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公文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这是公文的本质属性,因此公文写作要有工具性意识,即公文写作要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意识、强烈的政治意识、严谨的程序意识、严格的规范意识和实在的功用意识。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公文写作的生成问题,从公文的写作内容、文种体式、价值取向以及公文修辞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公文写作所具有的共时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公文与公关的内在联系、公文写作为何要引进公关意识和如何引进公关意识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文写作的逻辑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文写作必须遵守逻辑基本要求,避免写作中的概念不清、论题不明、自相矛盾、模棱两可、推不出等错误;否则,就会影响公文的严肃性、政策性和权威性,影响公文的效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公文,同样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据此提出了公文也要依法写作的基本观点。文章从公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公文的作者、文种选择、公文格式、公文语言表达和公文的保密等六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类文字材料。角色原指戏剧或电影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培养角色意识对培养公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本文认为公文写作应重视培养撰写者的单位角色意识、领导角色意识、多种角色意识等三种角色意识。公文写作角色意识的培养需要多学多思多练。  相似文献   

7.
高校公文写作规律初探李克明(合肥工业大学)高校公文写作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请示和答复有关问题以及指导和商洽学技工作的重要工具,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高校公文写作规律,努力提高公文处理质量,是高校办公室的重要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8.
公文写作与创造性思维孔繁娟李葆华从事公文写作的人都知道,公务文书具有政策性、法规性、业务性等特点,制发公文的目的也主要在于传达领导的意图。因此,公文写作要依据一定的政策、法规、制度,依据领导的意图来完成。除一些重要的问题可以以必要的解释或议论外,主要...  相似文献   

9.
"公文写作"是军事院校为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实用课程。在公文写作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好效果。而研究性学习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各种情境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秘书部门作为机关的综合办事机构,每天都要同各种公文打交道,要以撰制公丈,要以传递公文,要以办理公文,要以保管公文,而且机关的层次愈高,掌管公文的数量和责任愈大.因此,一位胜任工作的秘书人员,必须首先学会管理公文,特别是撰写公文.  相似文献   

11.
郭嵩焘归隐缘由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隐即退出官场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郭嵩焘的归隐观的内涵是丰富的,它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一种迂回的人世。宦海风波战乱风波和家庭风波是其归隐的外因,而个人性格是其归隐内在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
莫友芝的诗经历了由为仕之诗到为圣之诗的转变,这和其由积极入仕到绝意仕途的人生历程相吻合。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诗中表达的真性情与入仕的思想是互为消长的。莫友芝的为己成圣和立功外王的复杂心态表征为诗性与仕途的纠结,反映出一代士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隐士文化是知识分子作为士大夫的一个阶层,其内圣外王人生哲学在政治与文化的紧张中一种动态的显南,也是知识分子在处理自我人格冲突时的一种文化取向。唐代政治上约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割据,旧有社会阶层被打破,知识分子纷纷以不同方式走上仕途。  相似文献   

14.
隐逸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自其产生时就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隐逸,本身就是一种对政治的态度。隐逸思想在其产生后对后世士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仕和隐逸的思想,根植于士人的血液之中,成为调节其进退出处的依据所在。士人隐逸思想的产生渊源,既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的隐者,也可以从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窥得一二。隐逸思想背后蕴含了士人对道德的坚守、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及对社会的批判。研究先秦时期的隐逸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后世士人的隐逸思想渊源,从而对隐逸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改变秦朝禁私学的基础上,汉政府对私学采取了鼓励和宽容的政策。由此私学得到恢复和发展,其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汉代私学作为官学教育的重要补充,不但填补了官学教育的空白,完善了教育体系,而且对调节现代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近年来教育收费过高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了教育公益事业的属性不容改变,并论 证了教育少收费和不收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根据公文写作教学的特点,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对提高公文写作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公文阅读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人的出仕与归隐情怀在古代自传中得到了真实、细致的写照。在古代自传中,能在仕与隐中做出十分坚定的选择的传主可谓寥寥无几。在大多数传主身上,仕与隐的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只是有的传主隐藏得较为成功,而有的传主则敞开心扉直抒胸臆。但正是这冲突的存在,使得古代自传具有浓烈而独特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隋炀帝艳史》,明代齐东野人编著。作品大量参考唐宋的笔记小说,并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记录了隋炀帝的一生,揭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并借古讽今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人情化倾向对后世小说尤其隋炀帝系列历史演义小说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0.
从刘邦定陶即位,到平定异姓诸侯王,与大臣共立“白马之盟”,可视之为汉初政治模式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就其政治形势而言,刘氏皇朝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与军功集团分享政治权力,军功大臣又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和可能与刘氏进行政治合作和分享政权,这是汉初政治体制创立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白马之盟”所定立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非有功不得侯”的政治原则,是刘邦与他的核心层军功大臣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它一方面保证刘氏宗室的皇权以及分封同姓为王的特权;另一方面保证了军功大臣阶层可以因功封侯并在汉皇朝政治中的保持其政治支柱的地位;通过“白马之盟”建立的这种政治模式又是对古代分封政治传统的有限继承。若就其对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影响而言,“白马之盟”后确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国并行的政治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为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确立了基本的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