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以期真正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地理选择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以下几种情况。混淆概念在涉及概念的选择题中,往往是通过混淆相关概念,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或片面的认识来设置"陷阱"。对于这类试题,考生必须加  相似文献   

2.
化学试题中的主打题型是选择题,分值常占50%左右.选择题编制时,命题者常通过题设"陷阱",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解选择题时,考生要能识别"陷阱",挖掘出最具价值的隐蔽信息,以迅速正确答题.本文试对选择题中的常见"陷阱"类型分析,以获取对选择题的"陷阱"设  相似文献   

3.
设置"陷阱"是中考思想品德选择题命题的一大特点。一些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为何会让一些考生出现差错呢?原来,中考命题者针对考生知识上的"漏洞"和思维上的"弱点",有目的地设置了一个个  相似文献   

4.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占了很大的比重,而选择题往往因其灵活多变,涉及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技巧多样而备受关注。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考查出考生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化学高考试题中,选择题占了很大的比重,而选择题往往因它的灵活多变,涉及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技巧的多样性而备受关注,同时选择题还能体现一个考生的综合素质,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校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设置陷阱,让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造成误选。这样就拉开了考生的分数差距,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了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设置陷阱,让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造成误选。这样就拉开了考生的分数差距,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考查考生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设置陷阱,让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造成误选。这样就拉开了考生分数差距,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9.
为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常设置陷阱,结果能力强的考生不受诱惑顺利过关,而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受骗造成误选。这样考生分数差距就被拉开,从而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笔者认真分析了近几年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发现其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10.
"陷阱",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落入"陷阱"必然会引起思维上的警觉,从而促使认识进一步深化.因此,针对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和思维上的"弱点",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题"陷阱"训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另外,设置"陷阱"也是高考选择题的一大特点.下面就选择题设置"陷阱"的几种常见类型作一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读懂词语,可以帮助考生理解科技文的文本,做选择题时可以帮助考生不至于落入陷阱。高考中选用的科技文,许多考生觉得阅读做题无径可寻。然而笔者认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高考中设置选项时,经常设置的一些陷阱也与词语有关。因此,读懂词语,可以帮助考生理解科技文的文本;做选择题时可以帮助考生不至于落入陷阱。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国高考文综卷中,政治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其中,为了保证选择题具有区分度,经常会设置一些逻辑陷阱,以此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解题过程要符合逻辑规则。考生意欲提高政治选择题解答的准确率,需精准甄别题肢干扰项的逻辑谬误,同时提升解题技能,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一、厘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应对教材基本概念的深度考查,要求细思概念的  相似文献   

13.
宗玲 《高中生》2009,(2):41-41
很多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以期真正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地理选择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综观2010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历史试卷,发现命题者在选择题中设置了一些"陷阱",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思考是否周密.本文以题为例,拟就选择题常见的"陷阱"类型与相应对策作一些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红刚 《高中生》2008,(22):63-64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这两类文章在高考试卷中始终以4个选择题12分的分值在高考中占较大的比重。综观近十年来的现代文阅读试题,每道题目的选项中都有不少于一个的陷阱。因此,考生必须具有识别试题中陷阱的能力,以免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本文以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来分析这类题设置陷阱的常见"伎俩"。  相似文献   

16.
所谓"陷阱",实质上就是对正确选项起到了干扰作用的那些干扰项。有些考生往往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按某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得出"正确答案",结果误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中。下面笔者就去年高考的"陷阱"题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里陆续出现了许多考察学生双基能力的填空题、选择题.这些题目往往都设有"陷阱",答题人若对有关概念理解不深,就容易忽略题目的隐含条件,出现"错解、漏解、多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中考化学选择题中,命题者往往故意设置"陷阱",以考查同学们掌握知识及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现结合实例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数学命题过程中,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往往更喜欢设置学生注意不到的"陷阱".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且在做题时对命题者设计的"陷阱"视而不见,那么就会严重失分.我们只有清楚命题者在哪些方面设置"陷阱",才可能绕过"陷阱"顺利解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针对学生对概念掌握不清设置"陷阱"命题人往往围绕数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相关的定理、定义、公式掌握不清,理解  相似文献   

20.
化学选择题因它的灵活多变,涉及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技巧的多样性而备受关注,同时选择题还能体现考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命题人往往抓住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点进行设置陷阱,所以在处理这一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