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形成了系统工程论、生态系统论、学科理论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代表性观点,呈现出鲜明研究特征。注重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存、学术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系统思维方式同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许竞在《教育与经济》2014年第4期中撰文,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教育的社会性、学校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劳动分工和用工制度等角度分析了各种制度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根据各种系统论观点可知:社会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社会制度体现在多个不同方面,其影响作用不仅表现在各子系统内部,而且也发生在各子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思想由来已久,与入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比,它具有特殊的增殖性、无形性、共享性、不可逆转性、非均衡性等特征。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资本,本文对其增殖的原因从系统论、博弈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从社区教育研究的视角探求了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教育按现代系统论观点而言,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是一种特殊化了的社会形式。在这里学生通过教育方针统领之下的教育与训练,逐渐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在这其中学生由于是学校这个特殊社会形式的主体,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了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檀庆双 《生活教育》2008,(11):10-14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和谐性就在于,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下述两种机能协调和平衡起来: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自我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和性格  相似文献   

6.
教育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大约共享一个根本的思想前提或曰研究范式,即教育与社会二分,且教育从属于社会——可谓之"教育/社会"学,即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这种范式的研究在学理上产生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在观念上产生教育万能论或教育无用论之吊诡成见.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检视发现:教育与社会是互嵌的,且教育日益成为型塑社会的主导与根本制度而非后者的"随从"和"反应","教育社会"业已浮现,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似也随之呼之欲出——从"教育/社会"学到"教育社会"学.这一转换或可破解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亦可对"教育万能/无用论"过度教育论"(文凭贬值论)"学校教育消亡论"等论说予以反思.  相似文献   

7.
孙碧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63-70
国际学界的"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与"技术引发教育革命"的浪漫论同时问世,相生相克.前者质疑后者给人们提供了教育技术的虚幻愿景,剖析技术应用的多维度负面效应,认为技术能使学生学习更高效优质、促进民主平等和塑造个性等是不可靠的承诺."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分为系统论、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三种取向,核心特征是多学科参与,各种视角、理论和方法百花齐放,它不同于保守反技术的"新卢德主义".梳理国际"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的学术谱系,开展对技术牵涉的社会、知识和伦理等问题的本土研究,将教育技术研究由学习科学话语主导改造为开放的跨学科领域是教育界的知识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实践是培养中小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和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受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核心思想就是提倡教育要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培养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一、建国以来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始终"坚守"的一项教育活动。深度审视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教育与特定社会的关系",首先需明确"教育是什么"及"特定社会是什么"。作者主要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分析教育与特定社会的关系。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教育是为特定社会服务,特定社会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的,社会是随着教育的改革而进步的。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高等职业教育融入社会经济大系统中进行协同研究,探索并实践了推动学院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构建的系统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全球经济、科技的发展已将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目标摆到了教育的整体战略框架中,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其中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引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部构成诸要素和结构的合理组合,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而揭示在学习化社会整个体系最优化过程中如何促成高职教育系统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思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爽 《思想教育研究》2009,(11):104-105
当今时代是各种社会思潮动荡起伏、激烈碰撞的时代。大学校园是思想理论相互碰撞与激荡的主要场所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必争之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引领社会思潮,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与重要任务。要以科学的理论思维分析、解答各种社会思潮,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使科学的理论思维内化为青年大学生自己的思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社区教育理应承续"关怀弱者"的成人教育实践传统,推动社区底层群体的"上升流动",从而重建社区教育的社会使命。为此,社区教育应当调查和分析底层群体的基本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补偿性和提高性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分析,旨在说明教育公平可以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但由于社会存在各种不公平的现象,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受阻,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流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略论教育的社会直接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社会直接收益,是教育经济问题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国内外研究学者均有不少论述,但以往多从正面加以分析和阐述,这是不全面的。本文力图从概念出发,尽可能详细地分析教育的各种社会直接收益及产生原因,并初步提出其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严重脱节是特定社会阶段的必然现象。单纯地从理论一方或实践一方出发去责难这一脱节现象是不合适的,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要想能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裂缝,必须将这一现象置于更广阔、生动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去进行系统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喜要 《文教资料》2010,(16):112-113
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滋生,社会中间层在社会机制完善和健全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运用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分析社会中间层的生成、发展与作用,旨在发现社会中间层在社会运作过程中的活动机制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应用实证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和当代各种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控制社会冲突的功能为分析对象,从多学科角度重点探讨了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在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利益冲突中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结论是: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从古至今一直都在扮演着缓解社会冲突的重要角色,它们是中国控制社会稳定的独特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也是中国社会缓解各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较好选择之一,这是我们认识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与社会和政治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改革中国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在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论上存在误区。并提出确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充分考虑本学科研究的系统性、灵活性、时代性与本土性特点,应根据时代发展与学科建设的要求,从三个层面上揭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认识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社会现象;在目的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在选择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中的教育社会问题。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可以在整体上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通过对教育社会现象,尤其是对教育社会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从对社会歧视的内涵分析着手,初步归纳梳理目前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歧视表现,指出在教育政策与法律、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方面以及非正规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活中均存在教育歧视现象。分析导致我国各种教育歧视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初步概括防止教育歧视现象发生的措施,认为反对教育歧视,势必要落实到社会制度与文化逻辑的开放性转变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