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正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尚习俗一样.长期流传在白族地区的白族民间舞蹈,它随着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等,以它特有的形式沿袭下来,它是凝聚白族人民团结友爱,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结和纽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白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白族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比较突出,白族文学亦有史可查。民间文学一直是白族文学的重头,但从唐代时的赵叔达,甚至汉代的张叔、盛览等人始,已出现史书记载的作家创作,并从此再未消泯且一直成长着,成为与白族民间文学共同发展的又一支文学道路。由于有着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居住地,比较统一的文化习俗,比较相似的文学习惯(包括文学主题、题材、语言等多方面),还出现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作家如李元阳、赵藩等等,白族作家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和讨论。此前学者对白族文化已有众多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对白族文学的研究要少一些;在对白族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白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在对作家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  相似文献   

3.
马登,位于云南省剑川县西北部。是一个四面环山,地势较为平坦的小乡镇。镇辖区居民除了一个汉族村、一傈僳族村和部分散居山内的彝族。都为白族。马登白族有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除了认真隆重地过中国传统的各个农历节日。对坐月子、婚嫁和丧葬习俗也尤为讲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李琳 《大理文化》2014,(5):105-112
大理自古为滇西咽喉,身处我国西藏、缅甸和印度的三角地带,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空间地理下,蕴育了多彩斑斓的文化。任何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都具有悠久的民间文学传统.白族也不例外。然而民间文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单一独立的,白族民间文学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包括中原文化、羌藏文化、印度文化等,本文将集中探讨印度文化在白族民间文学中的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转山习俗考     
正转山习俗的起源转山就是绕着某一座山转圈。这一习俗在青藏高原十分普遍。这里高山纵横、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这使得藏民族对高山、冰川充满了敬畏。由于古时候生产力低下、文化落后,很多藏族同胞认为青藏高原的大山里都住着神仙。这里的每一座山和湖都是有灵性  相似文献   

6.
白文文献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总人口有16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80%以上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文化在继承固有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也吸收了印度等国的古代文化,形  相似文献   

7.
张笑 《大理文化》2011,(1):101-112
剑川海门口文化与白族原始宗教大凡讲到云南的历史,讲到白族的原始宗教,可以说无不与剑川海门口文化相关联。文化人类学专家罗康隆先生讲过:"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它一定占有一片特定的自然空间,这片自然空间中所有自然特性就构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罗先生还特别谈到:"生存于不同生境的人们共同体,创造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8.
一 古往今来,各民族都有大量的咏唱爱情的情歌.在白族诗歌的百花园中,有一束特别耀眼的诱人花儿,那就是白族情歌.在传统的白族情歌中,主张自由婚恋,反对买卖包办婚姻,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爱情忠贞不二,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反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主张男耕女织,诚实劳动,反对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等等,是反复咏唱的主要内容.白族情歌是白族民歌海洋中最为闪光的部分,它集中反映了白族人民的爱情与婚姻观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9.
杨卓如 《大理文化》2014,(1):97-109
正云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白族、阿昌族、傈僳族、彝族、回族、苗族、傣族、汉族等8个世居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先秦两汉时期,这里就是嶲、昆明、僰、比苏、哀牢人等众多古代族群活动的地方,唐代以降,摆夷人(今傣族)、阿昌族、蒲蛮人(今布朗族)、僰人(白族先民)、傈僳族、彝族罗武人等逐渐成为了云龙境内的  相似文献   

10.
唢呐是我国很多民族以及西亚、东南亚一些地区常用的一种民间乐器.但各民族唢呐的构造和演奏风格各不相同.白族唢呐不但有自己特殊的构造、独特的演奏方法,而且在白族生产生活中还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  相似文献   

11.
白族不但是一个善于营造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艺术创新的民族。在大理几千年的文明史长河中,白族先民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崇圣寺三塔、剑川石窟石刻造像、南诏铁柱、《南  相似文献   

12.
白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白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由于受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不断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绚丽多彩且地域特点突出的白族服饰,其中剑川三河白族少女服就是一种融合了多民族服饰文化特点的典型服饰.  相似文献   

13.
走西山     
今年春天,当马樱花烧红了满山满箐的时候,我和搞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老吴来到了洱源西山。西山虽然是个大山区,七沟八箐,没有一块平地,但在一百多个村寨的近万人中,九千多是白族和佬武人(彝族),还有少数的苗族、傈傈族,素有"歌乡"之称,是民间艺术的一块宝地。这里优美绮丽的风光、珍奇罕见的物产、淳朴感人的习俗、独具异彩的民间艺术,真使我们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4.
白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相比较,大理白族家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多元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功利性特征. 一、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 1."烧包"时所用的"包"现在通常是买来的.这种"包"大小如32开的一个信封,其中的一面上有印好的格式,中间写收"包"人的名讳,右边写送"包"人的姓名,左边写日期."包"内装满各种用纸做的财宝,封住口后,就可以烧给自己的祖先了.一般一个祖先一包.  相似文献   

15.
杨静垚 《寻根》2024,(1):26-32
<正>火把节的传说上末村位于云南省大理镇南部,白族占全村人口的90%,村内至今仍有本主节、火把节、观音会等白族特色节日习俗。该村火把节的来源有三种传说。(一)皮逻阁火烧松明楼《滇志》卷十五《人物志·列女》及《昆明县志》卷二《风土》等记载:  相似文献   

16.
杨堃 《大理文化》2009,(4):52-56
一、白族的来源问题   谈到云南白族的来源问题,是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说,白族乃是一种外来的民族,而不是云南省的土著.至于说,究竟来自何方,属于哪一支系呢,大别言之,共有四说:(一)傣族说.不仅帝国主义分子拉古柏、杜德等人这样主张,就是我国学人,如丁文江、马长寿、林惠祥等,也是赞成此说的.但已经有人批判过,不必多谈.(二)印度阿育王之后说.自从《南诏野史》载有白子国之后,直到现在,就是在白族当中,也还有人相信此说的.……  相似文献   

17.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以前,白族地区就出现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直到今天,白族社会仍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多元的白族文化也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形态存活于中国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有传说演义经典,有礼仪彰显气度,有文化作为底蕴,有时代在其间奔跑,千年不息的狂欢盛会,点燃了白族人生生不息的文化圣火。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民族盛会,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民族的自信与激情。火把节是白族最古老的盛典。火把节在白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23日,著名白族戏剧家杨明先生走完86岁人生历程病逝于昆明。这是云南戏剧界的重大损失。杨明先生于1919年出生在云南大理一个白族家庭,孩提时代深受白族传统文学和白族“吹吹腔”“、大本曲”及滇剧等传统戏曲影响,加之聪颖好学,为日后从事和领导戏曲改革和戏曲创作奠  相似文献   

20.
山林坝原相间的祥云县位于滇中彝族区与滇西白族区的过渡部,也是金沙江、澜沧江、元江三江分水处,有"滇西总大门"之誉称.24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各族居民,其中汉族、彝族、白族是祥云的主体民族,占祥云总人口95%以上.祥云于公元前109年建县,系云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滇西重要的文化起源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六个民族相依共居,几种民族宗教信仰共存,在共存的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容纳,相互吸收,形成了和睦共融的地方民族宗教信仰特色,这一点,在白、彝、汉三个主体民族的宗教信仰上,更有着鲜明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