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人证言是刑事证据中最为广泛、最为直接、最为普通的证据之一,是案件真实再现的主要依据,证人的这种作证义务是不是绝对的,作为证人,可否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拒证权,拟从拒证权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及拒证权制度的具体构建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证人拒证制度的建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方许多国家在其证据规则中均赋予了证人拒证的权利,我国诉讼法中尚无此项规定。是否选择此项权利与国家对发现真实和证人权益保障的价值平衡的认识有关。在人权保障日益加强的今天.我国证人权益保护的立法缺陷凸显。应结合两大法系国家的立法经验,在保持现行法律特色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建立我国证人拒证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范围内诉讼立法中普遍存在的制度,亲属证人拒证权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司法机关和亲属证人不同主体的作证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更加明晰设立亲属拒证特权的价值性,为我国建立完善的亲属拒证权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伦理秩序的要求,世界各国和地区刑事法律中都规定了亲属拒证权。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说,亲属拒证权对社会价值的保护超过了惩罚犯罪所带来的利益,符合民众普遍的法律情感。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亲亲相隐”对于人性、人情以及伦理价值的维护与亲属拒证权可谓别无二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的规定是不完全的“亲属拒证权”。这种不完全的“亲属拒证权”并未免除亲属证人的作证义务,也无法实现特免权制度所要保障的价值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万红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1):137-139
证人作为重要的刑事诉讼参与人,其作证行为首先体现为义务,同时证人也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看,证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庭审阶段都存在着不愿作证或拒证现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规范证人作证制度:规定证人拒绝作证权,确保证人的特定利益;规定司法机关告知证人有获得帮助和保护的权利;规定证人享有经济补偿权;规定证人的人身保护权;完善相关法律,依法追究无正当理由拒绝作证的证人的相应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司法实践中,证人拒证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案件的知情人因怕麻烦、怕报复和怕损失而拒绝向警方提供证言,直接导致刑事诉讼活动无法进行。证人拒证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的证人制度存在着立法缺陷。因此,我国的证人制度应当在确立强制证人作证制度、健全证人安全保护制度和证人经济补偿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诉讼中 ,证人拒证、不出庭作证的现象比较普遍 ,反映了我国证人制度的种种缺陷。在修正诉讼法时 ,应对证人的权利与义务、补偿与保护、拒证的法律责任作认真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8.
尉兰琴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大义不灭亲”——试论犯罪嫌疑人亲属的拒证权》一文中指出,亲属拒绝作证制度也称特免权,是以证人拒绝作证权为基础的有关证人的范围、拒绝作证的内容等一系列法律规定而形成的制度。这一制度在英、美、法、德、意、日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盛行。我国大陆到目前为止尚未设立亲属拒绝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拒证、不出庭作证的现象比较普遍,反映了我国证人制度的种种缺陷。在修正诉讼法时,应对证人的权利与义务、补偿与保护、拒证的法律责任作认真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避免因某些证人的证言使其他的社会价值和利益遭受损害,西方国家对基于特定身份的人如配偶、律师、医生在作证方面大都规定了证人特权。我国很多学者也主张把拒证权规定在我国的法律中,但为使法律体现出的价值与人的本性相一致,以便更好地维护社会道德和伦理秩序,从而更好地实现法律的价值和目的,有必要排除这些人作为证人的资格,建立证人资格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1.
亲属拒证制度在大多数东西方国家的刑事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其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并未体现,而该制度的缺失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法治进程。亲属拒证权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该制度的确立符合刑事诉讼法律保护特定社会关系的需要、保护人权的需要、符合人性的需要等方面详细论证了亲属拒证权制度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价值意蕴,并对亲属拒证权在当代中国的具体构建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亲属拒证权”作为既存于世的两大法系中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被明确规定在许多国家的诉讼法典或证据立法当中。该制度在我国“清末修律”时被引进后,又在新中国成立时被摒弃。“亲属拒证权”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上的“缺席”,不仅与现代法治理念相悖,也不利于亲情关系的维系和人权的保护。因此,以家庭秩序维系为基点,确立亲属拒绝作证的权利,在倡导“和谐司法”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静 《红领巾》2004,(3):100-102,123
从证人证言的内容上看,证人证言包括证人在法庭上对审判人员就案件的有关情况所作的口头陈述,证人提供证言原则上要出庭.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有明确的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率极低,证人拒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有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现行法规不完善等诸多原因.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缺陷有四:其一,程序法的规定过于原则,没有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其二,保护制度的保护对象范围狭窄;其三,规定侧重于事后救济,预防功能差;其四,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有关规定本身的适用具有局限性.针对这种现状,要完善证人的人身保护制度:其一,证人的保护对象应足够宽泛;其二,要健全证人保障制度;其三,要处理好证人保护和律师取证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亲属作证特免权制度作为证人作证原则的例外,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规则,是对社会各种利益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它有利于保护亲情,促进婚姻家庭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对犯罪分子实行劳动改造;同时符合证据运用的客观规律,也符合当今保障人权的世界潮流。我国刑事诉讼法应改变证人作证义务的无条件性规定,吸收亲属作证特免权制度的本土资源,并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规定有限制的亲属作证特免权,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5.
证人出庭作证作为一种制度的出现有其历史发展的原因.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主要在于立法,对证人的保护力度,所规定的证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平衡,证人拒证的法律后果不明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二次修正草案关于亲属拒证权的规定,意味着我国强制出庭制度条款将不再适用于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亲属拒证权规定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法文化的继承,也是对西方相关法律的借鉴,反映了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相兼顾的精神,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正在接近国际公约所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直接、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对法官查清证据,进而查清事实,公正判案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但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此仍规定不力,缺乏具体落实措施。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刑事审判直接、言词原则,一是规定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二是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措施;三是建立规范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证人拒证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妨碍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从法治信用缺失的角度分析证人拒证的原因,提出通过重建法治信用解决证人拒证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等现象十分普遍。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 ,就必须在分析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存在的缺陷基础上 ,提出具体的完善的对策 ,如改革证人作证制度、建立证人拒证制度、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建立证人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直接、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对法官查清证据,进而查清事实.公正判案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但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此仍规定不力,缺乏具体落实措施。为此,有必要完善现行刑事审判直接、言词原则。一是规定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二是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措施;三是建立规范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