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移动Widget作为一种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重视。移动Widget是可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小应用程序,具有较多的优势,其框架结构采用Web前端技术构建;移动Widget在移动图书馆手机信息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构建了基于移动Widget的移动图书馆手机信息服务新应用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可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小应用程序,移动Widget具有界面简洁、功能单一、易于开发等优点,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形式。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深入研究移动Widget的相关概念、关键技术与应用现状,提出基于移动Widget开展泛在图书馆服务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App Widget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移动办公越来越便捷.本文针对用户对档案检索高效性的需求,提出基于Android平台的App Widget在档案检索入口设计中的应用,描述App Widget的技术特点,对AppWidget应用在档案检索入口中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基于App Widget的档案检索入口设计方案的参考原型及其在实现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站逐渐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jQuery Mobile类库框架以其低成本、高兼容性等特点成为了广大移动开发人员的首选。文章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及信息公开的具体要求,运用PHP、CSS、HTML5等相关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jQuery Mobile的移动高校信息公开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设计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15日,3G门户发布GO浏览器(以下简称GO)新版本,首次在手机浏览器上实现了直接的互联网视频播放,同时利用Widget插件加入微博功能。自2010年伊始,各大主流手机浏览器厂商纷纷着力对视频,微博客,Widget热点应用的技术研发,加剧手机浏览器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6.
信息服务业的网络化已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网络建设、网络优化及网络管理等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情报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Mobile Agent技术的特征,提出了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信息网络管理模式,并展望了Mobile Agnet技术在信息网络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是涉及多种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集大成者,有关移动计算的各种新的研究和应用可谓层出不穷。移动计算是一系列特定应用的总称,它涉及无线通信和信息处理所需的所有标准和软、硬件设备。本@试图从移动计算的历史角度,回顾无线通信、移动设备、移动平台及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并行计算、计算机安全等的联系的发展,厘清溯源,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8.
基于CDMA和GSM两种移动网络的智能网功能模块分别是无线智能网WIN(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和移动智能网-CAMEL(Customis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移动网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Web 2.0时代的特征是用户产生信息,这必然加剧了信息的爆炸性增长,随之催生了个性化的信息定制.Widget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利器.文章着重解析图书馆如何利用Widget走出日益边缘化的窘境,将服务无痕地融入用户的网络生活.  相似文献   

10.
谢欣 《声屏世界》2011,(8):57-58
自苹果公司的AppStore开办以来,软件行业受到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刺激而迅速活跃。Android、Symbian、Windows Mobile、iOS、MeeGo、BlackBerry OS等操作系统不断更新,不断推出新的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1.
移动计算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移动计算时代的图书馆用户需求也会出现移动需求增加、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等趋势,图书馆需在新时期构建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进行多方位、多空间与全天候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利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移动学习需求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移动学习内容与服务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特征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需要移动学习服务;其移动学习的内容需求包括课堂内外与学习相关的即时性内容,长短适中,以文本形式为主,其次是图片、视频、音频;移动学习终端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主;移动学习软件以客户端、WAP、短信息为主;大多数学生既需要自行订阅或查询学习内容,也需要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推送服务;需要配套的学习网络社区;希望移动学习服务是免费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特征的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实践表明,图书馆服务正在走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机遇,从自动化系统变迁、移动馆藏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站的涌现、参考咨询的变化、面向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应用工具五个方面讨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从移动设备本身的问题和图书馆服务的问题两方面讨论图书馆服务走向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图书馆移动服务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图书馆从2005年开始尝试移动服务,经历了短信服务、手机网站、手机客户端应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移动服务实践阶段。上海图书馆将移动新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融合,利用二维码和智能手机全媒体技术,在手机上实现图书馆地图导航、语音检索等个性化的服务。针对挑战和困难,上海图书馆提出构建与整合移动平台、丰富移动阅读资源的构想与方案。  相似文献   

16.
国外移动服务可用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欢  彭晓东  魏群义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133-137,143
从可用性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评估指标5个方面,对国外移动服务可用性研究的相关领域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给国内移动图书馆可用性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鄢小燕  张苏闽  谢黎 《图书馆论坛》2012,32(5):130-133,93
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移动阅读进入寻常百姓家,并给阅读带来了新的体验。移动技术在本地化、社会化、移动化,以及用户体验上拓展了阅读的方式,支持阅读过程中的即时性需求、交流互动需求、个性化需求、浅阅读需求、悦读需求、随时随地的信息需求等,阅读活动的变化要求图书馆必须积极探索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突破当前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局限,开展更加优质的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中外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平喜 《新闻界》2008,(6):147-149
本文介绍了手机电视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手机电视业务在欧洲、美国、韩国以及我国的运营模式,从而得出了一些有益于手机电视业务进一步在我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前期量化研究数据并结合焦点小组研究结果,提出高校图书馆推广手机阅读的建议,包括:在战略方面,高度重视手机阅读,处理好与传统阅读的关系;在内容方面,以提供消遣类和娱乐性内容为主,加强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在技术方面,完善手机阅读平台,营造交互阅读环境;在服务方面,改变服务模式,开展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PK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伴随着移动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的不断创新,移动图书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正受到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密切关注。通过对中美各排名靠前的20所高校以及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试图对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共性和差距进行对比分析,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