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以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普遍认识到,传统国民性格中的弱点集中表现为公德缺失,改造国民性的重点是促使社会公德的普遍养成,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冲破传统封建礼教。这一思想在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民众心理基础;同时,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德建设亦可以从近代进步思想家的社会公德思想中汲取有益的价值养分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思想呈现出"国民-群-民族国家-世界"的结构特征,它是对传统"身-家-国-天下"思想体系整体性批判的结果。在传统与现代两个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梁启超思想隐含着一系列有关中国现代性的命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西文化"结婚论"者,梁启超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吸纳与扬弃,中国文学"尚用""教化"的传统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文学工具"论建构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4.
《欧游心影录》是梁启超撰写的访欧游记,集中反映了他访欧回国后的中西文化观。欧游归来的梁启超既批判西方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又肯定西方文明中诸如"自由精神"、"科学的价值、方法"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等优越部分。同时,梁启超对中国人的精神状况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何继承和发扬的想法。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变化并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一种保守或倒退,而是对中西文化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是对其之前过于偏重西学的一种纠正,可以说,这时他的中西文化观恰是非常理性的。  相似文献   

5.
论梁启超的公德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素质成为道德建设的迫切任务。100多年前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和阐发了他的公德思想,提出要正确处理公德和私德的关系,培养国民利群、利国的公德思想,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及影响。探讨梁启超公德观之合理的当代意义,可以为我国当前的社会公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从事历史教学25个年头了,既有迷茫,也有追求。教学思想,或教育思想,是教育大家们谈的,如梁启超、陶行知、叶圣陶等,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我只谈谈这些年历史教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 人要有思想。教学也一定要有思想。史学大师、也是教育大家的梁启超认为,历史教育是培养现代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这是八十年前从事史学、思考教育的梁启超的认识,对我们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天赋人权、男女平等、强国富民、提高国民素质的理念,梁启超倡导并践行女子教育,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女子教育体系,为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启蒙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提出的开民智、生民利、争平等、强国富民等观点,对当代女性思想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注女子问题,尤其是女子教育问题。梁启超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进行了强烈批判,他从"宜家"、"善种"、"兴国智民"、"求平等"的角度论证了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倡要让女子接受新式的学校教育,并身体力行与一批有志之士倡导创设女学,为女子教育的践行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为推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对于我们当今开展女子教育的实践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注女子问题,尤其是女子教育问题。梁启超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进行了强烈批判,他从"宜家"、"善种"、"兴国智民"、"求平等"的角度论证了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倡要让女子接受新式的学校教育,并身体力行与一批有志之士倡导创设女学,为女子教育的践行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为推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对于我们当今开展女子教育的实践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同时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其青年教育思想是梁启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并取得了系列成果。通过对《少年中国说》和《新民说》为中心进行考察,梳理和总结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的学术背景、思想渊源、历史命题和当代借鉴等相关成果,宏观勾勒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研究的全貌,并对既有成果进行辩证分析,以助推这一研究持续深入与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真正系统、完整地提出新民思想的第一人。20世纪初,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对比中西文化巨大差异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素质,重塑新型国民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2.
清末以来,西方各种思想学说迅速传入中国,但很多发生了"转变"和"调适"。梁启超的功利观也是如此。梁启超的功利观是一种基于"群己和谐"的功利观,但是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盛行的清末,其功利观明显强调"集体利益",是一种以群体为本位的功利观,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的功利观不同。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梁启超从爱国、救国的立场提出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进而拯救中国的教育思想,立足于全民的教育、个性的教育、开放的教育三个层面,这与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相契合,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淼隆 《文教资料》2011,(23):132-134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最早提出的。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通过对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进行探讨,熟悉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对其思想进行客观的评价,无疑对我们了解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民说》中发出了改造国民性,再造新民的呼声。他所谓的新民人格便是近代意义上公民形象的雏形。公民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有着逻辑上的必然性和现实中的可能性,它内涵丰富,可归纳为“理想信念”、“道德意识”、“文化素养”、“纪律规范”四点。梁启超提出的“再造新民”呼声已过了一个多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跟现代政治文明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梁启超的命题至今还未过时,公民教育仍是我国当前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的"启蒙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是韩国的"开化期",此时期梁启超流亡到日本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小说观的论文,同时韩国文人申采浩拿起笔来为祖国的未来奋笔疾书。梁、申二人把小说当成革命的工具,甚至视之为改变整个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基本手段。本文通过中国近代文人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对韩国近代小说的影响,分析了中韩文人在小说观上的交流,重点以韩国文人申采浩为例研究了梁启超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总结了中国古代历史贵族性的特点,点出了私人著史和官修史书的缺点,通过对古代史学的准确把握,提出了现代意义上"史"的定位、史学范围的划分,以及对大的历史背景的注意。同时介绍了历史学的主干--史料的研究方法,在这其中,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思想碰撞下的中国史学过渡时期的探索和矛盾,渗透出梁启超的史学精神和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和李大钊作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伟大的思想家、启蒙家,是反封建的思想斗士,他们的思想也为中国革命、社会变革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梁启超和李大钊关于自由、民主和良知方面的阐释既有共通的地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在今时今日仍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种种原因,梁启超和李大钊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有些地方值得深入探讨。从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的文献看,对于梁启超和李大钊思想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比较少,近期的相关研究更少。因此,这一比较研究既有利于对二位的自由民主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西方世界变革日新月异.严复为寻求国人在思想和身体上彻底改变和解放的救国之路,他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物竞天择的思维方式,推行学校体育,提倡女子体育,推进国民素质教育,倡导"军国民"教育思想下的"力、智、德"三育并重的体育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了政治文化的转型,这是历史转型的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启蒙学者,梁启超的思想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民权思想是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核心,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是把西方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他的民权思想包含着对君权的尊重,其认为在中国欲行民权必先兴绅权,因此在梁启超思想体系中,民权思想占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