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文化,丰富,灿烂。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又反转过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各族人民.如此螺旋般地前进.形成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的伟大机制。这个机制蕴含着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刻意识.蕴含着“彰往察来”的启示意义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言以蔽之,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历史》系列丛书共有10卷在2014年被翻译成中文,其作者为来自不同领域的日本知名学者。该套丛书提供了解读中国历史传统意义上的古代"地理中国"与"文化中华"的新角度,以动态视角解读一统时期"天下"的内涵和外延。与趋同性相比,日本学者更多地关注在"一统"下的不同质性。处于中华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和朝鲜,虽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但却呈现出仅停留于表面的政治制度相同性,与作为源头的古代中国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和而不同"是文化中华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文化散论))具体评价了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分析了以往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提炼出了新形势下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要求.它从学术上厘清了历史理论问题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将区系文化、民族精神纳入到历史理论的考察视野中,拓展了中国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围,丰富了历史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4.
《河西学院学报》2019,(4):101-107
奈保尔的《父子家书》有两个关注点,即他的印度想象和文化身份认同。他的印度想象具有片面、停滞、自我优越和负面的四个主要特征,这与他的文化身份认同相互影响,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到探寻的过程。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呈现出三个时空维度,这三个时空维度分别是特立尼达、印度与英国,其中每一种文化身份都因为奈保尔的个体经历而时隐时现,或被漠视,或得重视,从这三维文化身份此消彼长的变动,可显出奈保尔自我身份的游移性与跨文化性。  相似文献   

5.
吉铠东 《文教资料》2015,(4):161-162,191
桂林历史文化悠久、遗址遗迹众多,将桂林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具有拓展教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作用。桂林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融合可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与教材主干知识结合、与教学手段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可采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形式。若将桂林地方文化资源与《纲要》教学有效融合,能提高我校学生对《纲要》课程学习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坚守并捍卫民族文化价值的独立,已经成为当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得不面临的文化主题.这既是一个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文化课题,又是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无法逾越的现实问题.瞿林东教授的新著<中国历史文化散论>(以下简称<散论>),可以看作中国学者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选择。东莞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在该课程中,如能充分地运用这一丰富的历史资源,势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永州地区拥有丰富优质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有机、适时、适度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必要性。文章主要探讨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三个路经。  相似文献   

9.
湖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可以联系湖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讲解,以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史中,孟悦、戴锦华的《浮山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力,从而也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就,它在宏大的历史叙述视角当中,对中国女性的文化生存进行了深人的质疑和探寻。  相似文献   

11.
“赋历史予时代的生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是课标的精神之一。据此,设计本课时,就要力求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呈现出师生互动、情理交融、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生机,争取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均有较大收获。  相似文献   

12.
方卫平在《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的近代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过程中,伴随着近现代中国教育观念、内容、制度等的巨大变革,中国近代的传播媒介也有了惊人的发展,并出现了大量以中小学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学生杂志,其中尤以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学生杂志》办刊时间最长。该杂志早期发表的诸多学生练习和习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教育界观念更新、思想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