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格尔的逻辑学的"有",即"存在"也就是"无"或"非存在",它们的统一即"变易",黑格尔以此作为其逻辑学的开端。现代宇宙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表明,宇宙的历史开端与黑格尔的逻辑开端是一致的。从而在一百多年后实证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挖掘黑格尔逻辑学的深刻内涵和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读,试就对立统一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问题作了论证。即从黑格尔“逻辑学”总的方法的本质、贯穿其“逻辑学”的核心及黑格尔“逻辑学”中三分法的根本三个方面论证了对立统一是其“逻辑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逻辑学的开端也就是他的哲学体系的开端.黑格尔继承自柏拉图以来的希腊唯心主义传统,试图构建一个完全纯逻辑构造起来的概念体系,并以之解释世界.这一体系始于理念又终于理念,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圆圈,因此从一方面讲他的哲学体系并无所谓起点.但是从建构体系的角度讲,他又必须寻找一个概念作为整个体系的起点,这个起点包含了整个体系以后的发展,它就是"纯有".  相似文献   

4.
开端往往奠定了哲学思考的基本方向。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研究先验现象学期间都有对认识开端的探讨。二者都反对超越于认识之外的经验与本质预设。这表明了他们对怀疑论和独断论的批判。相比较而言,胡塞尔对独断论的批判更加彻底。同时,二者立足于观念论而对主客二分思想进行了批评。在其中,主体和客体都在意识之中予以呈现。比较可见,胡塞尔更加注重思维的直接性,而黑格尔则更加注重间接性。对直接性的重视,使得胡塞尔的思想更具开放性,也更加注重开端问题本身,但胡塞尔忽视了思想的中介作用,没有充分看到认识的过程性。这表明他缺乏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他们二人对开端的认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逻辑学,是欧洲近代辩证法的代表作,是马克思以前人类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它标志着辩证法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式——唯心辩证法的完成和总结. 在逻辑学中,黑格尔继承并发展历史上的辩证法思想遗产,特别是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唯心辩证法,广泛地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阐述了辩证法这个最全面、最富有内容、最深刻的发展学说,为当时和后来的科学思想的发展作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逻辑学与法哲学、先验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黑格尔研究中最深刻的问题之一。黑格尔政治哲学最突出的特色是对政治问题所作的"概念式理解",这种特殊方法预设了黑格尔先验哲学与其政治哲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具体表现在:黑格尔逻辑学所揭示的"精神高于自然"、"普遍性高于特殊性"以及"概念与实在的同一性"诸原则,构成了黑格尔在法哲学中所展开的个人权利批判、市民社会批判和对政治的伦理性理解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黑格尔以后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对黑格尔哲学的核心部分逻辑学进行了新解释、新理解,重点阐释了现代自然科学新发现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观、现代基因理论、全息理论与黑格尔思辨逻辑的契合之处,它们在黑格尔的思辨逻辑框架内,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列宁对待黑格尔逻辑学的基本态度可概括为建立在辩证、唯物基础上的批判、改造、继承、创新,是“批”有“改”、“改”中有“继”、“继”中有“创”,四个环节有机联来、相互渗透。这是今天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时值得学习的辩证的具体同一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批判,其实质是围绕何为“社会现实”和“历史科学”而展开。马克思的批判有三个层次:一是揭示出黑格尔哲学形而上学的本质,确立实在主体——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前提,从而拯救了“主体性”思想;二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实存”的本质是自我意识,而“实存”的真理在于“实践”,从而重建了社会现实概念;三是指明黑格尔把逻辑进展指认为历史进程的错误,而历史过程则在于物质生产生活所展开的历史逻辑,从而形成了通达现代社会现实的无产阶级解放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提出了关于科学之开端的问题,这个问题与直接性和间接性密切相关.直接性和间接性具有内在性和自我确证性的统一,能使我们到达纯粹的存在,这种纯粹的存在一定是在知识中首先出现的规定性,并成为纯粹的开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进一步论述了关于间接性和直接性的开端问题,第一个环节是作为直接性、不确定性的普遍性,第二个环节是作为间接性、确定性的特殊性,第二个环节寓于第一个环节之中,它们共同构成了第三个环节,即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这实际上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对立统一,而开端则寓于它们之间互为前提的逻辑推论的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哲学中的“反思”指的是概念之间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反映的关系。当前包括一些工具书在内的一种流行理解认为,“反思”与“反省”同义,指精神的自我活动和内省的方法,与黑格尔的原意相去甚远,应当严格区分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一反传统训诂的方法,针对王力在《古代汉语》中的注解,从逻辑方面探求和诠释了“三”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以家庭和民族作为两个基本的伦理实体,对"伦"的本性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形成了其在思辨中所建构的"伦理世界观"。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指出了"伦"的最终归宿,即"伦"最终以法、道德与伦理的现实形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对哲学的两个根本问题"何为哲学?哲学何为?"不同的回答,造就了不同旨趣的哲学.黑格尔的《小逻辑》认为:哲学乃在于以思维的方式把握真理,真理就是客观性与概念的同一,这样的真理也就是理念.他的见解反映了西方古典哲学总体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5.
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是叙事类文学作品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有个性、有特征,能让读者过目不忘、历久弥新.但是,在创作中是否越有个性的人物就越能给读者以好的印象呢?对个性的描绘怎样才是合理的,个性应强调到怎样的程度?这些问题是值得思索的.为此,我们可以从对个性特征的论述,来阐释黑格尔对人物性格理论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说谎者悖论作为古老的逻辑之谜,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逻辑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去探究它.一般认为巴威斯等人借助情境语义学对说谎者悖论做出了相对合理的解释.尼科洛夫在模糊逻辑和直觉模糊逻辑中引入巴威斯等人提出的一些定义和结论,从而说明说谎者语句在模糊逻辑和直觉模糊逻辑中不产生悖论.  相似文献   

17.
说明文的开篇方法,常见的有直入法、设疑法、引用法、描述法、交代法、比较法和总说法等.在说明文开篇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既可以较好地切入说明对象,也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言与行的内在张力与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遇到的思想界的外在阻力,迫使他们很快地完成了从理论刭实践的转变,完成了从知识分子到革命者的转变,这种转变,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