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国学大师王国维一生钻研学术,他的翻译作品也涉猎多个领域。王国维的翻译观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强调翻译要以通晓中西方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为前提,兼顾原作的特质和神韵;并在学术词汇翻译没有对应时适当借用外来语。他对日语译名的吸收和利用推动了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对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翻译界讨论较多的是译文中句式的连贯以及译文是否增加了原文所没有的歧义等问题,本文则从如何解读意义隐含这一角度,从影响语境的5个方面出发,考虑译者如何使译文读者达到理解上的连贯而不引起歧义.  相似文献   

3.
11卷、7000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作为"译人"的周作人重新还原。这一次是周作人译文的原貌与全貌。编者打磨掉当时时代的局限与遮蔽,让周作人的思想与观点得以真切呈现直到现在,周作人仍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但无论怎样,他在翻译领域的成就恐怕要被许多研究者重新评判。11大卷、总计7000余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4.
应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有关原理,通过分析湖南省数所高校"学校中英文简介",提出译者在高校外宣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与译文的不良适应与选择将导致译文中出现语用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及文化性翻译失误三大主要问题,以期引起外宣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新闻出版交流》2000,(4):28-29
1927年 ,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政治风云突变的年份。而对于王国维来说 ,这一年同样也不寻常 ,因为正处于壮年的王国维将他生命历程的终点定格在了这一年的风风雨雨中。1927年的6月2日 ,王国维像往常一样 ,吃完早饭便去了研究院。到校后 ,他先记起自己忘了把学生们的成绩册带到办公室 ,于是就让研究院的工友去家中取。此后他遇到研究院办公室秘书侯厚培 ,便与侯聊起下学期招生安排的话题 ,他谈了许多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过了许久才与侯分手。临别时 ,王国维向侯厚培提出借三元大洋 ,但侯正好未带现洋 ,只能借给他纸币。王国维拿了钱…  相似文献   

6.
朱生豪先生是国内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最多的学者,他的译文质量高超,有鲜明的特色,得到了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的一致公认。在战乱年代,他家境贫困、疾病缠身,但依然以强烈的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怀,贡献出划时代的翻译巨献。  相似文献   

7.
李冰玉 《大观周刊》2012,(47):43-43
英译本《浮生六记》是林语堂的得意之作,也是其翻译理论贯穿始终的著作。林语堂先生也写过不少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章, 其中以《论翻译》影响最大。他在严复信达雅的基础上总结了三条标准: 忠实、通顺和美。同时,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释义为译者的三种责任: 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 对读者的责任以及对艺术的责任。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 指出“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忠实须求传神”通顺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闫艳 《传媒观察》2023,(5):57-62
本文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传播论述的原著文字,查核中译文,发现个别中译文减损或曲解了原著文字内蕴,造成误读。笔者认为,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著,除了阅读中译文外,如果条件许可,最好再用原著文字对中译文做查核,以便跨越母语的藩篱,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饱满的本来思想。在这样的学习、对比、校正过程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观点背后呈现出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概念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9.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简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为此,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时空语境、民族文化、思维、语言跨语际传播等方面的差异,列宁新闻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内容不够准确和错译等问题。笔者在参加教育部“马工程”重大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新闻学分论的工作中,发现列宁论著中译文的若干问题,并从三方面予以论述,提出四方面的改进意见。笔者认为,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编译者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地提升综合知识储备。而对研究者而言,准确的中译文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关键前提。提高译者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中译文,帮助研究者正确把握革命导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朱生豪是我国最著名的翻译家和诗人,在他英年早逝的一生中,为后人留下了皇皇巨制的莎士比亚译文作品。本文主要介绍了朱生豪韶华短暂而成就卓著的一生,并对其"译莎"活动进行了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有人将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比作一颗耀目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彩。这并非溢美之词。他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他平生学无专师,没有硕士、博士的头衔,却能自辟户牖,勤奋钻研,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学术里程碑。梁启超赞他"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  相似文献   

13.
我最早接触到这套书是1992年初。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好书的朋友处,我见到这套丛书的第一本《中外100名人排行榜》。这本书是一本译作,原作者是美国人迈克尔·哈特。哈特以他清新流畅的文笔、出类拔萃的论述,生动地介绍了在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位人物。看完这本书后又发现,该书译者又字修养也较高,较好地保持了原作者清新、流畅的文风,基本上达到了译文所要求的信、达、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夏丽  杨昌霞 《兰台世界》2015,(1):118-119
王国维《叔本华与尼采》一书中的《灵魂三变》和《小人之德》,是1904年王国维以文言文的形式,对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著中的两章进行了翻译。由此,中国知识界开始了翻译尼采著作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仅以中译文为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著,不能完全还原经典作家的理论和新闻实践语境。恩格斯强调翻译论著忠于原文,防止倒译错误,准确表达内容。以原著文本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著,为准确还原事实或观点提供了双重保险,有助于发掘以往中文译者没有觉察和展现的经典作家的新闻传播观念。本文在研读和核查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德文和英文原文的基础上,发现现有中译文在还原文化语境、考证西方新闻史以及解释新闻传播观念方面仍有进步空间。笔者认为,通过原著文本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著,可以发现偏误,这是手段,但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加深理解,挖掘新材料,形成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6.
杨彩芬 《今传媒》2013,(5):139-140
王国维作为"国学大师"、"学术大家"、"新史学开山"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研究资料更是浩如烟海,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建树颇丰的编辑大家。王国维一生虽然短暂但成就斐然,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和卓越的学术研究中,编辑事业与之相伴相随。王国维一生与编辑事业结下不解之缘,通过自己丰富的编辑实践,显示出深邃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7.
樊炳清与《哲学辞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炳清自20世纪初期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是一位成绩卓越的翻译家。他1920年前后编译的《哲学辞典》是根据日文、英文资料编著的,是上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一本较早介绍西方哲学的工具书。樊炳清(1876?~1931?年)字少泉,又字抗父,山阴(今绍兴)人。1898年,他青年时期和王国维、沈纮等在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随日本教师藤田丰八学习日语(据  相似文献   

18.
词典释义是解释词的语言义;翻译用语要选择好词的言语义。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等效翻译中的重要问题。当前的译本和译文中有些明显的误区,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女翻译家杨必堪称艺术派翻译的典范。她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及对原文"神似"的传达,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她的译文朴实无华、自然流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作为 2 0世纪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对于中国的古代档案文献有卓越的睿识。他对于上世纪初档案学史上重大事件“大内档案”的关注与评论 ,足以看到他的一双慧眼与一颗慧心。今天重温这段往事 ,尤能启迪档案学界。1 91 3年至 1 91 5年 ,王国维曾在日本人于沈阳创办的《盛京时报》上发表许多学术性随笔 ,先后取名为《东山杂记》、《二牖轩随录》。其中《东山杂记》中有一篇《内阁大库书之发见》 ,专门向世人介绍了这批档案情况 ,而这一文未曾收入到王国维的《遗书》中去 ,很多人并不知道。今天重读此文 ,确实令档案学人士感慨万千。内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