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第 1页 :“192 7年 7月至 1949年 4月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着中国。”课本第 2 2 2页《大事年表》明载 :“192 7年 4月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 7年 9月 ,宁汉沪三方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委会 ,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 ,宣告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合并 ,宁汉合流至此完成。宣告国民党的统一完成《中国历史》第四册 “南京政府”的建立$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2.
民国政府收回教育权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而近代历届政府的相关活动并未受到重视。从晚清到民国,政府收回教育权的活动不绝如缕,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广东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收回教育权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最终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获得实现。由于政权的性质和政治控制力不同,它们的活动各具特色:北洋政府追求的目标就是立案,广东国民政府的政策是接管外人学校,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允许存在但办学必须符合中国政府要求。认为南京政府收回教育权流于形式的观点并不准确。实际上,这虽然与南京政府的实力有关,但主要还是中国对教育权的理论认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一节(一课时),共分四个目,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宁汉合流”、“南京政府的‘北伐’和‘东北易帜’”、“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教师授课时应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东北易帜”作为课文重点,因为这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标志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的开始和它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政府的统治,也就是蒋家王朝的统治,从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一共存在了22年。对这一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课文分三部分说明。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课文主要从两方面叙述。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后,为了标榜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实现中山先生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在一些省份首先推行减租减息,接着制定了《土地法》和进行土地改革。但是,由于国民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了南京政府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也由于南京政府从未真正地统一中国,国民党新军阀割据纷争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内乱外患,使南京政府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尚未认真开展即告失败。本文试图对南京政府在1927—1937年期间的土地政策、土地改革及其失败的原因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一步步走向衰落,腐朽的晚清政府、混乱的北洋政府、消极的南京国民政府,都没能阻止中国一步步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反而加剧了中国被侵略的步伐。中国近代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之后的孙中山、北洋政府、南京政府也没能带领中国摆脱危机,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万事胚胎,皆由州县”,县为中国行政之单位,直接关系地方之安危,百姓之休戚,国家之治乱。所以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县级基层组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于县政也是非常的重视。但由于诸多的原因,南京政府的县政却存在许多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德国在一战后地位的认识,产生了心理上的亲近感;出于对德国的钦佩和法西斯的好感,使南京政府聘请了大量的德国顾问来训练中国军队,中德关系进入蜜月阶段;但是由于中德交往的矛盾性,德国最终选择日本作为它的政治盟友,中德关系最终走向破裂。  相似文献   

8.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不顾英、法、美等列强国家的阻挠,坚持将日本侵华的事实向国联提出申诉,要求按照《国联盟约》有关规定对日本实施集体制裁,敦促国联通过有利于中国的决议案和报告书。此后,南京政府加强与国联的防疫合作,积极推动各国贯彻国联决议精神、制定和实施“援华制日”的具体措施,争取各国对中国抗战的实际援助。  相似文献   

9.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作为传统与现代间的过渡形态,既有晚清以来的边疆问题的遗存,也有诸多现代政治因素在内,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为中心,围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边疆形态,边疆认识,民族与国家观念,治边方略,边政理念,边政机构,边政内容,边政得失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疏理,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冯健红 《新高考》2004,(3):42-44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一时期国共两党、两个政权对立斗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建立,南京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大起义,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  相似文献   

11.
战前中国教师薪俸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育红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1):99-105,112
比较战前北京政府与南京政府对大、中、小学教师薪俸标准的不同规定,发现南京国民政府对各级教师薪俸标准的制订渐趋完善,而且南京政府时期各级教师薪俸较北京政府时期均有明显提高。同时,从政府(中央与地方)对各级教师薪俸标准的规定中可以看到,教师间薪俸差异悬殊是这一时期教师薪俸最显著的特点,这显示出当时的政府在重视高等教育的同时,相对忽视了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研究是推动中国边疆研究从传统边疆史地研究向现代专门化学术研究转型的主导力量,也是大学参与边疆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体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研究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救国方针下各种相关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深化了人们对边疆社会的认识,推进了大学相关学术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中国化进程,也为当代中国边疆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视野中的西南边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而其在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视野中的地位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不同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重要性的认识变化较大。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认识的变化,是传统与现实多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体现。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认识到边疆的重要性,但其政治视野的中心是重塑统一的中央政治权威与一党专政的政治目标,其对西南边疆重要性认识的演变是其政治目标在具体社会政治变迁过程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攘外必先安内”是“9·18”事变以后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从“9·18”至西安事变,这一“基本国策”被贯彻执行达5年之久,对中国的政局发生了重大影响.研究这一政策,探讨南京政府确立这一政策的主客观原因,进而剖析、评述这一政策的内容、性质和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估价国民党该段时期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无疑是有意义的.本文拟对此作一初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与国际教育组织展开过广泛合作,尤其与国际联盟世界文化合作委员会、世界教育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系比较密切。南京国民政府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了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并借以对外传播自身教育的力度。由此,促进了中国教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交流。南京国民政府对借助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来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已渐次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但总体而言,还是缺乏一定的对外传播中国教育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10年间,南京国民政府为发展农业经济,制订了一些政策和措施,诸如:制定土地法,掀起农村复兴运动,废除苛捐杂税,设立农业研究机构,改良农业技术,进行水利建设等等。其中属于技术性的措施收到成效,使农业总产值达到了旧中国最高水平。但由于南京政府是地主、豪绅的代表,故而体制性的措施没能行通,农村依然贫困、落后,农民仍然深受剥削、压迫。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认识重量单位吨。3.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毫米、分米、千米。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材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概念。分米虽然不是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建立升的概念是有用的,因此教材对分米也作了介绍。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千米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阐述了宋哲元在“七七事变”后态度游移的原因:(一)从保全地盘和实力出发,作为地方实力派的宋哲元企图化“七七事变”为地方事件解决。这是根本原因。(二)宋哲元不谙形势,对日本侵华阴谋认识不足,这是宋哲元陷入日本侵华阴谋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南京政府对日态度的不明确是造成宋哲元态度游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文章末尾指出了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一)宋哲元对日之“求和”与南京政府之对日“求和”有很大的区别。(二)宋哲元在事变后态度的游移,与冀察政务委员会内部亲日派势力的消极影响,关系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9.
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外交政策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在对外交涉过程中,反对日本干涉中国内政,坚持建立了独立和统一的民族国家,与西方列强谈判,初步废除了一些不平等条约,基本上收回了关税主权,对苏外交政策,受到了国家主权和意识行态两方面的影响,更显复杂。  相似文献   

20.
刘超 《课程.教材.教法》2018,(12):133-138,99
1922年新学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具有民主主义与世界主义色彩:注重社会文化史,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与倡导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采用白话文、中外历史混编等形式。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新学制形存神消。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突出历史教育的主体价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认识中国教育与教科书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