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一、背景材料 在一次语文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雪儿》一课(“雪儿”是一只信鸽的名字),教学片段如下: 师:读了这篇课文后,雪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一位充满灵气的小女孩自信地站起来,兴冲冲地说道:“鸽子是蔚蓝色的。” 大家把惊讶的目光投向了这位学生,片刻沉默后,传来了听课教师的议论声:“雪儿是鸽子呀,哪有鸽子是蔚蓝色的?”“这个女孩平时挺聪明的,怎么在关键时刻添乱子。” 师:你见过蔚蓝色的鸽子吗? 女孩摇摇头,天真的脸上写满了茫然。 师:读了课文后,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我”把这只信鸽叫“雪儿”了吗? 生:它的羽毛是白色…  相似文献   

2.
2003年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74页的复习题,要我们判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动物细胞内氧化分解后,最终形成的物质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这句话的正错。以前教参的答案是(√),而现在教参的答案是(×)。我认为,现在的判断是正确的。为什么呢?这得先从生物氧化开始分析。  相似文献   

3.
记得有一回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去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指出他的最后一题错了。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光明面?…  相似文献   

4.
教参上的两处失误□湖北王小平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比较中,常常有学生把借代和比喻中的借喻或暗喻混淆,甚至连教学参考有时也会搞错。如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六课《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的“思考和练习”第二题,教参所给的答案,有两处就将二者混淆:一处是将暗...  相似文献   

5.
期末语文考试,考了一道修辞题。题目如下:谢太傅(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世说新语·言语》)1、问兄妹俩是用何修辞格回答的?2、哪种回答最佳?为什么?3、并指出最佳者的修辞结构是什么?学生对一、二小题答得较好,第三小题错得最多。很多学生把此题的“修辞结构”答成:本体是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说“断裂的思维”?因为在题目到答案之间有段思维的空白。为什么说“题目到答案之间有段思维的空白”?因为学生往往知道答案,却说不清原因。为什么知道答案却会说不清原因?因为学生只是在用感觉做题。感觉是没有为什么的。  相似文献   

7.
一位小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由一名学生上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老师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到其光明面?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更多的是看其缺点,还是优点?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更多的是看到失败,还是看到希望?当我们处于低谷,更多的是看到失去,还是看到得到?………  相似文献   

8.
读贵刊200年第1期散i自语文教参如何》一文,觉得有商榷的必要。现在通行的语文教参,确实存在着许多弊端。但毕竟对教师、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师生,在教学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这样一本参考资料还是有其价值的。更何况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将来这类资料将更容易获得,岂能以一个“取消”了之?叶老提出的“教参是个鸦片烟”的看法,在我看来,这不是“叙参”本身的错,而是使用“教参”的人的错。这种“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垄断教参。似乎这是教师独有的教学范本,是教师的…  相似文献   

9.
孔庆东在讲鲁迅《故乡》时,曾经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我想读过《故乡》的学生,可能对教师归纳的中心思想都忘了,但是忘不了小说里的那个画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一个少年戴着银项圈。这个画面是永远忘不掉的。其实如果写在别的小说里,也不见得这么难忘,为什么《故乡》里的这一段这么难忘呢?我觉得这一段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是题眼。为什么说它是题眼呢?因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李白《静夜思》(六年制第四册13课)有句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庐山瀑布》又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疑”作何解?翻阅手头上的教参,均解为“怀疑”。诗人既知“床前”洒落的是银白色的月光,为何还要“怀疑”它是“地上霜”呢?而《望庐山瀑布》一诗,从诗题到诗句已两次出现“瀑布”一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自然是“瀑布”,又为什么要“怀疑”呢?因此,“疑”之解释有疑。我认为这两处之“疑”,均应解为“像”、“似”、这样解才理通情顺,并且合乎比喻修辞格:“床前明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要求:1.…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前提。在自然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呢? 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如,观察鸟飞行的特点,教师可先给学生观察鸽子的标本,然后提问:“鸽子为什么能在高空翱翔?”这一悬念便能引起学生需要解疑的心理动机。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鸽子的外形、骨骼、羽毛……,他们便能总结出鸽子的特征:①两只翅膀;②体外生有羽毛;③身体两头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三年级的一次数学单元测验,其中有这样的一道填空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填写的单位是“厘米”。当时,我们都不假思索地将这道题判为了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 “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呢?”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小家伙围着我问。“那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  相似文献   

14.
高语四册第五单元选自《水浒传》的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这么一句:“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读到这里时,学生不禁哑然失笑。笑什么呢?原来是店家李小二把老婆称作了“大姐”。李小二为何把老婆唤作:““大姐,”课本及教参均未对此作注解。在《水浒传》里,妻子的称呼有“娘子”、“老婆”、“浑家”,“婆娘”、“荆妇”等等,本文其他地方亦然。为什么只有李小二在此处,在这个时候却偏偏管老婆叫“大姐”呢?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间为什么加了句“小乔初嫁了”,“小乔初嫁”该作何解?历来“教参”都说这是“美人衬英雄”,落脚点是为了突出周瑜的“雄姿英发”。这种说法有道理,但只说对了一半。“小乔初嫁”与“当年”公瑾指  相似文献   

16.
教法一 假如我们按“平推式”教学方法上《“你们想错了”》一课,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先指名学生读完这一自然段后,提出三个问题:(1)敌兵发现方志敏是红军领导人后想什么?(2)敌兵是怎样搜身的?(3)敌兵搜身的结果怎样?学生把书一念就可以答好:第一题是敌兵“满心希望能从方志敏身上搜出大洋来。”第二题“是他们把方志敏全身都摸遍了,从衣领直捏到袜底。”第三个问题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找到。”这都是书上的话根本不需要思考,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语言。如:第四自然段,分析到最后一个句子时,提出“他们错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学生不读下面几个自然段是答不出这个问题的,它必须联系下文才能回答清楚。  相似文献   

17.
在教过小学自然第六册12课《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后,有这样一题:“人是不是脊椎动物?为什么?”此题自然练习册上肯定;人不是脊椎动物。根据脊椎动物的本质特点,我认为人是脊椎动物。为了正确地处理好这对矛盾,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脊椎动物的本质特征,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讨论。下面是讨论过程:  相似文献   

18.
《祝福》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教参》这样回答。这一点几乎已成定论。《教参》中还进一步分析:“我”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有无的问题回答含糊,说明了“我”有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至于“我”在文章中的意义,《教参》说,是起一个见证人的作用,是在小说的结构中起着线索作用。小说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祥林嫂一生的遭遇的。不难看出,这一切都是在  相似文献   

19.
陈君 《湖南教育》2004,(6):21-21
《湖南日报》曾登载了一篇有关美伊恩怨的文章,在叙述美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关系时,有这样一个小标题:《美国舞动橄榄枝》。利用读报课时间,我和学生学习了这篇文章,然后给学生留一个问题:橄榄枝在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习惯于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相似文献   

20.
备课摘记     
初中语文第四册中《青纱帐——甘蔗林》一诗的开头,《教参》说“用了两个反问句,且衬以两句相答”。这前一句讲对了,但后一句却是错的。一、三两个反诘句,是用疑问代词“怎”加否定副词“不”,表示肯定语气,说明思念之必然。故反问是不必回答的。《教参》所说的“两句相答”,实际是诗人以呼唤和拟人手法写情的抒情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