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它与生活息息相关,你信么?请看下面的例子:张某、王某、李某三位家庭主妇去采场买鱼。张某准备买1千克鱼头,王某准备买1千克鱼身,李某准备买1千克鱼尾。于是她们向一位售鱼摊主询问价格,摊主说:“鱼头每千克8元,鱼身每千克6元,鱼尾每千克4元,整条鱼每千克5元。”请你帮助她们设计一种最省钱的方案,并计算出各自应付多少钱?(恰好有一条鱼的鱼头、鱼尾、鱼身都是1千克)分析:一种情况是每人单独买,各付各的钱;另一种情况是三人合买,各人分摊钱。到底哪一种比较便宜呢?我们需要计算比较。单个买鱼的平均价为(8+6+4)&;#247;(1+1+1)=6(元),每千克6元,整条买鱼的平均价为每千克5元。因为6&;gt;5,所以买整条合算。整条鱼的价格为5&;#215;(1+1+1)=15元,那么如何付钱呢?是不是每人付5元呢?当然不是。否则买鱼尾的李某不是比单独买花去4元贵吗?由于各人所买鱼的重量相同,仅单价不同,单价比就等于总价比,所以我们只要找出单价比就能合理分摊15元钱了。鱼头:鱼身:鱼尾8∶6∶4=4∶3∶2张某应付:15&;#215;44+3+2≈6.7(元)王某应付:15&;#215;34+3+2=5(元)李某应付:15&;#215;24+3+2≈3.3(元)由此可见,通...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母亲,做鱼的时候总是把鱼头和鱼尾去掉,而只把鱼身子放在盘子里端上桌。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想了半天说:"不知道呀,以前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做的。"于是她就去问她的母亲。她的母亲笑了,原来,因为以前钱少,买的盘子也比较小,没有办法放整条的鱼,所以只好每次去掉头尾端上桌。这位母亲不  相似文献   

3.
早上去菜市场,看到金鲳鱼很鲜活,就要了一条c在老板娘处理鱼的同时,我的脑海里,对这条鱼的做法已经胸有成竹。用少许的酱油和醋,以及姜丝和大葱,腌制10分钟。然后将鱼身切成条状,鱼头留整个,切成条状的鱼身有序地摆成扇形,扇形收口处立起鱼头,对着鱼头的地方摆好鱼尾,鱼身靠近盘子外沿的地方,再各点缀上一粒枸杞。  相似文献   

4.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因而同样离不开想象。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说:“每为一个字,各象其形,斯为妙也”。东汉书法家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纵横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尽管我们小学的“写字”不同于书法,我们小学写字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但这种想象力对于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悟性,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想象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原形启迪,唤起想象 如教“伞”和“鱼”两字,教师可用语言启迪学生关于伞和鱼的形象:“伞”的“人”要写得大方,像伞盖能罩住下面的部件;“鱼”字由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构成,“鱼头”比“鱼身”“田”要短要小。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脑海里唤起了具体可感的“伞”和“鱼”的形象,拉近了写字与生活的距离,写起来就不会将“伞”的人字头写得很小或很大,将“鱼”写成大头鱼了。 二、会意启迪,唤起想象  相似文献   

5.
金鱼     
材料:彩色纸,浆糊,细纱线。制作方法:①把彩色纸剪成圆形后,对折成半圆形做鱼身(图一)。②把方形纸对折后,剪成叶子的形状做鱼尾(图二)。③将鱼尾粘在鱼身的后面,再用画笔画出鱼头、眼睛、鱼鳍即成(图三)。用细纱线穿过纸鱼的背部,可悬挂在空中。  相似文献   

6.
笑弹N枚     
乐乐:你知道鱼为什么都是哑巴吗?欢欢:不知道。乐乐:你只要把头放进水里,试着说几句话就明白了。妙解两个男孩在交谈甲:听说我们的祖先没有电,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电视,我不明白,他们怎么生活。乙:所以,他们都死了。电的重要性一位老太太买了三袋卫生球,第二天她又来到了商店里。“请再给我六袋卫生球。”她对店员说。店员吃惊地看着她,您家里一定有很多蟑螂。”“是的,”老太太回答,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用昨天买的卫生球打蟑螂,可至今我才打中了一只。”节省车费爸爸有一个测谎器,他问德华:“你今天数学成绩如何呢?”德华回答道:“A.”测谎器…  相似文献   

7.
余数是鱼尾     
由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抽象,不少学生在理解、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听课更无兴趣。用什么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几年来我一直在琢磨这问题。有一天,我在辅导学生练习,无意间听到一位学生给另一位学生讲解:“除法竖式看起来像一条小鱼,除数、被除数是‘鱼身’,商是‘鱼头’,余数是‘鱼尾’,当‘鱼尾’比‘鱼身’小的时候,你就算对了。”那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掌握了要领。我想,这位学生的理解虽然不是很严密,甚至有点夸张,但他却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把“硬邦邦”的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形象,浅显易懂,“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难点被轻松突破。另外,“鱼”“余”同音,这不正是应用了谐音法吗?这种比喻的确很贴切,如果再辅助画一条小鱼的简笔画,效果一定会更好。我到另一个班级一试,此法还真管用,多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除法的难点,还有的学生把这个“发明”进行了补充:在写除法横式时,“鱼头”写前,“鱼尾”写后,中间用“鱼鳞(点点)”连接,除法的书写格式也就容易记住了。最后我表扬了这名善观察、勤动脑的学生。如果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体验和生活经验,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迸发出让你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教师们也会大开...  相似文献   

8.
一把蚕豆     
我爱吃蚕豆,每当我看到那黄艳艳、圆滚滚、油亮亮的蚕豆时,就会馋涎欲滴。因此,妈妈经常买蚕豆给我吃。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牵着妈妈的手向菜市场走去,因为那里有蚕豆卖。还没到菜市场,就见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蹲在路边守着两个布袋,一个布袋中装着蚕豆,另一个装着笋干菜。妈妈见她的蚕豆很饱满,便走了过去,问道:“大娘,这蚕豆多少钱一斤?”老太太回答:“两块。”于是,妈妈挑了些蚕豆让老太太过秤。“二斤三两。”老太太说。妈妈刚要掏钱,那位老太太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闺女,我不会算账,你帮我算一下吧。”我和妈妈都很吃惊,妈妈说:“楠…  相似文献   

9.
买菠菜     
早晨,波比兔妈妈给波比兔两元钱,要她去买二斤菠菜。临走时,波比兔妈妈叮嘱她说:“小心,别把钱弄丢了,这可是我们家一周的菜钱呀!”波比兔点点头,蹦跳着跑出了家门。来到森林果菜市场一看,呵!这里可真够热闹的。波比兔来到山羊大叔面前,见地上摆着一捆菠菜,她刚想问菠菜多少钱一斤,都都熊和灵灵猫从旁边走过来,异口同声地问:“菠菜多少钱一斤?”山羊大叔笑着说:“一元钱一斤,这捆菠菜一共二斤,你们都要买呀?”还没等都都熊和灵灵猫说话,17波比兔挤到前面说:“山羊大叔,我也要买。”山羊大叔笑着说:“你们都要买,这也好办,你们分别以清、和、…  相似文献   

10.
自身的问题     
一个老太太多年来不断地指责对面那幢楼里的太太很懒惰,她说:“那个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你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有一天,一个朋友来到了她家,这个老太太又开始埋怨对面那个太太的衣服如何如何的不干净。这时,细心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我最近买了一套二手房.房子年代久远,楼下临街.一个老太太吆喝卖菜。我只好下楼和老太太交涉,请她离开这里。老太太却根本不买我的帐.她眼一瞪说:“这地方是你家啊?你要安静.可我也要挣钱吃饭。”听她这么一说。好像是我不讲道理。老婆今天还要上晚班,总得让她白天休息好啊!  相似文献   

12.
吃鱼与钓鱼妻子:“你现在怎么老是挑鱼身上的好肉吃,记得我们谈恋爱时,你最爱吃鱼头鱼尾。”丈夫:“情况不同了嘛!现在我的目标是吃鱼,当时的目标是钓鱼。”  相似文献   

13.
小梅喜欢解方程,她常常把生活实际与解方程结合起来. 问题一小梅给班上准备新年晚会的食品,瓜子每10元钱3斤,榛子每10元钱4斤,山里红每10元钱6斤.她开始要了2斤瓜子,3斤榛子,5斤山里红.后一数钱,身上共带有60元,自言自语地说:“索性都买了吧,因为还有外校的师生来呢”于是她每种又添了  相似文献   

14.
一、偷换论题剧本开头从吴太太的唠叨写起:“照道理应该照市价赔我才是”。也就是她认为李嫂应该赔钱。在这无休止的唠叨中,杨长雄“被迫抗战”:“现在我把这个道理就来讲给你听听”,“现在不幸得很,打破花瓶的是李嫂,她是你雇用的一个娘姨,她是一个低级穷人,她赔不起。三块钱在你不在乎,可以不在乎,在她……”这里他将“该不该赔钱”的论题偷偷地改成“赔得起还是赔不起”,把吴太太“可以不可以要求李嫂赔偿”的论题悄悄地换成了吴太太“可以在乎不在乎”。这是因为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偿是生活常理,杨长雄只好用李嫂的穷对吴太太动之以情。…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个秀才,整日闭门读书,成了书呆子。一次,他家来了客人,妻子说:“你到河边去买二斤鱼来吧!”秀才来到河边渔船上,挑来挑去,也找不到刚好二斤重的鱼。这可把卖鱼人给难住了,只好偷偷把一块小石头塞进一条鱼的嘴里,这才凑够二斤重。秀才高高兴兴地拿着鱼走回家去。切鱼的时候,妻子扬刀一砍,刀迸金星,刀刃缺了一个口儿,一看,原来砍在石子上,气得直瞪眼,可秀才却高兴地说:“哎呀,原来鱼是吃石头长大的。”其实,妻子说的“买二斤鱼”,是让买点儿鱼的意思,其中的“二斤”,是模糊语言,并不是让不多不少正好买二斤鱼。秀才把它当成了精确语言,…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间有用鱼来表示“年年有余”的风俗。让我们来做条喜庆的彩色纸鱼吧。材料:彩色卡纸、皱纹纸等。制作方法一:①用彩色卡纸剪鱼身1片,背鳍、胸鳍各1片,尾鳍2片,鱼鳞12片(图一)。②将鱼尾和鱼鳞粘成扁环粘贴在鱼尾、鱼身处,背鳍、胸鳍粘贴在两侧(图二)。③剪2个小圆片,贴在头部当鱼眼,纸鱼就十分有神了。④同样大小的两条单片纸鱼粘合在一起,就是一条彩色双面鱼。  相似文献   

17.
思维体操     
<正>1.智力题有个人去买葱,问葱多少钱一斤?卖葱的人说一元钱一斤,这是100斤,要卖100元。买葱的人又问:葱白跟葱绿分开卖不?卖葱的人说:卖,葱白7角,葱绿3角。买葱的人都买下了,称了称葱白50斤,葱绿50斤。最后一算葱白50×0.7等于35元,葱绿50×0.3等于15元,35+15等于50元。买葱的人给了卖葱的人50元就走了,而卖葱的人却纳闷了,为什么明明要卖100元的葱,那个买葱的人为什么50元就买走了呢?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你也有问题     
一个老太太多年来不断指责对面那幢房子里的太太很懒惰,她说:那个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你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有一天,一个朋友来到了她家,这个老太太又开始埋怨对面那个太太的衣服如何不干净。这时,细心的朋友拿一块抹布把窗户上的灰尘擦去了,说:你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相似文献   

19.
“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这是都都经常哼唱的儿歌的一部分。读到一篇日志,祝福民工,我抑制不住,不停地悄悄拿纸巾擦鼻子擦眼睛。想到前两天随班级学生远行去春游,车在快进山区前的一个加油站停住时,窗外一位卖梨大爷向我举着梨:“5斤,7元。”我犹豫了一下,我原先没有买梨的打算,他见我不啃声,又说:“6元。”  相似文献   

20.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每次吃鱼,妈妈总是把鱼头放在自己的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挑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的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鱼头,吃来吃去,觉得没有鱼肚子上的肉好吃。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珍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了放进外婆的碗里。外婆对妈妈说:“你忘了,妈妈最喜欢吃鱼头。”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