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郑振铎的《猫》,这是一篇写猫的小说。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文中一共写了几只猫?生(齐声):三只猫。师:如果我把第一只猫叫大猫,第二只、第三只猫应该怎么称呼呢?生:二猫,三猫。(生大笑)  相似文献   

2.
一、课前热身活动师:孩子们,你们见过我吗?生:没见过。生:我走进教室时看到您了,因为都是眼镜一族的。师:我的主要特征被你的捕捉了。师:还记得我当时在做什么吗?生:您坐在第一排第二个位置,好像在备课。师:观察细致,好像用得好,因为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你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一边听一边想。文中有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你们找到了吗?生: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古怪既是中心句也是总起句。第二句是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师:你读懂了课文主要写猫的性格是,一起说——生:古怪。  相似文献   

4.
<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5.
《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6.
崔益林  韩蓄 《读写月报》2022,(26):22-26
<正>一、提问导入师:上课!师:同学们,家里养猫的孩子举个手。师:你们家为什么养猫?生:喜欢,好玩。师:猫生活得很好吗?生:是的。(点评:这个导入,看似平淡,实则有意,因为文中的三只猫跟孩子们家里养的猫的境遇不一样。)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猫就不一样了,文中也有跟大家一样喜欢猫的人,但是猫的结局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郑振铎的《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三次养猫的经历。每只猫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也因此造就了家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它们的经历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文中重点词浯的意思,能用“屏息凝视”“任凭......也”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想]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描写细腻,情感真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下)第六单元将它作为首篇,开启了本单元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有关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巩固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l~3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l.出示课件:猫活动的可爱画面。2.导入课文,揭示课题。3.提炼学生发言,理清思路。(引导学生从师生互动地交流中提取关键信息:成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淘气可爱。)二、品读赏读,理解“古怪”(一)重点学习1~3自然段。1.自由读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找出自己认为猫很古怪…  相似文献   

11.
1.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袭自然的情感,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2.现在流行一句话“动什么也别动感情”,可是没有感情的生命有什么意义?语文更不能没有感情,语文失去感情,就好比春天没有花朵,夏日没有绿阴,秋天没有硕果,冬日失去暖阳;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不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不可能给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师:从古代到近代,从现代到当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与时演进,感应社会脉搏的小说创作百花齐放,它记录着民族的历史、时代的声音与灵…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除法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因此,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动手分物品的活动为认识“平均分”做准备;接着通过例1的  相似文献   

13.
《秋魂》教学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刘增山的一篇很著名的散文《秋魂》。(板书课题)请大家各自放声朗读,朗读的过程中,把表现秋的词语划出来。 (学生各自朗读,教师巡视) 师:刚才读了一遍,现在大家要完成两个任务,整体把握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1.文章题为“秋魂”,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弄清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并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梅花魂》。请一位同学读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节课我们应该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   生:要知道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 ?   生:要搞清楚课文开头和结尾这样写的作用,还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说得很好 !老师现在归纳一下本…  相似文献   

15.
一、点词读句 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看黑板,诗的题目是—— 生:《牧童》。 师:上课之前.同学们有没有渎一读这首诗啊?  相似文献   

16.
17.
<正>一、教学设想《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民间叙事诗,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及个性化的语言等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本课时从诗言志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找到相关语段,自己先行朗读、讨论、分析,借助人物对话梳理刘兰芝、焦仲卿等人物性格特点,教师加以引导、归纳,解读主人公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先检查一下朗读作业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19.
师:有这样一位作家,他踏着《春》的脚步而来,携我们观看了梅雨潭的《绿》,陪我们观赏了《荷塘月色》,尔后,他离我们《匆匆》而去,把《背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位作家是谁? 生:(齐)朱自清。师:下面咱们回顾一下有关他的文学常识。生:(齐)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