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塘 《上海集邮》2005,(4):41-41
1999年12月26日发行的《2000年》普通邮资明信片,为北京邮票厂胶版印刷。邮资图由“旭日”、“2000”、“世纪坛”、“绿、红、蓝彩带”组成,寓意千年更始,太平昌盛,新世纪第一缕曙光普照中华。色彩热烈而喜庆,广泛用于企事业广告加印,加印片的网纹、色差、纸质、附片规格等多种多样,但并非版式变化,应视为印刷批次的不同。然而笔藏品中有一张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加印片,  相似文献   

2.
李文 《集邮博览》2011,(7):55-55
2011年3月1日,我收到一封安徽淮南邮友寄来的印刷品邮件。信封是加印的“淮南子”普通邮资信封,用“安徽淮南/2011.02.25.18/洞山营业”机盖波纹戳盖销邮资。  相似文献   

3.
裘真 《上海集邮》2005,(3):44-44
笔集得一张包裹单,由广西扶绥东门于2002年1月31日寄往广西武鸣,包裹重3770克,保价费1元,共计5,40元,贴普29的2元票2枚、《水乡古镇》第3图80分票1枚、普3D的60分票1枚,符合所需邮资,盖销“2001.01.31.08”日戳。  相似文献   

4.
王辉 《集邮博览》2013,(11):46-47
近日,笔者在整理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时,发现一款邮资图为“漠河·北极圣诞”的加印片,其“邮政编码”前的代号不是黑龙江的“08”,而是山东的“15”。  相似文献   

5.
王嘉信 《上海集邮》2003,(12):10-10
2003年8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灵璧石—庆云峰》普通邮资明信片,9月2日中国集邮总公司公开销售未经加印的这种明信片。北京公众当天从总公司领到预订的片,即用EMS特快专递寄至江苏苏州。9月3日,苏州集邮经过通宵的书写,第二天从吴江同里与静思园相距约1公里的邮局寄出900多张。当地未见专用邮资明信片出售。  相似文献   

6.
当读见到这篇章的时候,美国刚刚完成一年半之中的第3次邮资调整。从6月30日起,美国把国内第一类邮件的邮资标准从34美分调升为37美分,明信片邮资从2l美分调升到23美分,特快专递邮资从12.25美元调升到13.85美元,优先邮件的邮资从3.50美元调升到3.85美元。  相似文献   

7.
寄信要缴纳邮资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寄信也可以少花邮资,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邮资设置的原因。 2000年12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XK1《圣诞快乐》(图1)和XK2《恭贺新年》(图2)两种信卡,邮资图中标注的是“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当时国内刚刚开始发行信卡,信卡邮资和国内外埠平信相同,这个“国内邮资已付”就相当于付费0.8元,而现在信卡邮资应该是12元,这个邮资信卡还是可以寄的。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28日下午3时,题示普资封首发式在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广场举行,省邮政局,市委领导出席。市邮政局同时出售以题示邮资封为载体的《南湖八景》加印封8种和《南湖新十景》加印封10种(每个1.20元);  相似文献   

9.
尕丁 《收藏》2008,(3):138-140
大陆的明信片式门券 20世纪90年代企业金卡(广告邮资明信片)的必起,刺激并拓展了邮资明信片服务于广告宣传的巨大市场。国家邮政局90年代后期发行了“玫瑰”“牡丹”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邮资60分)。根据邮电部1998年123号文件精神,可以利用其代企业发布广告。下是大陆许多地方邮电部门纷纷以这些邮资片为母体,在片上加印图案,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广告邮资“加印片”。  相似文献   

10.
郑挥 《上海集邮》2005,(4):37-37
邮市长期持续低迷,与其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清民区票及其实寄封在国内外大型拍卖会中行情火爆。上海拍卖行去年秋拍中的1155号拍品,为一件建国初期邮寄上海本埠的实寄封,封背贴华东区进军图70元票1枚(此票市价不到2元),看上去并不十分起眼,但从3000元起拍,最后以10500元落槌。此件因1949年10月1日调整国内邮资,平信由70元增为100元(1949年8月1日至9月30日国内平信邮资为人民币70元),  相似文献   

11.
李素白 《集邮博览》2013,(11):39-40
本文所说的"加印封片"是指如下两大类:(一)地方(省、市、区)版销售型中国邮政贺卡;(二)各地方(省、市、区)在普通邮资封片【也叫"专用邮资图信封(明信片)】发行后,用此邮资图再次印制的普通邮资封片。编号是指在加印封片的加印图案页面上的那一组号码。中国邮政发行贺年(有奖)明信片始于1992年(壬申年),到1999年,在地方版加印的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图案页面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付家煌 《集邮博览》2012,(10):45-45
笔者于1993年收到一枚贴5分邮资、用小学生作业纸页制作的“欠资”实寄封。当时20克以内平信邮资为20分,信函应欠资15分。但邮政人员在加盖的欠资戳上加盖“应收0.30元”。  相似文献   

13.
东山丝竹     
2004年6月,化部向国家邮政局致函《关于建议发行“傅抱石诞生10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7月,江苏省邮政局邮资票品局丁蕾接到设计任务,10月5日,TP28《傅抱石作品——东山丝竹》发行。  相似文献   

14.
距上一次邮资调整仅仅过了2年,美国在2001年1月7日再次调整邮资。这是美国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邮资调整,调资邮票出现了新面孔。常规性的调资操作和相互制约的调资机制使美国的邮资调整在谋略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调资技术上则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上海集邮》2001,(11):7-7
①全套4种,邮资图名依次为:(郴州——)苏仙岭、五盖山、东江湖、莽山,面值80分,全套售4元;②全套2种,JP102-1中国之队,面值60分,350万枚;JP102-2走向世界,面值4.20元,100万枚。⑤全套6种,邮资图名依次为: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独坐敬亭山、赠汪伦、望庐山瀑布·其二、早发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有幸在姚天麟先生大作《对华东区国际邮资的补充》发表前得以拜读,得益非浅。从中可知1949年第三次国际邮资实施的日期仅9天,笔者恰存有这9天中的2件实寄封,现介绍如下:一件是上海寄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实寄封,封背贴有建军二十二周年370元(HD473)一枚,上海版邮运图30元(HD465)一枚和50元(HD466)直双连,共计邮资500元,符合当时的国际平信邮资,邮票盖上海24支局11月22日15时汉英单线戳,没有到达戳,但在封背盖有“JAN12REC‘D”印章,估计是收信人盖的收信日期印,即1950年1月12日,信件途经5l天。  相似文献   

17.
王嘉信 《上海集邮》2005,(11):11-11
2005年6月18日发行《武夷山玉女峰》普资封,邮资图为二曲溪和玉女峰。7月21日17点.武夷山市集邮协会制作的2500个公函封到达市邮政局,  相似文献   

18.
武玮璘先生的《中国邮资机简史》考证了中国邮政引进和推广邮资机的历程,读后受益匪浅。但该文得出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我国邮资机使用发展史从早期进入近期的分界线”所依据的物证不能令人信服,即《集邮博览》2003年第3期文中提到的美国集邮家收藏的“1978年”太原邮资机符志(图1)。笔者质疑该戳印,并不是怀疑它由老式邮资机更换了三格新戳式,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18日发行《中国移动通信》普通邮资明信片,邮资图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全球通”的企业形象标志。当天未见出售。同月28日中国集邮总公司对外出售,有人从中国移动总部所在地(甘石桥邮局)实寄此片。  相似文献   

20.
常珉 《上海集邮》2011,(6):37-37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2010年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80周年集邮学术研讨会一等奖论文 作者根据文件、资料和实寄封分析研究,探知整个旅大解放区邮政时期(1946.4.1—1950.6.30)的邮资调整过程。《中国邮票史》第6卷中的邮资表认定旅大区邮资于1946年4月8日核定,1949年2月15日和同年11月1日作调整,共有3个时期。现知4月1日核定,4月8日第一次调整,前后共有6次调整、7个邮资施行时期,由此作出总表(单位: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