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雷”作为2008年的兴起的流行词汇,一直被频繁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其流行的频度,散布度和流通度的不断扩大,其语义的演化也呈现出隐喻性语义泛化的特性,并最终实现流行语“雷”的词汇化.文章通过详实列举出“雷”的新兴语义及其语法功能来展示其演化进程,并从认知角度出发来阐释流行语“雷”的语义泛化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流行语语义泛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变异现象。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构成,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变异会体现在这些层面上。本文通过原型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在语音、语义和语法上的变异,从新的角度解读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3.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盘"都是活跃在人们视野中的一个汉字,具有较强的心理认同。而"盘ta"作为网络流行语,突破了"盘+n"格式的限制,由单句的动宾格式调整为带复指成分的话语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盘ta"中"ta"所复指的对象也由具体的文玩物品泛化得越来越抽象,用来表达说话人自己的强烈情感与号召网民积极关注某一事件或现象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语言磨蚀是可以研究并阐释语言能力和语言词汇损益现象的新理论。流行语,特别是网络流行语,其特点是以网络作为语言变体的传播媒介。网络流行语通过重复和类推方式获得广泛复制和传播。从语言磨蚀角度出发,探讨流行语词汇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交替轮回,损益增补,运用语言磨蚀理论解释某些流行语词汇意义、语音、字形现象的同时,将流行语与传统书面语二者加以对比,可以认识“语言磨蚀”对传统书面语带来负面影响,需要保护传统语言正规性的同时。也应为磨蚀视角下流行语的变异提供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裸"族词中的X由身体到物品事物一直到行为方式,其词义也相应地由原始的内涵意义"赤身裸体"到其隐喻义"没有包装"一直到其再概念化的隐喻义"公开、透明、完全、彻底"。"裸"义不断扩展、引申,成为时下的流行语。由此可见,隐喻义是语义产生的重要渠道,隐喻作为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是汉语词汇和词义流行与泛化的重要工作机制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杨耀 《考试周刊》2009,(30):33-34
语言中的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部分.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词汇中词的意义也不是静止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活的语言共有的现象。在长期的语义演变过程中,有些词语的语义被泛化,包括语义的扩大、具体语义转化为抽象语义和专有名词的语义泛化。  相似文献   

7.
流行语是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建国六十多年来产生的社会流行语根据其阶段特点可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1949—1978:政治词汇独领风骚;第二时期,1979-2000:百家词汇绽放魅力;第三时期,2001-2011:新奇词语井喷诞生。经分析,这六十多年呈现出三大流变特点:一是产生了一批新的类词缀和特定的句子模式,拓展了现代汉语语言结构;二是社会流行语由精英阶层宏大叙事一统天下向草根阶层个体声音渐多渐强演变;三是社会流行语的生成由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向双向传播方式过渡。  相似文献   

8.
词义的泛化     
词义泛化是词义变化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之一,指把本适用于甲事物的词义推演到己事物或其他事物上,或由适用于个别事物演进到适用于一般事物。了解词义泛化的原因、结果及方式,可以更透彻地分析词汇,更全面地理解词汇,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流行语的特点之一"形象性",一部分来源于流行语的构词法,如修辞学造词、语音学造词等。修辞学的仿词、比喻、借代、反语、夸张等作为造词的方法,既与辞格有别,又把辞格本身带给语言的生动具体形象保留在词义中,这"形象性"使得流行语在反应社会热点的同时,容易引起公众的兴趣,带给公众直观深刻的感受,并因此能在公众当中复制流行。语音学造词在流行语的"形象性"特点上的作用亦如此。  相似文献   

10.
也谈流行语     
流行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常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个特定场合被特定的人群所使用。我们需要认识和规范流行语,充分发挥它的交际作用,并使词汇朝着纯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宝宝"作为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开始出现在各种语境下。它由最初表"对小孩儿的爱称"的名词,逐步发展为具有指代功能的代词,进而演化为网友称呼自己的具有卖萌性质的自称代词。本文认为网络流行语中的"宝宝"是自称语。这一自称语的泛化不仅是对称谓困境的反应,也是自身具有撒娇卖萌、情感指示、互动、创新与陌生化表达等特点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行语指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是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使用的语言;是特定时间段内社会热点和社会心态的反映。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进行交际的重要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两个域之间相似性是隐喻映射的基本要素。从认知隐喻角度分析流行语隐喻语义映射机制和语义泛化,揭示隐喻在流行语流行过程中的运作机制,为流行语产生和迅速传播提供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3.
网络流行语既具有传统语言的某些特质,又兼具网络语言的显著特征,备受网民青睐。近年来,伴随三网融合,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泛化,并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特征,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泛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归因和实现途径,顺势而为,采取科学的因应措施,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舆情引领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流行语与生活息息相关,以“马上”作切入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归纳出近十年流行语的修辞规律,发现其主要手段是谐音、缩略、旧词新用、仿词和格式套用,并在《咬文嚼字》所评选的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得到了印证。这对研究流行语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是指在某个时期内广为流传、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普通词语的词汇。其由产生到演变成一般词语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息息相关。翻译日语流行语时,要求译者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流行原因要有准确的理解,在保持其丰富的内涵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保持其语体风格,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零翻译等策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6.
网络流行语既具有传统语言的某些特质,又兼具网络语言的显著特征,备受网民青睐。近年来,伴随三网融合,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泛化,并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特征,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泛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归因和实现途径,顺势而为,采取科学的因应措施,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舆情引领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栾佳 《考试周刊》2013,(46):85-86
本文以1991年—2010年的日语新语、流行语大赏的获奖词汇作为研究对象,从构词法方面对这些词汇进行研究。通过对先行研究的分析,作者发现,在对日语新语、流行语的构词法的研究中,米川明彦(1989)的研究是目前最详尽的,但仍然有不充分和不恰当的地方。米川将新语、流行语的构词法分为七大类,但有很多词语却无法用这七类方法进行分析。文章总结了以上不足之处,并对这些词汇重新分析,使新语、流行语的构词法细分至十一类。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时代,不同语言和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形成了新型的网络语言体系。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并易于接受新事物,不太青睐中规中矩的传统语言,创造、使用和传播了大多数网络语言,是推动网络流行语泛化的主要群体。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视角,全面、客观分析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泛化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原因,因势利导,不断强化网络话语权,创新大学生网络舆情建设,将有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对英语中天气词汇进行分析,发现英语天气词汇在隐喻中,通过词性的转化,把抽象的、笼统的、概念性的行为转变为清晰的、具体的、立体化的意象,同时把所属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中的意义进行链接,使其语义得以泛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网络流行语"种草"自产生至今生命力旺盛并产生泛化。网络流行语"种草"语义泛化的原因,可以从语义、语用等视角展开解读,根据语言经济原则、陌生化心理和社会语言学等理论对其能够长期活跃于网络及日常生活中的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