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杂志网站自开通以来,受到了诸多热心读者、作者的支持和拥护,论坛(http://bbs.tyjx.net.cn)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各位老师本着虚心学习的目的聚在一起,经常就某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为此,编辑部特开辟了“体育教学沙龙”,每周三晚19:30进行在线讨论。本刊将不定期摘登老师们的讨论内容,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开展进一步深入讨论。本栏目的开辟,为便于真实呈现各种观点和思想,本刊只反映出参与讨论者的“网名”,并特此声明此栏目用于学术研讨交流,并不代表本刊观点,请勿对号入座。  相似文献   

2.
自本刊开展“关于体育教学(课)目的、任务的讨论”以来,已收到这方面的稿件160余篇,而且仍在陆续接到参加讨论的稿件,可见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对这一讨论是非常关心的。目前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体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什么?”本期又刊出两种新的观点。而“探索园地”关于学校体育目的的学术争鸣,则集中于“为主”与“唯一”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可到底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尤其是在一线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思想或者说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讨论和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们就有关问题听取了一些身在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教师的意见,其中不乏很有见地的观点。现把张伟、管水法、袁冲老师就这个问题的交流对话发表于此,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4.
“博客沙龙”开栏了。“博客沙龙”的稿件源于“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博客沙龙主题探讨”以“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提升课堂”为宗旨,着重探讨和发现体育常态课堂中的过程与真谛!本栏目以“原生态”为特色,刊登来自真实课堂的“教学点滴”。博客沙龙的主题源于亲临一线的老师,它再现了教学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过程。博客沙龙主题的目的是让一线教师动用、显现、检验和反思自己对课堂(学生)的实践理解,让自己在“做”与“回应”(参与博客主题讨论)之间建立联系,促使圈中的老师整合和丰富经验,获取处理复杂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方法和能力,真正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教师在常态教学中获得灵感和智慧。欢迎广大体育教师参与。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地址:http://q.blog.sina.com.cn/zgxxtybkq  相似文献   

5.
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一些学校体育专家、学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存在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解读,因而使一些基层体育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问题。在这样一场深刻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一些不同的认识和观点,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偏差,是不足为奇的。不同认识和观点的讨论或争议,也是好的现象,说明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课程与教学改革,有利于改革的健康发展和课程标准的逐步完善。但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如果长期得不到澄清;一些对立的观点,长期得不到统一;一些错误的解读,长期得不到纠正,那就势必要影响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此,本刊将在[教改论坛]栏目中,就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不同的观点与似是而非的说法,逐一开展讨论,并请季浏教授为这次讨论的特邀撰稿人,我们也热烈欢迎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能踊跃投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笔者阅读了《体育教学》2003第4期焦点问题讨论栏目中关于“好课”的几篇文章,认为几位老师的文章都很精彩,都从现代体育课程视野出发,针对当前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读后收益匪浅。因此,笔者也通过理论梳理与实践回顾,对上好体育课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与广大体育教师交流。笔者认为要上好体育课,首先应做到三个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 李振东同志: 您好!您参加“关于体育教学(课)目的、任务的讨论”的来稿收阅。恕我冒昧一问,1961年9月4日《体育报》第二版《课堂教学应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一文是您写的吗?如是,岂不与您这次来稿的观点完全不同?您能谈谈观点改变的原因吗? 欢迎您对本刊开展的这个讨论提出看法和建议。望再支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学校体育主要目的研究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倾向,“体质教育”学术观点违背定义原则,由于以上两种主流观点的缺位认识导致了学校体育中的体育课程难以承担起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重任.认为运动文化的传承应当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主体和首要目的,否则体育课程将失去与其他课程对话的基础.“技术健身教学论”思想应归为学校体育主要目的之争中、“温和派”认为的技术健身教学论的观点可为运动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教学中正确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内涵,充分发挥主导与主体的作用,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把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分成了导学、讨论、点拨、练习这四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导学、讨论、点拨、训练”过程结构图中心,在教师的启发下,针对教材去讨论、研究、分析,根据认知水平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针对教师提出的教法去讨论、分析、比较,找出适合各自小团体的学练方法。3. 点拨:点拨是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也是构成要点,它虽然在讨论过程中出现,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通过对学生自学自练情况的检查,及时接受…  相似文献   

10.
我认真研读了《体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4期夏立君等两位老师的《对体育课改“盲点”与“误区”的思考》之后,认为夏老师等对体育教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全体同仁学习。我对文中的观点,持有不同的想法,借此文与夏老师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1.
人文体育观渐入--现代体育"异化"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卫 《体育学刊》2003,10(4):1-3
采用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人理念的讨论和理解,认为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体育实践有其局限性。主要观点:体育是人产物,应“以人为本”。“人体育观”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的呼唤和人不断认识自我的强烈意识。在进一步认识体育和对现代体育“异化”的批判中,都需要有一种人理念来统领其发展方向,这就是人体育观的渐入。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诸如此类的“观摩课”,不知从什么时侯开始,也渐渐流行起“包装”。体育教学“观摩课”,无论是注重结果的表演也罢,还是作为过程的渲染也罢,抑或是老师的自我展示也罢,其作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一种,本应是求真求实的,然而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人们往往陷入“包装”的误区,其危害性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体育课程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拒绝“包装”。  相似文献   

13.
郝敬光 《体育教学》2011,31(2):65-65
看了《体育教学》2010年第9期张崴、徐涛两位老师写的“校园拒绝蛙跳”一文(P62页),感觉二位老师观点略有偏颇,很多观点与实际教学不符,这里笔者发表一点看法,与二位老师及广大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田龙 《体育教学》2010,29(1):68-69
话说30年前一群热爱学校体育的人创办了一本名为《体育教学》的杂志,发展至今已是相当了得,创刊140余期,栏目可设教改论坛、焦点问题讨论、教学探蹊、集思广益、教案选登、体育教研、域外体育教学、教材教法、各抒己见、教学一得、游戏百花园、场地器材等,让我等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受益匪浅,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原因为非常贴近一线教师,让我等尽可随手捻来,每每“饱餐”一顿,这是何等的痛快与欢畅!  相似文献   

15.
对乒乓球普修课"层次升降"分组教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象: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俱乐部选项课两个年级任选取两个自然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与讨论:1.运用“层次升降”分组教学法,能依据学生具备体育素质的优劣,将学生划分为几个教学“层次”分别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  相似文献   

16.
第6期:(最佳投稿期为2006年4月20日前)回首往事时/体育课堂教学热点问题讨论/新创教材简介/教学有悟/垒球的妙用。第7期:(最佳投稿期为2006年5月20日前)我的心里话/体育课堂教学热点问题讨论/新创教材简介/教学有悔/栏架的妙用。友情提示:“2006年全国优秀体育课时计划评比规程”已在第二期杂志和网上公布,3月1日~5月31日为报名参赛期,欢迎有兴趣的老师报名参评。说明:1.“一点通”栏目的话题稿件,以教师自己的真实情感小故事为主;“点点新意”、“点子下载”栏目的话题稿件,以教师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教育策略中所体现的教育智慧,用案例的形…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为核心的教与学观念的变革.个性孕育着创新,创新体现着个性.个性化教育将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向,演绎教学的独特、创新,将成为一线老师所关注的热点.作为身处教改前沿的教师,要打造“独一无二”式的个性化教学确实很不容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别去有路可寻的地方,相反要去无路可走的地方,并留下足迹.”这是美国思想家爱默生的名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在无路之中探索独特之路呢?  相似文献   

18.
"三联互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学习型社会视角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三联互动”体育教学模式。提出:该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开放、自主、体验”;核心理念是“终身体育”;显著特点是“生活化”。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及教学策略。认为:通过“开放”、“自主”与“体验”的相互影响产生良性互动,能将终身体育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 《学校体育》1987年第3期发表了李行同志《对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的文章,该文对发表在《学校体育》1986年第4期上杨明远、李小萍同志的《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哲学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提出了不同意见,从而展开了一场有关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学术争鸣。本文就《讨论》与《思考》两篇文章所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与同志们共同商榷。一、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思考》一文的基本观点是: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最主要目的(职能),但不是唯一目的。对“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持否定态度。对确定学校体育目的提出了应当考虑的三个条件:1.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国民体育的目的对学校体育目的的制约;2.学校体育的目的要反映社会的客观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讨论法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