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学生》2006,(10)
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大人,他们像壳一样裹在我们的世界之外,每天在忙碌着,高兴地或者不高兴地大声说话……他们个子比我们大,辈分比我们高,权力比我们大,更重要的是,他们中间有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负责我们的生活起居:他们中间还有让我们敬畏的老师。这其实就是个大人的世界,我们依附在他们的生活里,等待着自己也要有那么一天。  相似文献   

2.
《家教指南》2007,(8):37-37
有些孩子,学习上轻松自如而成绩优异,言谈举止十分得体,显得聪慧机敏而成熟,又有多方面的兴趣和适应能力。通过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些出色的孩子有一个共性的特点:他们的思维空间比一般孩子大,思考问题相对全面、周密。这就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个启示:要着力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钱彬彬 《成才之路》2011,(14):12-I0008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思想上已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使我们老师把大部分精力倾注在精心培养优等生和耐心教育后进生上了,遗忘了中等生的教育。从而形成了“忙两头,丢中间”的教学局面。殊不知,这所谓的“中间”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大多数,是整个班级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学习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原因,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全面清楚地了解他们,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真切关注他们的发展,绝不能听之任之.漠然置之。  相似文献   

4.
林康 《中文自修》2006,(12):38-38
有哪个社团几乎是清一色的男生?有哪个社团的实验室里高科技电工设备一应俱全?答案便是:机器人社团。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ROBOT工作室”成立于2000年1月,成立时间不长,但这个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机器人爱好者组成的社团却带领着他们的宝贝机器人在大大小小比赛中频频获奖。他们的激情,他们的才智,都一一熔铸在了这段执着的过程中。让我们走近这些痴迷机器人的男孩,走进他们心中的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吴晓蓉:每个教研组中都有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他们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术,是教研组建设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的责任心和专业引领作用是教研组建设的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教研组的成员,他们应成为教研组建设的引领者,将他们在教学中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思想在组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10,(8):12-18
不知不觉,我们的世界里开始有了周杰伦、S·H·E、林俊杰…… 自然而然,我们喜欢买有他们照片的贴画,听他们的新歌,看他们的MV……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选择:果?苗?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应该有自己的价值选择。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教育如果有了灵魂,那么它必定引领受教育者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空间,必定要求受教育者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教育如果有了灵魂,那么它必定不只是关注受教育者的今天,而且关注他们的明天;必定不只是关注在校期间的“成功”,而且关注走上社会后的发展;必定不只是关注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堆叠的高度,而且关注他们潜藏于灵魂深处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涵养的厚度。有灵魂的教育培养出的应该是有趣味、有追求、有信仰、有灵魂的人。然而,今天的教育似乎迷失了自身的宗旨,迷恋…  相似文献   

8.
黄玉峰 《现代教学》2006,(12):13-14
既然学生在教师引导之后仍对鲁迅作品不感兴趣。我们有没有必要硬塞?不如把眼光放得更宽一点,引入更多鲁迅之外的优秀作品。学生在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积累之后。他们再来理解鲁迅,也许比我们教给他们的要多得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常识与我们同行。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会有常识,但是有那么一些人,在常识中超越,他们勇于迎接挑战,扣响了我们心灵的大门,难道说他们自找苦吃,没有常识?不是的,他们是在平凡中作出不平凡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町 《母婴世界》2014,(10):128-129
“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的公主床”,在我们大朋友看来,是非常棒,非常惬意的事情。理所当然地,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拥有这一份快乐,努力为他们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1.
这个冬季特别冷。对校长,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来说,他们冷的不是身上,而是心里:缺钱,成了他们心头一块无法融化的坚冰。记最近在苏北、苏中地区采访,每到一处,只要跟校长谈起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总会异口同声且都无可奈何地说:没有钱,日子难过哪!我们听了先是有些莫名惊诧:学校怎么会这样穷困?等到看了一本本学校的收支流水账,我们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教育,钱真的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6,(9):28-29
代课教师是一群总受到关注却又常常被人遗忘的“群落”。 在乡间的阡陌、在城市的角落之间,这群人寂寞地守望在讲坛上。他们中间许多人,青春年华总与孤独、清贫相伴,但其无悔的人生却又那么多姿多彩。他们的执教生涯、人生故事,让人们听上去催人泪下,想起来感慨万千。从他们的眼神当中读懂那份寂寞、那份坚守、那份执著,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力量与多少希望!  相似文献   

13.
楠风 《家教指南》2003,(10):49-50
对于本刊来说,一个常识性的话题就是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孩子,我们将失去了我们的工作目标与基本社会功能。按照传统的家庭定义,两性的结合,有无孩子是构成家庭的最基本要素。但现实令我们的传统思想在改变。这是编者、读者的一个共同话题,有多种方式使我们建立沟通、探讨的桥梁。43岁的张建庆和36岁的王芳结婚已经6年,他们在美国和上海拥有三处住所却没有一个小孩。没有孩子,对生活在传统乡村中国的妇女意味着一种“天谴”。但是越来越多生活在都市中的中国现代女性却正在拒绝成为母亲。统计显示,从相对开放的广州到相对传统的中国内地,中国大…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从正面看,他们勤奋、刻苦、上进心强,工作起来不知疲倦;从负面看,他们却是处于失控状态的、不愿意信任别人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作狂。  相似文献   

15.
在我看来,大部分学理工的男士都是很吸引人的。他们比文科男具有实事求事的特质,虽然比较拙于用口才表达心意,但说一是一、不擅说谎、多半有稳定的工作,让女生觉得很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由于他们无时不刻地在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然而,作为一名学生,在成长期间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影响,他们的思想波动大,有时意志会不坚强。因此每个班的学生中间,难免会有学生犯下特殊的错误。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千万不能早早地把他们“定格”、“定论”。  相似文献   

17.
我从什么时候离开了他们--那群比我大好几岁的孩子,开始一个人玩.好像一只手把我从他们中间强拉了出来,从此再没有回去.  相似文献   

18.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经常觉得父母不可理喻,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却忘记了小时候他们从不嫌弃我们,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抚养成人。父母最大的感伤,莫过于看着家里孩子的生活迹象一点点消失,洗漱台上不再摆着他的牙刷,阳台上不再晾着他的衣服,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听见有人在身后喊爸妈猛然回头却只能茫然张望。越长大我们离父母就越远,就越少与他们交流,也不再像儿时一样喜欢跟他们说心里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敬请关注本期的热点聚焦——为什么我们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9.
假如我们撒谎,父母无法接受,无法容忍,悲痛万分,欲哭无泪,仿佛面临世界末日一样……因为父母往往不假思索地断定,我们的品质出了大问题了! 其实,如果父母真能静下心来分析,反思一下造成我们撒谎这一结果的过程,就会发现,事情并不是像他们想像得那样严重,我们撒谎是有理由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我们有一个延伸到花园中间的池塘,他们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晚上我们把灯笼放在花园里,而他们却拥有夜空中的星星。我们有仆人伺候,他们却服务于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