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汉初儒学的复兴有着重要意义。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是汉初复兴儒学的先驱,由于他对儒学的改造和变通,儒学的价值才为统治者所认识,儒学由此渐次步入统治思想的殿堂。而陆贾的思想发展也指示着其后儒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汉代儒学与制度发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汉代儒学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符合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时代需求,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儒学不仅成为汉朝统治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生成为汉朝统治集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思想文化的统一是秦汉时期统治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秦王朝统治者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策略,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体格局,以法家思想独尊。秦朝的灭亡,实际上是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策略的失败,汉代统治者与思想家经历了从黄老道家思想的实践到儒家思想的认同的过程,最终确立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根据现实政治的需要,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原始儒家进行改造,并使儒家经学阴阳五行化,加快了秦汉思想文化统一的步伐。汉代儒学大讲阴阳灾异,加速了儒学的世俗化,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代名词。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时候,主要讲了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讲。  相似文献   

5.
西汉前期诸子之学复兴,儒家学派能够脱颖而出,一跃登上独尊的地位。儒学能够迅速攀升,主要在于儒学思想体系不断融人的新活力,统治思想的新转化,儒学社会阶级基础的扩大。最终实现了推陈出新和超越突破,逐渐成为汉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6.
关于专制主义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专制主义不仅无情地摧残了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与学说,使中国文化的多元性遭到破坏,而且排斥和打击了儒学许多优秀的东西,扭曲了处于“一尊”地位的儒学。专制主义统治渗透到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思维模式也受到专制主义的影响。专制主义今天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下的思维方式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依然是阻碍文化发展的消极因素。要振兴民族文化,必须予以彻底肃清。  相似文献   

7.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也包括人性观念的变更。封建社会儒学把人的本性规定为礼义道德,这种思想可以称为道德人性论。儒家道德人性论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它成了束缚、扼杀人性的工具。康有为认为封建社会这种儒学背离了孔子本意,在恢复、弘扬孔子儒学正道的旗号下,他以自然人性论对儒家道德人性论进行了批判,否定了封建社会正统儒学“性善论”、“性善情恶论”、“存天理、灭人欲”等固有观念。康有为的思想在当时开风气之先,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封建社会初期,统治理论的神化与统治政治的稳定有着内在必然的关系。法家和道家思想没经过系统的理论神化,很快与秦汉中央集权政治脱节,为儒学神化开辟了政治空间;《春秋公羊传》所体现君主专制理论要义是儒学神化理论基础和内在动力;同时秦汉之际神秘主义盛行的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的主观需求,为儒学神化提供了神化土壤和外在引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思路设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作为明清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理学是压抑人性的、杀人不见血的工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理学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如果说作为一种思想,孔孟儒学的缺憾是缺少哲学思辨的话,那么理学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其变得更精致、更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东汉前期,儒学的思想统治地位真正确立,儒学成为思想化的主流,谶纬盛行。白虎观会议实现了谶纬、今古经学的合流。东汉中后期,儒学的地位发生动摇,各种化思潮兴起。思想化的多元化为诸葛亮政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营养,其治蜀的政治措施是对汉末诸种化思潮的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蜀汉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因为社会控制的放松和社会需要的增多,儒学独尊的局面被动摇,诸子之学勃然兴起,其中刑名、兵家之学最受重视;不过儒学仍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学分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化的经学三大流派,地位平等,共同为蜀汉服务;由于蜀汉以正统自居,两汉史成为蜀汉的重要政治工具,是蜀汉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王维亦官亦隐心态从形成过程、原因、表现三方面作一探析,诗人早期充满儒家积极入全世思想。中年以后却选择了渐渐消沉,原因在于时代、家庭、精神三方面因素。其诗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浓郁的禅意,正是他化解或逃避内心矛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历史是非观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统摄儒、法诸家思想,与时俱进,从而形成的新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 王安石、王雯、吕惠卿等人都注解过老子,他们解老的共同特点是授儒入老,将儒学与老子之道论结合在一起。此种结合不仅反映了王安石学派力图授引老子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宗旨,而且充分反映了宋代以后儒道合流这种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太谷学派是我国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学术流派之一 ,由周太谷创立 ,绵延近两百年 ,扬州、泰州是学派活动的中心地区。太谷学派的学术思想承继于宋明理学并对儒学道学加以进一步的发展 ,在民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重视下层民众的作用 ,注意同时代精神相结合 ,在当时有着很大的进步性。在我国学术史上 ,太谷学派也理应有其相应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本文拟从太谷学派的主导思想和太谷学派的发展过程两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泰州儒学的表达方式很丰富,不过由于泰州儒学的学者们大多不喜著述,所以其儒学思想的表述不以著述为主。泰州儒学思想的表达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其一是以讲学传道于世。无论是胡瑗,还是泰州学派、太谷学派的学者们都喜欢讲学,并通过讲学来系统传授他们的儒学思想。其二是泰州儒学思想的阐述,都是以解释传统经典包括儒家、道家经典和佛经来表达其儒学新意的。其三是泰州儒学思想也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当然,由于泰州儒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各个学派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在讲学方式、解经重点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但他们创新儒学、宣传儒学,并以期化民成俗的鼓动精神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两汉近四百年将儒学官方意识形态化,是汉末诸多流弊产生的根源。比如因为过于相信德化的效果而轻视了法律的威慑作用而造成的法制松驰的现象;因能否在社会上拥有儒家教诲的孝、廉、敦厚等名声,决定了能否进入仕途而造成的求名之风兴盛的现象;因社会对道德的高标一格而造成的社会风气的虚伪不实现象;在政治思想领域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抹煞、对学术思想的理解片面,死板等因素而造成的政治思想的僵化、教条等现象等。上述由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化所引起的社会流弊,正是汉末魏晋时期政治思想嬗变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中公布的《成人》是一篇论述国家法律法治等问题的文献,其中蕴含了重德、明刑、因循应时等思想。有学者提出《成人》思想"兼收儒法",但我们认为,《成人》中的"德"同儒家所说的"德"有所差异,"刑"亦与商鞅、韩非等法家学者的刑术不尽相同,反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时期黄老学派的一些特征,这也能够体现出战国时期诸子学术的融合之势。  相似文献   

19.
对于2004年"浮出水面"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而言,蒋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重建儒教"是其核心思想纲领.截至目前,对此进行学术评论的两篇重要文献,一是方克立2005年写作的<关于当前文化问题的三封信>,一是张祥龙2007年发表的<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前者认为中国现代新儒学运动已经进入到作为第四代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唱主角的第四阶段,并强调要在肯认其历史定位的前提下,预测其文化影响,展开其学术研讨,强化其科学评判.后者承认蒋庆的"重建儒教"与"政治儒学"是现代中国思潮中第一次跳出西方中心论窠臼的儒家之声,但认为其进入政治主流的"上行路线"和进入民间社会的"下行路线"是困难的或不够的,从而提出了以建立"儒家文化特区"为枢纽的"中行路线".以上述两个经典文本作为学术史描述的主线,目的在于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当代大陆新儒家的历史发展、进一步判析"重建儒教"思潮的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20.
南宋立国后,出现了一股彻底否定王安石政事学术的思潮,作为荆公新学对立面的伊洛之学逐渐兴发起来。后作为传统中国社会具备着意识形态中心与学术思想流派双重本质的儒家经典解释学的非主流派,在先前几乎一直被主流派,即荆公新学所压制,但反而得以从学术思想层面发挥阐扬儒家父理以争取统治的认可,客观上促进了儒家学说的发展,为取代主流派之地位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