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赛前心理紧张 运动员在比赛前对环境因素及本人参赛水平做出了具有威胁的评价,从而产生紧张的心理反应。心理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严重者四肢颤抖、尿频,造成运动员心理活动失常,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对动作知觉和表象模糊不清,对教练员的布置和嘱咐听不进去.失去控制自己行动的的能力等,以致影响比赛发挥。克服赛前心理紧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对28名广东省优秀运动员赛前出现紧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在第一次参加比赛(未经历过比赛、选拔赛、预赛、关键比赛)出现心理紧张过度的机会增加。导致赛前紧张心理的主要原因是能完成预定比赛任务但无取胜把握。部分队员会将过度紧张情况告之教练或队友,部分队员谁也不告之,自行调节,约有三分之一的运动员能够正常或超常发挥。在舒解赛前紧张心理方面,神经类型好、在家庭中处老大位置的队员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能正常发挥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3.
柔道比赛紧张激烈,强度较大,比赛时间相对较长(男子5分钟,女子4分钟)。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通常会出现过度紧张、过度淡漠、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本文简要阐述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焦虑的调控方法,以使运动员达到适宜的比赛竞技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场摔跤比赛的胜与败。有的队员赛前出现过度紧张、焦虑、害怕等状况,比赛场上脑子乱轰轰,一片空白,身体僵直,手、腿不听指挥,腿好象踩在棉花上,导致这场比赛败于对手。我对4名摔跤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了解,就赛前不同心理状态所引起紧张原因、赛前心理状态表现类型和克服不利比赛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初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心理训练就是使少年速滑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管理各项比赛,为创造优秀运动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针对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及影响他们赛前过度紧张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在训练中应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和克服赛前各种干扰的心理训练和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指出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运动员的期望值不宜太高,要根据已的实际情况选择奋斗目标;念动训练能使运动员从紧张和焦虑中解放出来,振奋精神,斗志昂扬地参加比赛;专门性心理训练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过度紧张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种心理失态状态,它会导致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的暂时下降,影响正常技战术的发挥导致失败,现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过度紧张的情况及预防和克服的办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运动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取得优异成绩。本文通过对举重运动员的心理分析,得出系统的心理训练是克服“过度紧张”提高运动成绩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能否在现场比赛中发挥出日常训练的最佳效果,取决于比赛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文献资料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进行研究,了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良、心理压力过大、比赛经验缺乏和对比赛环境的不适应等。提出:调节呼吸法、模拟训练法、表象再现训练法、语言暗示法和设定适宜的比赛目标等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有助于增强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为缓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紧张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练国富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5):15-16,22
应激是运动员在压力情境中常出现的一种心理反应,过度的应激反应通常会干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为此,通过有效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应激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在阐述紧张情绪与运动表现关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应激应对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过度紧张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种心理失态状态,它会导制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的暂时下降,影响正常技术和战术的发挥,导致失败。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走访调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过度紧张的情况及预防和克服的办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紧张水平是影响摔跤运动员竞技表现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有关紧张水平如何影响运动员比赛发挥这一问题的讨论已有很多。本研究通过分析摔跤运动员过度紧张的成因、探讨过度紧张对摔跤运动员比赛发挥的影响,从而寻找摔跤运动员应对过度紧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指出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运动员的期望值不宜太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奋斗目标;念动训练能使运动员从紧张和焦虑中解放出来,振奋精神,斗志昂扬地参加比赛;专门性心理训练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篮球比赛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罚篮的重要性及在比赛时学生罚篮心理过度紧张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减缓罚篮时学生心理过度紧张的训练方法 ,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花样滑冰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史燕今  蔡伟滨  赵金平 《冰雪运动》2007,29(3):29-30,34
为使运动员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之中,通过对花样滑冰运动员进行放松、表象、集中注意力以及模拟等心理训练,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和自我调控能力,为花样滑冰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举重比赛运动员心理分析 举重比赛与平时训练不一样,平时训练没什么精神负担,而到了比赛期间,就会有心理紧张等因素。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阜阳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20名散手道运动员,在对抗比赛中产生心理过度紧张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考虑比赛胜负、承受力、对待困难的心理准备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克服紧张心理需要转化动机、做好赛前准备、收集信息、模拟比赛、兴奋转移和暗示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 2 0名散手武英级和一级运动员 (各 10名 )进行了在比赛中产生心理过度紧张原因的调查 ,笔者发现不同级别运动员在考虑比赛的胜负、承受力、对待困难的心理准备等方面 ,其心理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 ,提出了克服紧张心理需要转化动机、做好赛前准备、收集情报、摸拟比赛、进行兴奋转移和暗示的自我调节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比赛过程的情绪变化与有关人物环境的外在情绪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大赛时,当一些运动员出现紧张失常情况时,常会看到许多观看者厉声指责该运动员心理素质太差,不可救药。这多少有些冤枉这些运动员。造成比赛心理失常的原因的确有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我们曾应用先进检测技术追踪研究有关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心理失常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焦虑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比赛过程具有个体生理、心理变化差异。但是,对  相似文献   

20.
饶日忠 《体育世界》2008,(10):23-2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访问等方法。对在宁高校普通跆拳道运动员在跆拳道比赛中出现的紧张心理情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运动心理学原理,选择相应的调节方法,进行科学系统的调节控制,对提高比赛成绩和运动员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