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普勒效应是声波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一般仅限于声源和观测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精形,而对任意方向的多普勒效应,因情况比较复杂,研究讨论较少,且采用的方法多为将速度进行投影,不易理解,直接利用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对观测和波源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多普勒效应作一探讨,方法简单,便于理解,根据由此得出的结论分别讨论,还可得出与各种情况下多普勒效应相一致的结果和公式。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效应是指因波源与观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从而使观测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对于机械波,当波源和观测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时,观测者接收到。  相似文献   

3.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相对运动而出现的观测者测得的波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叫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所引起的波的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  相似文献   

4.
利用Adobe Audition 1.5演示多普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出问题 在高二物理(人教版)"多普勒效应"这节课中,教师在教学中一般是利用公式推导出多普勒公式,并说明:当波源和观测者之间靠近时,观测者接收的频率增大;当波源和观测者之间远离时,观测者接收的频率减少.  相似文献   

5.
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发现:当波源和观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所接收到的频率就会发生变化,不再等于原来的频率。为了纪念他的这一重大发现,这种现象被称作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司空见惯的,它在交警测速、彩超、解释宇宙大爆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如图1所示就是水波的多普勒现象。  相似文献   

6.
浅谈雷达测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系统常用雷达测量车辆的速度,通过对超速车辆的处罚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那么,雷达测速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它涉及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拍现象等物理知识,现分述如下:一、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波动的基本特性.根据狭义相对论,如果有一电磁波源以相对速度 v 朝着观测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此电磁波源在运动中连续不断地发出频率为 f_0的微波脉冲,则观测者收到此脉冲波的频率为 f=f_0(c v)/(c-v)~(1/2),其中 c 为电磁波在  相似文献   

7.
罗亘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3):17-18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相对运动而出现的观测者测得的波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叫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所引起的波的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关于多普勒效应的一些练习题在近两年高考复习资料中频繁出现。以下两道题较为典型,且在《哈佛之路》和《王后雄考案》两书中均有出现。但在这两本书中只给出了运动学的解答,在  相似文献   

8.
在多普勒效应中有多普勒频移产生,并且与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情况有关,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多普勒效应在卫星定位、医学诊断、气象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多普勒效应的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第五节《多普勒效应》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多普勒效应,课堂上,笔者用音乐手机演示了多普勒效应.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即月相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有趣天象,但对月相成因的解释,中学生往往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它已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月相的变化决定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太阳照射月球的方向,这个方向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它把月球分为向日半球和背日半球两部分。第二,是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月球的方向,对于同一地点的观测者来说,这个方向是随着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这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逐层分析,得出观察者和波源都在运动时的多普勒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逐层分析,得出观察者和波源都在运动时的多普勒效应。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涉及的运动合成主要有2种:一是两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时,合运动也是匀速直线运动:二是两分运动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不在同一直线上),合运动是曲线运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运动的合成,为后续研究曲线运动及抛体运动的规律打下基础,各种版本的教材都设计实验演示以上2种运动合成的情况。但这些物体的运动一闪而过,不能明确清晰地看出合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  相似文献   

14.
连接体问题按相互连接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有 :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和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种情况 .学生对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连接体问题普遍感到困难 ,本文结合例题作分析讨论 .1 根据牛顿定律 ,并结合运动学知识求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连接体运动问题( 1 )求解加速度【求解策略】①对甲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并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②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并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③依据矢量分解法则 (即依据效果进行分解 ) ,列出两个物体运动加速度间的大小关系 ;④联立上述三个方程求解即可 .例 1 光滑杆上穿两个质量皆为m的小环 ,…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涉及的运动合成主要有2种:一是两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时,合运动也是匀速直线运动;二是两分运动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不在同一直线上),合运动是曲线运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运动的合成,为后续研究曲线运动及抛体运动的规律打下基础,各种版本的教材都设计实验演示以上2种运动合成的情况.但这些物体的运动一闪而过,不能明确清晰地看出合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效应是当波源或者观察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的现象.要理解多普勒效应,必须先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频率的区别,这是学习多普勒效应的关键:下面谈谈多普勒效应的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多普勒效应是当波源或者观察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的现象.要理解多普勒效应,必须先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频率的区别,这是学习多普勒效应的关键.下面谈谈多普勒效应的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天体运动中的“追击问题”在近几年高考和各地模拟考试中时有出现,分析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理解“追击”的含义,它与直线运动中“追击”的含义不同,它研究的是“两个在不同的圆周轨道上运动的物体,何时相距最近(即相遇)或最远”的问题.相距最近的含义是:2个卫星(或物体)和圆周轨道的圆心3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2个卫星(或物体)在圆心同侧;相距最远的含义是,2个卫星(或物体)和圆周轨道的圆心3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2个卫星(或物体)在圆心异侧.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比较抽象 ,在课堂中也不便演示 .笔者利用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制作了一个简易多普勒效应演示器 ,演示效果极佳 ,并能说明部分多普勒效应原理 .在一张学生用的塑料垫板上 ,用圆规的金属尖脚在板上画出如图 1所示的一系列圆 ,圆心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依次等距离变动 ,圆的半径也依次适当变小相同的数值 .圆规画下的圆要深一些 ,圆圈的数量尽量多一些 .用电铬铁绑上粗针做成圆规烫画出的圆更好 .再在垫板一角剪一个尖三角片 .板上的圆圈相当于向右运动的声源在空间某时刻产生的声波的波峰 .演示时用一把尺子平行于图中虚线放置 ,…  相似文献   

20.
潘建新  梁宇 《中学理科》2005,(9):22-28,48
主要考点: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②力的图示方法;③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④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的常见现象;⑤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规律;⑥摩擦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⑦二力平衡知识及应用;⑧物体受力分析;⑨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