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孩子在班里各方面表现较好,班主任希望我在家长会上谈一谈教育孩子的方法。我说不上有什么好的方法,但又觉得作为家长有义务与教师、家长们交流家教经验,于是就谈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孩子上学后,我们家长就得和老师打交道了。孩子省心还好,赶上一个有性格、有思想、捎带着还有点儿小毛病的孩子,您就有事儿干了。谁家的孩子能十全十美呢?遇到老师盯上咱孩子了,怎么办?看看这个家长的做法,算个借鉴。  相似文献   

3.
鹰的启示     
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父母把鱼头给了年逾古稀的爷爷,把鱼尾给了年过花甲的奶奶,把味美的中间一段分给了孩子。对于这对父母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也许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爱孩子;可我觉得如果家长们只一味地让孩子养尊处优,而不注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给孩子多方面的锻炼和教育,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家长也要积极参与,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我经常给家长布置“任务”。如在开展有关汽车的主题活动时,我会请家长帮助孩子查找有关资料,共同完成小制作,等等。不料,有些家长对此提出了意见。有的说:“我们工作忙,顾不了孩子这么多事。”有的说:“有些知识我们也不懂,所以有些事我们也完成不了。”有的说:“有些事超过了孩子的能力,不得不由我们包办。”面对家长的意见,我感到困惑:难道我的做法错了?怎样利用家长资源才能既不给家长增添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发展?对此您有好的建议和做法吗?  相似文献   

5.
有备无患     
幼儿刚入园,尿床尿裤子是常事。我们以往的做法是将幼儿的脏裤子脱下,让他躺在被窝里,然后打电话通知家长。这样做,孩子虽不会受凉,家长也没有怨言,但孩子会因此失去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家长也得放下工作给孩子送衣服。我觉得这样做不是好办法。开学第一天,我就通知家长准备一  相似文献   

6.
好的行为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作为教育者的我,注意从点滴培养孩子的习惯,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孩子,也影响了个别家长,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父母总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得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关怀”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与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替他干。”孩子要是出去,不仅回来后必须汇报干了什么,而且家长还会跟…  相似文献   

8.
或许因为自己也是一位母亲,而自己的孩子又不太能干的缘故,作为老师,我对班上的孩子要求不太苛刻,在培养孩子能力方面,我坚持以鼓励为主。我很反对那种孩子能力差把责任推给家长的做法,因为我觉得孩子的能力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合适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和许多孩子一样,当我对爸爸妈妈的一些做法不满的时候,我常常幻想:“如果我是家长,我一定会……我一定要……”唉,如果我是家长,该多好!那天,二模成绩公布了。班主任通知晚上开家长会,我忐忑不安地想:“这下完了,考得  相似文献   

10.
现状     
《中学生电脑》2011,(11):5-5
不满目前教育体制 不少家长让孩子“在家上学”当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斥重金要把孩子送进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的时候,一些父母、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却对身边的基础教育有着诸多不满,并涉足学科教育——让孩子在家上学。亲力亲为地做起了老师,或者让孩子进入个人办的私塾、学堂。他们的做法可行吗?  相似文献   

11.
有些家长,特别是年岁较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在农村里,总喜欢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等发物,意思是让防疫针发出来,效果好。还有的家长做法则相反,他们认为必须忌口才有效果,不敢给打完防疫针的孩子吃这吃那。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无科学根据,是对孩子身体不利的。  相似文献   

12.
家长:谈到孩子的好奇心,我对我们成人的一些做法很是生气。例如,一些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背手正坐,我真的是看不下去,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我认为让他们僵坐在凳子上是违反教育原则的。我不相信一个坐着不敢动的孩子会有敏捷的思维,我担心孩子那一份天赐的好奇心会被毁掉!我发现你们没这样做,做为家长,我认为我的孩子是运气的。  相似文献   

13.
有位邻居曾向我诉说:“我孩子的老师总是说我的孩子调皮捣蛋,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一身的缺点。难道我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 ?”看着她愤愤不平的样子,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多么重要。那么教师应掌握哪些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呢 ?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教师应掌握与家长交流的一般技巧。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一点小错误。有的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时,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是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孩子自私源于谁“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自私?我对他那么好,可是他一点都不知道心疼我,更别说对别人了……”许多家长发出这样的慨叹。孩子的自私,除了有本能意识外,主要还跟家长们的误导有关。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有责任让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分担共享的道理,树立关  相似文献   

15.
上学的孩子,最令家长操心的,就是他们的学习。许多家长不惜投入,往往收效不大,或适得其反。这就提出了一个课题:怎样正确指导孩子学习?家长在课外配合学校教学指导孩子学习,科学的做法应是: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1991年第三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信息学会竞赛金牌获得者、清华附中92届毕业生杨澄说:“有些同学问我,为什么能在数理化、计算机、英语等方面学得那么好,并在竞赛中多次获奖?有什么诀窍?其实,我并没有什么诀窍,主要是由于我对这些学科比较喜欢,比较感兴趣,并且下了比较多的工夫。”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是很多的。为孩子创造条…  相似文献   

16.
小芳参加演出的舞蹈节目上了电视。这几天邻居们见了小芳就夸,说她跳得好,长大了准能成为舞蹈家。照常情,家长该是高兴的,谁知她奶奶对幼儿园还有意见。原来,小芳参加表演的这个舞蹈,动作难度大,排练时间长,弄得孩  相似文献   

17.
编者语:有一位教师家长抱怨道:有孩子的教师一定有这种体会,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好就可以得到一个小星星(红花)的奖励,有时候就直接贴在孩子额头上,开始孩子很兴奋,睡觉也不让揭下,后来很快就不在乎了。我儿子现在上小学一年级,还是这种做法,不过小星星多了,十个换一个大的,但儿子只是偶尔提到。  相似文献   

18.
李镇西 《湖南教育》2014,(11):58-58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择校,但家长们煞费苦心乃至不择手段地为孩子选个好学校,让"择校热"多年来依然持续升温。不少家长认定,只要孩子进了一所好学校乃至名校,孩子的前途就有希望了。我不止一次听家长对我说:"学校教育实在是太重要啦!"每次我都这样回答:"学校教育当然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它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之友》2013,(Z1):53
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教育上采取的是孩子缺什么,补什么的策略(以为学习跟补充人体维生素一样),最多的时候,竟然请了所有课程的家教。目前在辅导孩子教育上的钱不下十万了。孩子现在读初一,成绩听说是倒数五名以内。看来家长平时忙于生意,钱赚了不少,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却认识不够。家长找到我时,谈话很直接:"我听说你教孩子很有一套,只要让孩子学习好,收多少钱都不是问题。"我和这个家长解释:"孩子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比如,孩子现在对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心理上对学习的抵触度到底有多大?在方法上有没有持续改进的地方……"家长说:"你也别跟我说这些大道理,就告诉我,通过你的方法,能不能让我孩子学习好起来?""不能!"我非常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20.
听说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不少熟人常问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的回答是:没有必要一直督促孩子学习,如果你实在忍不住非要管,那你使的劲千万不要超过孩子,否则你的付出将起反作用。很多人对我的说法不以为然,他们说你这样说是因为你的孩子学习好,你当然不用着急了。其实我这样说完全是因为我和孩子都是这种做法的受益者。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是有不少压力。因为孩子的同学在取得好成绩后都会得到家长的奖励,有些甚至会得到很丰厚的奖品,这常常使孩子耿耿于怀。就在我快要“坚守”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有些不合时宜时,发生了一件让孩子释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