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黄南藏传佛教宗教祭祀仪式羌姆乐舞音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姆的宗教文化已经植根于藏民族文化心理的最深层,从这种来自传统宗教文化的舞蹈和音乐中,我们不仅看到传统艺术文化的表面现象,更深的是来自这种传统宗教仪式所凝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感情和审美情趣,以及深藏于藏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舞关系密切,体现在民族民间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华传统文化决定民族民间舞的特色、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舞相待而成三个方面。基于此,从舞蹈表情、舞蹈动作、舞蹈构图角度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创编,并提出两种创新表演模式,即生活化表演模式与追求真实的表演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有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之称,它还生动地展现出了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文环境、民族文化、民族服饰、历史变迁等种种轨迹,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本文从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入普通高校素质教育课堂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因为内地西藏班(校)生源的特殊性,藏族学生从雪域高原来到内地求学,怎样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学习、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藏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非遗舞蹈的传承无疑是有效的途径,随着对本民族非遗舞蹈的认识加深,藏族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倍增的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云南民族舞蹈教育实践出发,指出提高民族舞蹈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注重开掘民族舞蹈中的文化特性.具体可从民族舞蹈的文化品位、民族舞蹈的审美特性、民族舞蹈的文化人类学特性等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6.
复杂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对原生态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形态的舞蹈从原生态源流留到现代社会,逐渐成为当今民族智慧的结晶,原生态舞蹈作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永恒性和基础性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区域性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之间的关系、民族舞蹈对原生态舞蹈的提炼以及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和传承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产生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的产物.不同民族所处的文化环境使得各民族产生了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不同于他民族的舞蹈形态,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又反作用于日常生活,促进舞蹈文化的升华.本文从文化的源泉生活出发,结合实例,分析了民族民间文化与舞蹈形态的关系,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架起了生活与本民族舞蹈间的桥梁,文化影响舞蹈形态,舞蹈促进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8.
民族舞蹈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通过民族文化教育来对民族舞蹈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来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学习热情。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的介绍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的关系来体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直都是文化艺术界密切关注的焦点.由于受经济大潮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文化面临着流失甚至消亡的威胁.对其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守卫人类精神文明与传统舞蹈的具体行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是时代、民族和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本文从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入手,对其传承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民族众多的国家,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能够起到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从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对学生及社会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舞蹈课程的要求两方面对利用中小学舞蹈进行传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民族性与时代性、开放性、多样性这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还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取其精华、课程要与地域文化相整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相关人文素养的提高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代表了区域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也具有极其深厚的影响,赋予了民族舞蹈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与灵魂。本文将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对于民族舞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舞蹈教育在文化传承与教育中也愈加重要,相关课程的开设与民族文化的弘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普通高中舞蹈模块中的民间舞传习课作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教学手段,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主旨,以发展美育为目标,为传承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舞蹈文化开拓了一片天地。文章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出发,对舞蹈传习课的开设进行探讨,并以广西瑶族祭祀性舞蹈融入普通高中舞蹈模块传习课为例,分析其现状与困境,探索适合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渊源、民族传统、宗教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历法、伦理道德等层面挖掘彝族舞蹈“擦大钹”的多重文化内涵,以发现在音乐和舞蹈的艺术形态中,彝族擦大钹所蕴含的民族个性、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及其对维系、保护和传承民族精神命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从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着各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承载着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是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学前教育角度出发,初步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该如何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问题,以期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宜学前教育专业的方法策略,这对于传播我国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拥有自身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因此在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和传统文化实现融合是当前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高校需要在了解当前民族舞蹈教学和传统文化融合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创新舞蹈教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等方式来促进民族舞蹈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和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的艺术实践检验流传下来,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霞 《华章》2010,(33)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我国的民间舞蹈种类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丰富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形式纷繁、风格迥异的歌舞艺术.一个民族的舞蹈涵融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分类和民族民间舞蹈涵盖的内容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结合的现状,提出了剖析舞蹈动作体态、姿态的由来、了解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感受民族审美意识、舞蹈教育中充分重视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最新动态的手段、抓住典型动作示范,提高动作的完美性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旨在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内涵.舞蹈是民族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重视并强化对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该文主要对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实际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认知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必要性,进而制定与创新出更加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策略,促进少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各民族节日代表着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各民族人民彼此交流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径。在各地区各民族的节日中我们不难发现的一个共性,就是用歌舞来抒发情感,用舞蹈来交流感情。舞蹈已经是中国民族节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节日之魂"一点也不为过。从简单的层面上我们能够了解到,人们用简单的或是一直传承的这种"肢体动作"舞蹈来演绎和诠释的各自民族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节日活动的高潮必将是在"肢体"舞蹈的互动下达到的,但笔者的出发点并不是舞蹈在节日中简单意义上的作用,而是要从舞蹈文化学的角度,深入文化根基去探寻舞蹈艺术在民族节日中还有哪些更加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都市人追寻原生古朴的民族文化的愿望日趋强烈.毫无疑问,这会给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文化的繁荣.而原生态舞蹈作为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满足游客对少数民族舞蹈的需求以及旅游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响来说,将给“原生”文化的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从原生态舞蹈的开发与特点、文化的传承与真实、游客与居民的双重利益等方面分析,贵州苗族舞蹈也面临着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