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志强 《华章》2007,(4):127-127
动人的旋律能使人心潮起伏,从表面看似乎是声音激起的感情,而实际却是感情碰撞而溅起的波澜.因为旋律本身即作曲家心灵中流淌出的感情,再流入听者的心田后,必须翻滚起感情的浪花.作曲家如果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根本没有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是绝然写不出动人的旋律的,感情是产生旋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嵇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学家,他提出了“声无哀乐”的美学理论。对声无哀乐论的看法是:自然界的声音本是无所谓情感的,这是正确的;但是修饰、排列和组合的音节与旋律却包含了作曲家的感情,作曲家的感情融注在旋律构成的形象中,由自然界的声音没有感情,进而推导出所有声音组成的旋律都没有感情却是错误的。因此,声无哀乐论并不是一派胡言乱语,而是将一种正确的观点拉到了极端。拉到极端的原因,并不是嵇康不懂音乐,而是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懑。本文力图在史料的基础上,弄清这一理论的成因、体系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行板如歌     
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他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 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比如钢琴套曲<四季>,比如小提琴曲<旋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浑如天成,了无痕迹.它们令人愉悦向往光明,热爱牛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首反映渔民心声的电影歌曲是《渔光曲》。《渔光曲》是1934年由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拍摄,著名电影艺术家蔡楚生编导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歌。著名女词作家安娥作词,电影作曲家任光谱曲,由影片女主角饰演者王人美演唱。歌曲旋律舒展委婉、感情真挚、形象鲜明生  相似文献   

5.
重唱,是一种声乐演唱形式,能使歌唱的旋律得到极大的丰富,歌声的和声效果也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极大地提高了人声的艺术表现力。重唱是歌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歌剧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爱情二重唱是混声二重唱中最重要的形式,它既有音色的对比,又有感情的抒发,是作曲家刻意展示的重要段落。  相似文献   

6.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灿若星辰。 瓦格纳在19世纪下半叶给音乐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一个人改变了歌剧的命运,虔诚的瓦格纳主义者相信他不仅是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作曲家。对于那些崇尚旋律的人们,瓦格纳在他的歌剧中提供了“无止境的旋律”。  相似文献   

7.
歌唱家们在表达一首歌曲时,又总是先分析它的歌词、曲调、伴奏和声,以及对作品的创作时代,作曲家的风格、特点等等进行综合研究,深入理解歌曲的感情基调及其发展并使自己受到感动,通过对《唐璜》咏叹调《你就会看到》深入剖析彩琳娜的人物形象和性格,谈论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该如何进行节奏、旋律、感情等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音乐艺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 ,它是以音响为“原料” ,通过乐音的运动给人造成听觉上的刺激 ,这种刺激造成心理反应 ,再通过模拟、暗示、类比、联想使人产生感受 ,间接地反映出现实生活和作曲家的意图 ,所以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它能通过旋律表现人类最为细致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 ,如果我们能感觉到这种变化 ,也就能在我们心中引起共鸣 ,从而理解作曲家的感情 ,推知他的思想、他的追求 ,这样长期受到熏陶 ,就会潜移默化 ,影响人的精神面貌。通过音乐欣赏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丰富音乐知识和音乐经验 ,发展…  相似文献   

9.
《冬之旅》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威连·米勒的同名组诗谱写的一部声乐套曲。向大自然倾诉自己的忧伤,个人对生活的幻想,爱情的甜蜜和痛苦,在这部充满了血泪和悲伤的作品中,倾注了作曲家全部的感情。整个套曲富有强烈的哲理性:漫长的冬日象征着苦难无边的人生;死亡始终没有降临,象征着人们必须在黑暗中长期徘徊,挣扎而不得解脱。这是一部色彩暗淡的音乐悲剧。演唱时要注意对气息的控制,声音应朦胧柔和,富于梦幻色彩,深刻领会诗的意境。在旋律运动的内在规律中找到依托,并通过钢琴伴奏找到支点。  相似文献   

10.
(旋律:小说音乐美的主要表现特征) 音乐美的表现特征并不体现在单个的乐音上(尽管振动有规律的乐音也有审美价值),而是体现在不同的乐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即一系列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中。这种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在时间的表现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旋律。“在旋律里,各音的时值(音的长度)和强弱不同形成节奏;各音的高低不同形成旋律线,并往往体现出调式特征,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旋律是多种音乐因素的综合体,在旋律里各种音乐因素形成了统一体,获得了真正的音乐的生命。”的确,音乐艺术的最诱人的魅力就在旋律中,因为旋律是音乐中最能表现感情和展现感情活动轨迹的因素,它被称为音乐中的灵魂,这正如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恩斯·托赫所说:“旋律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在表达感情、构成艺术形象、向听众传递音乐信息方面起到近于决定性的作用。 王蒙的许多小说,常常显示出一种内在的旋律运动。不同的是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运动是音高运动,它可以用线条表示,这就是音高线,而王蒙小说的旋律运动主要反映在情感运动上,  相似文献   

11.
音乐之所以成为流动的建筑,是因为构成这座宝塔的材料是时间和声音,二者在组合成音符的过程中,作曲家无不把自己的思想锻铸在数学公式一般的规律性之中,音符外在的组合就是基于一种运动的相同或不同的时间,高低不同的音响,符合韵律美感的声音的结合中去实现的。在组合这种音符的过程中,作曲家尽可能地投入自己的感情旨趣,把感情旨趣融于这种音乐符号之中,交给人们去欣赏,去品评,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   音乐作品有其外在的规律性和内在的意趣。如音符的疏密,音量的大小,节奏的长短,和声的圆满,音色的对比,旋律的起伏,乐…  相似文献   

12.
艾伦·科普兰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科普兰的创作当中,协奏曲只有两首。对其中一首《单簧管协奏曲》中的旋律进行阐述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对科普兰旋律创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歌剧中,旋律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一直是伟大作曲家们的不懈气追求目标。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在其歌剧《梦游女》中则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得此部歌剧百年来在欧洲久演不衰。  相似文献   

14.
肖邦是杰出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是第一个把叙事曲运用到钢琴创作之中的作曲家,肖邦的叙事曲有鲜明的艺术风格,表现在鲜明的文学性、旋律的歌唱性、结构的独创性、深刻的思想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资料进行思考,发现音乐在横向流动的过程中会出现歌曲改编的行为。作曲家们会通过复调的应用将多种民歌改编成不同的钢琴曲,提升艺术表达的丰富性。当前,作曲家主要是借助对比复调以及支声复调等技法进行钢琴曲的改编,对旋律进行线条形式的润饰,这样能形成不同的旋律。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作曲家在将民歌改编为的钢琴曲的过程中常用的复调技法,对这些复调技法进行思考,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感受音乐     
一、感受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正是旋律的起伏跌宕,才最有效的传达出音乐艺术的表情性质。因此,感受旋律,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最具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音乐并非仅仅是一种美的音响形式的传达,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心态的传真——音乐通过旋律进行的逻辑法则表现的乐曲情绪发展过程,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情发展逻辑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你听舒伯特的《魔王》可以发现,旋律的展开同歌词描写的情节和内中人物(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的感情与性格发发展过程完全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7.
《祓禊谣》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2011年西安世园会所创作的主题歌,其自世园会正式亮相以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祓禊谣》歌词古雅而浪漫,旋律清新而灵动,歌词与音乐珠联璧合,可以带给人一种雅致脱俗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前苏联巴扬作曲家佐罗塔耶夫的生平与创作,通过对佐罗塔耶夫第六组《儿童组曲》的曲式、旋律与风格的分析,了解作曲家基本的创作特点;感悟作曲家对童年的追忆。  相似文献   

19.
费德列克·法兰西斯·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在所有浪漫主义乐派的音乐作曲家中都是最令人欣赏的作曲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初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键盘作品,其音乐地位之高可谓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首先以"夜曲"之名进行创作的是英国作曲家约翰·菲尔德,而肖邦吸取了他的夜曲创作的思路与经验,并将夜曲这一风格带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肖邦共创作二十一首夜曲,并运用了多种技巧与音乐元素,结合作曲的曲式、和声及主题旋律,本文针对肖邦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杰出代表作之一,体现出作曲家精湛且丰富的配器手法。特别是第三乐章《年轻的王子与公主》,以其优美的旋律、缤纷的音色与多样的配器手法,向听众展现了大师风采。本文将从主题形象角度入手,按照旋律发展的进程对本乐章的音色布局与配器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深入挖掘时至今日本乐章依旧为广泛音乐学习者与爱好者所喜爱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