学校的组织领导、内容方式、师资经费等方面都尽可能符合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推动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 冬学中国农村冬季农闲时的一种学习形式。古代即出现于民间。南宋陆游有“儿童冬学闹比邻”的诗句,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解放区广泛建立冬学,形成大规模冬学运动,教群众识字,宣讲时事政治,进行技术训练,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学习时间与地点根据需要及自愿灵活安排.冬学领导机构为冬学运动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8.
“收罢秋,打罢場,冬季事少上学堂”。中共陵川县委、县人委,为了更好地发揮老解放区举办冬学的优良傳統,使冬学真正成为农村政治、經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場所,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有效地为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經济,办好生产队,发展农业生产,爭取明年农业丰收服务,最近邀請21名老民校教师,就如何办好冬学民校問題进行了座談。参加座談的民师,一致认为:去年的年景比前年好,今年的年景又比去年好。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思想安定,生产情緒高漲,这为开展冬学活动,奠定了物貭基础。对如何办好冬学問題,經过座談討論,大家提出十点意見:  相似文献   

19.
<正> “农民教育,贵在坚持”。回顾我们由文盲村到文化村,再由文化村到文明村的成长历史,正是这样。坚持办学提高农民素质 1946年,人民政府发出“村村办冬学,人人上冬学”的号召,农会主席宋安法如久旱逢甘雨,积极响应,先组织5名农会会员在自己家里成立了“冬学识字组”,把郭焦顺请来当“百字先生”。1948年,全村40名青壮年都上了冬学,掀起了学文化热潮。1951年实验注音扫盲速成识字班。1952年,经专署验收,全村40名学员除1名因病停学外,都领了扫盲毕业证书。我们东谷村有了第一代文化人。1953年,冬学转为常年民校。1956年办起了业余高小班。1960年办起了业余初中班。在十年动乱中,我们排除了极左路线的干扰,农民教育基本上坚持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适应改革的需要,把民校改为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通过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提高了农民文化素质,现有82名青壮年中,小学程度的24人,初中的42人,高中的9人,中专的7人,全村没有一个文盲,培养出各类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20.
蓬溪县上东乡和平民校(现在上游人民公社上东区联队四管区农民业余学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党的领导下,自1951年开办冬学以来,至今坚持了九年,从最初一个扫盲班45人,发展到现在已有一个业余初中班、两个高小班和五个识字组,共计学员113人,占青壮年应入学人数的96.6%。已成为我县扫盲和业余教育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先后受到专、县、区的六次奖励,获得了县模范民校的光荣称号。解放前,这里连一所初级小学都没有。广大农民过着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