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杜郎口中学“10+35”教学模式的评介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完成了由过去的“45+0”向现在的“10+35”的转变。“10+35”模式的实施给教育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但它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一样,也非尽善尽关。本文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师主体性、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进行了简单的评介,并提出一些思考,期待能使更多的人理性看待“10+35”模式。  相似文献   

2.
Fe^2+与Fe^3+的性质与应用探究”的教学中围绕氧化还原基本核心概念,让学生通过“读读、做做、议议、探探、练练”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的“做中学”和“思中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因为他们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即: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那么"10+35"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何启示呢?笔者以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来探析此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中学艺术学科进行了“情景引导探究”教学实践。具体策略包括:创设情景导入,激起学生认知关系;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创设竞争情景,使学生乐于创新学习;创设问卷调查情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和获得成功的乐趣,大胆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杜郎口教改”的“还原”与“祛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本土化的教育实验与改革,作为一所乡村中学,杜郎口中学以课堂改革为突破121,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总结起来,杜郎口教育改革关键是三点:一是学习组织形式的变化,即分组学习;二是“10+35”或“0+45”,保证学生活动时间;三是预习展示反馈的环节。作为自主创新的成果,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与保护,但是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却遭到人们不同程度的误解与妖魔化。杜郎口只是杜郎口,对之进行“还原”与“祛魅”,能够清除人们认识上的障碍与误解,也利于杜郎口中学日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会学习”是现代中学教育目标之一。学会学习这是一个生存与适应的问题,最好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技能。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给鱼不如给钓鱼的方法。本着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教学目标,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改进了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导读法”的尝试。导读法是在谈话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愉快教学法等教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其宗旨便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教学过程如下:(一)对新课的导读在一节课结束之前,大约…  相似文献   

7.
“为了不教而教!”数学老师们更应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即课堂中老师站上讲台的时间很少,讲台几乎被学生“占领”。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数学问题情境,特别愿意留给学生自己出现错误的刺激,老师适当地把时间“让”给学生;适时地把讲台“让”给学生;适度地把纠错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争论、相互激荡中得以提高,得到增强。其间老师每一句话都很精练、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却恰到好处,每一个板书都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老师常常在远离讲台的地方,让学生展开一场场思维的碰撞、思辨的表述,经反复玩味之后再与学生或剖析或探讨或教学生成。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有认知参与其中,是活的知识,是智慧!渐渐地,以达到“不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课堂上,在引导学生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并列出算式34+16后,我让学生估计一下得数的范围,然后引导学生口算,接着放手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很轻松地列出了竖式,并算出了正确的得数,教学流程显得那么的流畅。这时,我想若再追问一句:“十位上的5是怎样得到的呢?”关于进位的教学难点就会突破了。突然,生,举起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4+6=10,在竖式上不写10,却写0呢?”这个问题有价值,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进位的原理。“是呀,为什么?”我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9.
“学了做”与“做中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学了做”是通过教师的教达到学生的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做,是否能正确无误地解答题目,它是把学生看成了解题的工具,放在完全被动的位置。而“做中学”是让学生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  相似文献   

10.
课堂需要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为了学生发展?什么样的课堂在现实的土壤上才具有生命力?从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到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全国著名的九大教学模式,无一不是课堂教学的先锋探索。然而,这些课堂要么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弱化了教师的创造力和指导作用;要么是过于模式化、程式化、凝固化,使原本鲜活的生命课堂变成了知识的演练场所。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能让人激情飞扬,能让人全身心投入,这是语文教学的迷人所在,而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深邃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有幸参加了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题的同题研究课活动,尝试用《杜郎口旋风》一书中所说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感受颇深,因为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训练才会自然和真实,而这种教学模式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身体思维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借助于“身体思维”,能优化学生的“做中学”学习方式、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身体思维”的科学教学观念,打造“身体思维”的科学教学机制,研究“身体思维”的科学教学策略,优化“身体思维”的科学教学样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科学学习的美妙、美好。  相似文献   

13.
郭斌 《浙江教学研究》2006,(2):43-44,32
“差异性”教学是主体性教学的现点之一,合理运用“差异性”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因“人”施教,能给课堂带来意想不捌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万都得到很大的改现,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给处于困境的现有体育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利用“留白”“补白”艺术。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种留白的艺术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就此,我谈谈本人的三点拙见: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而教师“精讲”与学生“多读”既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符合双边活动规律。只有把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取得教学成果的最佳值。第一、有利于巩固基调知识。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精讲”、“多读”就是向45分钟要质量。我在讲授新课时,利用1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本;用20分钟授新课;用15分钟让学生翻开课本再阅读本课所…  相似文献   

16.
“过程教学”的基本观点是展示数学事实、技能训练和体育建构,并挖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暴露数学思维等过程;“过程教学”的意义体现在师生的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多采用讲解接受式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做中学”的教学方式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文章通过“做中学”应该遵循的基础性、主体性、趣味性原则对两节勾股定理的教学进行了分析比较,指明了在数学课堂中怎样运用“做中学”理论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应用“柔性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认识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由主体自身的活动赋予,在活动中生成、确定、发展和完善。弘扬人的主体性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主体性的体现需要尊重受教育的自主性。教育应从“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转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教育体现和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指导—讨论”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参加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和与教师互动等形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构建了山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了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提高;实验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思维“自由”“放纵”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我在课堂教学中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