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应辟的用事论是其诗学主张中最有价值者之一。他可能是古代第一个具体论述诗歌需要用事的人。他认为诗歌要用事的原因是:一,用事可以表现诗人才华;二,某些体裁的诗歌必须用事;三,是诗歌的重要表达手段与表现内容。但是他并不是认为诗歌可以滥用故事,而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合乎诗歌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诗人使用隐喻,一方面将内心的感受图像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使诗歌变得清晰、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内在涵义;另一方面,使诗变得意义深刻,更具可读性。本文尝试运用George,Lakoff等学者的认知理论,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通过探讨中国古代诗词与概念隐喻的关系,说明了隐喻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无所不在,理解隐喻正是理解整首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所进行的一切古代诗学研究都是一种现代诠释,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个命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把这个命题置于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论域之中来审视,以了解它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之关键在于变化了的时代之中涌入了西学的洪流,正是西学的涌入才使得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能够成立。立足于这种现代语境来对古代中国诗学进行诠释,便只能是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这是我们对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之性质、对象与范围的理解和限定。真正的诠释,其实正应该以超越对中“体”或西“体”的偏执为前提,而代之以一种心态更加开放、视野更加远阔、方法更加丰赡、学理更加稳固的对话诗学。这种对话诗学,在现阶段必然是比较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必然要以西方诗学的运用或参照作为前提,这样一来,如何评价西方诗学便成为了如何实现中国古代诗学之现代诠释的内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里,“言意”是其重要范畴,从“言意之辨”出发,“意”是诗所追求表现的本体,而“言”则是为表意服务的,“言不尽意”因此而成为诗本体命题。它既抓住了诗美的特质,又开发了“意在言外”的美学疆域,使诗的艺术内涵和诗学的理论内涵得到丰富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冷卫国 《丹东师专学报》2011,(5):156-156,F0003
赋、比、兴是中国诗学的一组重要概念,这一组概念几乎与中国古代艺术的所有领域都发生着关联。然而,"赋比兴的意义,特别是比兴的意义,却似乎缠夹得多;《诗集传》以后,缠夹得更厉害,说《诗》的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这是朱自清先生在其学术名著《诗言志辨》中所下的论断。  相似文献   

6.
15年前,在中国大陆,一些富有人文关怀而且眼光较为敏锐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探讨并创立中国解释学的问题。经过越来越多学者的共同努力,终于促使解释学在中国学界渐渐“热”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而其中紧要的问题似乎应该是:如何更加深入地发掘和提炼中国古典解释学的丰富资源?如何探寻多向进路以使中国解释学的创建能够有力展开?为此,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刘继保先生的倡议和邀请之下,我们几位同道就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的意见很不成熟,但愿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学者进行新的讨论。(周光庆)  相似文献   

7.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闪耀夺目的明珠,其中流淌的“风骨”观念是最重要的创作理念之一。唐之前,“风骨”的含义经历了一个从描写自然事物到展现人物品格再到评价文学风格的发展过程。初唐至盛唐时期,“风骨”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魏征对齐梁诗风的纠正,为“风骨”声律论的提出做出铺垫;初唐四杰的诗歌提倡刚健骨气,开“风骨”先声;陈子昂标举了唐诗“风骨”的明确方向,对于“风骨”诗学观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唐朝诗歌“风骨”理论的梳理和归纳,对于理解当时诗歌的艺术特征、审美情趣和创作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在《盘车图》一诗中提出了中国古代画论中常涉及的几个概念:“形”、“意”、“忘形得意”。而形神的关系问题,是我国美术界比较熟悉且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外美术史家和评论家历来都极为重视的问题。对于“形”、“神”关系问题,在理论上虽明确主张“以形写神”,但在实践中却提倡“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神”包含在内在规律之中,并通过外在“形”体现出来,不管是“以形写神”还是“以神写形”,其实都还是赞同“形神兼备”。写“形”是基础,写“神”才是目的,应从精确地描绘形象的基础上达到生动地传神,从而将二者统一于艺术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的上帝以语言创世、以异象启示和与人类订约的观念对西方诗学中的文学本质观、象征主义的文学观及解释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变体概念最初是为了经济处理表音文字与语音实体对应关系提出来的 ,如今它已被广泛用于语言研究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最为常用、最为核心的概念。社会语言学引入前述概念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即 :(1)使用变体及相关术语时需注意名异实同及名同实异现象的存在。 (2 )探求变体之间发生学关系时需谨慎行事。 (3)将变体概念作为工具使用时需充分认识其方法论意义。变体概念与社会语言学的关系乃是社会语言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传统化是在以儒学的为核心的汉族化与少数民族化长期撞击和融合中产生和发展的,汉族化对少数民族化的影响和少数民族化对汉化的渗透的核心理念是对“夷狄”的教化观。由于各民族化的互到动变迁,“夷狄”教化观表现为以德厚夷、华夷一家、夷汉一家、以夏变夷等不同的理论变式。其实践都是在中国传统化赋予教育的教化功能上展开的,表现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报应观作为一种传统思想实际上构筑了古代社会的道德敬畏心态,它不仅为古代官员保守官德提供了内在动力,其作用更集中表现在对司法实践的影响上,无论是查清案情消弭冤狱,还是依法裁断,甚至慎刑、赦宥、息讼等审判理念,报应观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它为视角我们可以更真实的了解古代司法的真实样态。  相似文献   

13.
诗歌艺术表现论在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诗艺表现论亦为王夫之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夫之诗学表现论的要义乃是追求艺术的有机与浑成 ,包括艺术意象的浑成、艺术结构的完整和艺术章法的完好等。王夫之的这种艺术浑成论的诗学观念虽然不以独创性取胜 ,但深刻地体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创作经验的全面反思 ,又是对中国古代诗学艺术表现论的系统总结 ,达到了中国传统诗学对诗艺表现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认识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文艺观与美的本质观,从根本上体现了创造主义的观点。这种创造论,是指两种以上事物的有机结合而产生出另一种全新事物的过程。因为中国古代艺术家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人的生命精神与一定对象的性质、特点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具体特殊的人的存在状态的表现。而审美作为对于物我分立、主客对峙状态的打破与物我浑融、主客消失、自由状态的建立,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种物我交流和沟通、契合和共鸣的审美过程,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是把创造直接指向艺术的发生,即指向情与景的有机结合的状态。这正是科学的、彻底的创造主义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动画作品作为集多元化文学元素于一身的文艺表现形式,在文化传承中彰显着自身独特的心灵体验美质。认为它以"兴观群怨"的理论支柱为依托,以现代技术为衍生媒介,建构了独特而崭新的"动画诗学",是中国传统诗学具有转换意义的一次现代审美尝试。传统诗学中的"兴观群怨"观在构筑动画诗学深层意蕴的同时也丰富了其艺术能指。动画作品对传统诗学观的延承与转换过程中,形成了审美的"同嗜"力量,并在文学史传统"内在理路"的规约下诠释了"兴观群怨"诗学观的现代生存境遇,完成了自身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有人本观、整体观、和谐观和经权观。和谐观是指导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集体伦理观。本文拟就东方管理思想的和谐观在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作一探讨,分析其对跨文化管理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之“大”涉及大学是什么、大学做什么等大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涉及大学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定性,涉及大学的定位与特色的形成。我国古代先辈们对大学之“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许多独特见解,其中重视大学的胸怀之大、志向之大、精神之大、理想之大,要求培养具有高境界、高品位、高素养、高本领的人才的思想,对指导当前的大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与人生——谈吕进先生诗学观中的生命“本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诗”这是一个不断被言说的过程。作为诗人、诗评家的吕进先生,以他对诗化人生的追求,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个真诚的回答。从他的诗学观念中,我们看到了他怎样从“诗”的本真诠释到对生命“本真”探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古代民族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民族观的起源演化、具体内容、历史影响、儒家及历代著名人物的民族观等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应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大力发掘史料,加强交叉学科研究,继续分层次、分阶段、多角度对中国古代民族观问题进行科学审视。  相似文献   

20.
本说明南宋人对“语法”术语的引用及其语法观的产生,并再谈梵语法对中国古代语法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